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00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2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模组,其中电池包括电芯和极柱连接装置,电芯包括极柱;极柱连接装置包括导电体、导线和绝缘的套筒,导电体与极柱卡扣连接,导电体设置于套筒内,导线的一端与导电体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套筒外。本技术的电池通过将导电体与极柱进行卡扣连接,拆装便利,省时省力,作业效率高,有效提升电芯及极柱连接装置重复利用率,连接稳定,提升检测设备精准度,且减少了焊接工装及焊接设备的投入,从而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通过将导电体设置在套筒内,减少导电体的裸露,提升极柱连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通过导线进行外部连接,导线柔性好,自由度高,减少距离和摆放位置的限制,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池被广泛应用。为保证电池的生产质量,作业人员需要利用检测设备对单体电池或电池模组进行测试,单体电池测试时需要在电池正、负极柱上额外焊接导电片用于连接检测设备;检测电池模组时,电池模组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多个单体电池通过工装预设好位置后,采用焊接导电片的方式将多个单体电池的极柱进行串联或并联。现在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采用焊接导电片的方式需要利用额外的焊接工装及焊接设备,成本投入较高,焊接工艺复杂,耗时较多,作业效率低,还容易造成焊接位置炸点、虚焊等现象,增大电池的测试电阻,且后期拆卸不便,重复使用率低,同时导电片为刚性结构,影响电芯的摆放及测试设备的连接线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其结构简单,且连接便利。

2、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结构简单,安全性和实用性好。

3、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p>4、第一方面,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和所述极柱两者中的一个设置有卡扣,所述导电体和所述极柱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所述卡扣,所述极柱上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卡槽的中心轴线方向凸出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有供所述卡扣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卡扣抵接于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卡槽内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卡扣,所有的所述卡扣沿所述导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和所述极柱两者中的一个设置有卡扣,所述导电体和所述极柱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所述卡扣,所述极柱上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卡槽的中心轴线方向凸出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有供所述卡扣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卡扣抵接于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卡槽内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卡扣,所有的所述卡扣沿所述导电体的外周间隔,所述限位部开设有供所述导电体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数量与所述卡扣的数量一一对应,所有的所述第一开口均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且所有的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二开口的外周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卡槽内的一侧凸出设置有挡板,所述卡扣能够与所述挡板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包括本体和连接部,所述本体朝向所述极柱的一侧凸出设置有所述连接部,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所述卡扣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曼裴婷婷陈利权杨刚蹇兴文吴天宇李亚荣陈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