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及使用其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71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30
本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及使用其的灯具,包括散热器和后盖:散热器的上端开设有向下凹陷的沉槽,沉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扣位,沉槽的底面在第一扣位的正下方开设有插穿孔;后盖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扣位,后盖在第二扣位至少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冲柱,后盖盖设在沉槽的开口处,且第二扣位与第一扣位相互扣合。将后盖嵌入沉槽的过程中,第二扣位和冲柱可将第一扣位处的批锋给去除掉,而批锋碎屑会通过插穿孔排出,避免残留。散热器和后盖的设计,使散热器的第一扣位在保留压铸直接成型优势的同时,还能在装配过程中自动有效地处理掉第一扣位处产生的批锋,避免批锋后续脱落到灯具内部、影响灯具正常出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具体为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及使用其的灯具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筒灯、射灯等灯具,一般采用散热器作为灯具主体,而在散热器的后后部一般设计有用于与后盖扣合的扣位。现有技术中,散热器的生产采用的是压铸工艺,散热器上的扣位通过散热器压铸过程中模具前模上的插穿镶件和后模配合成型。采用该方式的扣位成型优势在于扣位直接成型,不需要通过后续车加工车出扣位,节省一道车削工序;同时因不需要车加工,因此散热器的壁厚不用预留车加工的余量,设计时可以使散热器在满足散热功能和强度的情况下把壁厚控制在最小,减小材料上的冗余,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损耗。但是,这种扣位压铸成型的方式也会使扣位成型处存在大量批锋,这些批锋在灯具终端的安装和使用中有可能脱落并进入灯具内部,对灯具正常出光产生影响,若一般情况处理这些批锋需要多增加一道工序或人工去除,因此会使得灯具的生产、装配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及使用其的灯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为批锋脱落会对灯具的出光产生影响、需要人工手动去除批锋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在所述第二扣位(21)的两侧设有所述冲柱(22),所述冲柱(22)与所述第二扣位(21)之间留有一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位(21)的宽度W2小于所述第一扣位(12)的宽度W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位(12)设有自上而下向内延伸的第一导向面(14),所述第二扣位(21)设有自上而下向内延伸的第二导向面(23);所述后盖(2)盖设在所述散热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在所述第二扣位(21)的两侧设有所述冲柱(22),所述冲柱(22)与所述第二扣位(21)之间留有一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位(21)的宽度w2小于所述第一扣位(12)的宽度w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位(12)设有自上而下向内延伸的第一导向面(14),所述第二扣位(21)设有自上而下向内延伸的第二导向面(23);所述后盖(2)盖设在所述散热器(1)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面(14)与所述第二导向面(23)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的下端面在所述冲柱(22)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冲柱(22)连接的第一加强筋(24);所述后盖(2)的下端面在所述第二扣位(21)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扣位(21)连接的第二加强筋(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穿孔(13)的边缘处设有自上而下向所述插穿孔(13)中心延伸的倾斜面(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辉林鹤烈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