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增湿器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增湿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706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湿器控制方法,适用于增湿器,增湿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盖部、加热部和增湿部,增湿器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干气出口的气体的实时湿度H<subgt;out1</subgt;;判断实时湿度H<subgt;out1</subgt;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最小湿度H<subgt;set do1</subgt;且小于等于预设最大湿度H<subgt;set do2</subgt;;当H<subgt;set do1</subgt;≤H<subgt;out1</subgt;≤H<subgt;set</subgt; <subgt;do2</subgt;时,判断增湿器所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正常运行;当H<subgt;out1</subgt;<H<subgt;set do1</subgt;时,通过调节与湿气进口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加热部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大干气出口的气体的湿度;当H<subgt;out1</subgt;>H<subgt;set do2</subgt;时,通过调节与湿气进口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加热部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减小干气出口的气体的湿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增湿器的控制方法容易导致与增湿器连接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增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湿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发动机用增湿器相对于发动机来说存在寿命较短的问题,影响增湿器寿命的因素主要有选型余量、温度、湿度、压力、有机小分子(如有机硅)以及液态水等。

2、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对燃料电池发动机中的空气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的调节以防止液态水的产生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用增湿器的控制方法仅利用反应后的湿气对干气其增湿处理,而当湿气无法将干气增湿到所需的湿度或干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时,就容易造成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湿器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增湿器的控制方法容易导致与增湿器连接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湿器控制方法,适用于增湿器,增湿器包括:端盖部,端盖部上设置有干气进口和干气进旁通口,干气进口用于与中冷器连接;端盖部内设置有过滤膜,以对由干气进口流入的流体进行过滤,干气进旁通口用于供被过滤掉的物质排出;加热部,加热部与端盖部连接且位于端盖部的远离干气进口的一侧,加热部内设置有加热组件,以用于将流经加热部的流体中的液体水加热为水蒸气,加热部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未被蒸发的液体水的排水口;增湿部,增湿部上设置有湿气进口、湿气出口和干气出口,湿气进口和湿气出口间隔设置在增湿部上,干气出口位于增湿部的远离端盖部的一侧,增湿部内设置有膜管;增湿器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干气出口的流出的气体的实时湿度hout1;判断实时湿度hout1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最小湿度hsetdo1且小于等于预设最大湿度hsetdo2;当hsetdo1≤hout1≤hsetdo2时,判断增湿器所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正常运行;当hout1<hsetdo1时,通过调节与湿气进口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加热部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大干气出口的流出的气体的湿度;当hout1>hsetdo2时,通过调节与湿气进口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加热部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减小干气出口的流出的气体的湿度。

3、进一步地,通过调节与湿气进口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加热部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大干气出口的流出的气体的湿度的具体步骤包括:判断湿气进旁通阀是否完全关闭;若湿气进旁通阀没有完全关闭,控制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减小m%以增大湿气进气量,并持续判断实时湿度hout1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湿度hsetdo1;若直至湿气进旁通阀完全关闭,实时湿度hout1仍小于预设最小湿度hsetdo1,则继续判断加热部的加热档位是否已开到最大;若加热部的加热档位没有开到最大,则控制加热部的加热档位增大一档以增大液体水的蒸发量,并持续判断实时湿度hout1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湿度hsetdo1;若直至加热部的加热档位开到最大,实时湿度hout1仍小于预设最小湿度hsetdo1,则发出“增湿器所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电堆的空气进口处的湿度较低”的警报;若在调节和湿气进旁通阀和加热部的过程中,实时湿度hout1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湿度hsetdo1,则判断增湿器所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已经正常运行。

4、进一步地,通过调节与湿气进口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加热部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减小干气出口的流出的气体的湿度的具体步骤包括:判断加热部是否完全关闭;若加热部没有完全关闭,则控制加热部的加热档位减小一档以减小液体水的蒸发量,并持续判断实时湿度hout1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湿度hsetdo2;若直至加热部完全关闭,实时湿度hout1仍大于预设最大湿度hsetdo2,则判断湿气进旁通阀是否完全打开;若湿气进旁通阀没有完全打开,控制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增大m%以减小湿气进气量,并持续判断实时湿度hout1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湿度hsetdo2;若直至湿气进旁通阀完全打开,实时湿度hout1仍大于预设最大湿度hsetdo2,则发出“增湿器所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电堆的空气进口处的湿度较高”的警报;若在调节加热部和湿气进旁通阀的过程中,实时湿度hout1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湿度hsetdo2,则判断增湿器所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已经正常运行。

