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混合动力,具体为一种纵置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纯电动汽车因其续航短板,无法满足长途行驶要求,因此混合动力汽车成为燃油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度的汽车产品而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2、根据公开号为cn116176254a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汽车,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池包、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差速器总成、齿轮组总成;该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设计复杂,径向尺寸偏大,整车布置困难,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通过结合上述参考文献发现现有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3、当前混合动力汽车用变速器采用p1+p3双电机架构,发动机直驱只有一个挡位,因此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无法工作在高效区,且百公里加速时间较长,基本在8s左右;越野能力有限;且亏电情况下驾驶性能和油耗差;针对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了纵置三档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因其有三个挡位,轮端扭矩可以做的很大,满足扭矩需求,且百公里加速仅需5s左右,前后差速器都配备差速锁,可实现极限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置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发动机输出齿轮(2)、发电机输入齿轮(3)、P1发电机(4)、高压线束①(5)、动力电池(6)、高压线束②(7)、逆变器(8)、高压线束③(9)、车轮(10)、半轴①(11)、后差速器(12)、后差速器齿轮(13)、半轴②(14)、P4后驱动电机(15)、后中间轴大齿轮(16)、后中间轴小齿轮(17)、后电机输入齿轮(18)、高压线束④(19)、P3前驱动电机(20)、前驱动电机输入齿轮(21)、换挡器①(22)、23换挡器②(23)、24Ⅰ档主动齿轮(24)、Ⅰ档从动齿轮(25)、Ⅱ档主动齿轮(26)、Ⅱ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置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发动机输出齿轮(2)、发电机输入齿轮(3)、p1发电机(4)、高压线束①(5)、动力电池(6)、高压线束②(7)、逆变器(8)、高压线束③(9)、车轮(10)、半轴①(11)、后差速器(12)、后差速器齿轮(13)、半轴②(14)、p4后驱动电机(15)、后中间轴大齿轮(16)、后中间轴小齿轮(17)、后电机输入齿轮(18)、高压线束④(19)、p3前驱动电机(20)、前驱动电机输入齿轮(21)、换挡器①(22)、23换挡器②(23)、24ⅰ档主动齿轮(24)、ⅰ档从动齿轮(25)、ⅱ档主动齿轮(26)、ⅱ档从动齿轮(27)、ⅲ档主动齿轮(28)、ⅲ档从动齿轮(29)、伞齿轮轴(30)、前差速器大伞齿轮(31)、前中间轴输入齿轮(32)、半轴③(33)、前差速器(34)和半轴④(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置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输出齿轮(2)与所述发电机输入齿轮(3)啮合,可驱动所述p1发电机(4)发电,发出的交流电通过所述高压线束①(5)传递至所述逆变器(8),经过所述逆变器(8)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通过所述高压线束②(7)储存在所述动力电池(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置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输出齿轮(2)与所述前中间轴输入齿轮(32)啮合,带动轴旋转,轴上装有所述换挡器①(22)和所述换挡器②(23)及所述ⅰ档主动齿轮(24)、ⅱ档主动齿轮(26)、ⅲ档主动齿轮(28)三个齿轮,三个齿轮上有同步机构(包含但不限于同步器、狗齿啮合机构、多片式离合器),与中间轴之间装有滚针轴承,因此在没有挂挡时,中间轴转动无法带动这三个齿轮旋转,三个齿轮都处于静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置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置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俊,刘小松,廖善彬,聂晓龙,徐玄之,魏黎,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