5、进一步地,增湿器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由湿气进口的流入的气体的实时压力pin1和由干气出口的流出的气体的实时压力pout1并计算增湿器的干湿压差δp,其中,δp=pout1-pin1;判断实时压力pout1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最小压力psetdo1且小于等于预设最大压力psetdo2;当psetdo1≤pout1≤psetdo2时,判断干湿压差δp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差δp0;若δp<δp0,则判定增湿器所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正常运行;若δp≥δp0,则判断与湿气出口连接的背压阀的开度是否为第一预设开度vo01;若背压阀的开度不是第一预设开度vo01,则调节背压阀的开度为第一预设开度vo01,并持续判断干湿压差δp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差δp0;若背压阀的开度为第一预设开度vo01,则判断与湿气进口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是否完全关闭;若湿气进旁通阀没有完全关闭,则控制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减小m%,并持续判断干湿压差δp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差δp0;若直至湿气进旁通阀完全关闭,干湿压差δp仍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差δp0,则发出“增湿器的干湿压差较高”的警报。

6、进一步地,当pout1>psetdo2时,通过调节与干气出口连接的隔离阀的开度、与干气进口连接的干气进旁通阀的开度以及增湿器所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中的空气压缩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来减小干气出口的流出的气体的压力;当pout1<psetdo1时,通过调节与干气出口连接的隔离阀的开度、与干气进口连接的干气进旁通阀的开度以及和增湿器所在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中的空气压缩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大干气出口的流出的气体的压力。

7、进一步地,通过调节与干气出口连接的隔离阀的开度、与干气进口连接的干气进旁通阀的开度以及和空气压缩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来减小干气出口的流出的气体的压力的具体步骤包括:判断隔离阀的开度是否为第二预设开度vo02;若隔离阀的开度不是第二预设开度vo02,则调节隔离阀的开度为第二预设开度vo02,并持续判断实时压力pout1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压力psetdo2;若直至隔离阀的开度为第二预设开度vo02,实时压力pout1仍大于预设最大压力psetdo2,则判断空气压缩机的转速是否为预设转速;若空气压缩机的转速不是预设转速,则调节空气压缩机的转速为预设转速,并持续判断实时压力pout1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压力psetdo2;若直至空气压缩机的转速为预设转速,实时压力pout1仍大于预设最大压力psetdo2,则判断干气进旁通阀是否完全打开;若干气进旁通阀没有完全打开,则控制干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增大m%,并持续判断实时压力pout1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压力psetdo2;若直至干气进旁通阀完全打开,实时压力pout1仍大于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增湿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与所述湿气进口(304)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所述加热部(2)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大所述干气出口(308)的流出的气体的湿度的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与所述湿气进口(304)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所述加热部(2)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减小所述干气出口(308)的流出的气体的湿度的具体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调节与所述干气出口(308)连接的隔离阀的开度、与所述干气进口(103)连接的干气进旁通阀的开度以及和空气压缩机(30)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来减小所述干气出口(308)的流出的气体的压力的步骤中,所述增湿器控制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调节与所述干气出口(308)连接的隔离阀的开度、与所述干气进旁通口(104)连接的干气进旁通阀的开度以及和空气压缩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大所述干气出口(308)的流出的气体的压力的步骤中,所述增湿器控制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增湿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与所述湿气进口(304)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所述加热部(2)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大所述干气出口(308)的流出的气体的湿度的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与所述湿气进口(304)连接的湿气进旁通阀的开度和所述加热部(2)的加热档位中的至少一个来减小所述干气出口(308)的流出的气体的湿度的具体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调节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萍郗富强宋以堃刘晓辉高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