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653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2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另一侧固定有夹持及旋转机构,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贯穿其中一个通孔,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的一侧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把手相连接,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该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一个转板上可放置两个收卷筒,限位环对收卷筒起到限位的作用,转板旋转并将收卷筒转至转轴与固定轴之间后,丝杠旋转,第一夹板向上滑动,转轴最终卡入收卷筒的底部,第二夹板向下滑动,固定轴最终插在收卷筒的顶部,转轴旋转带动收卷筒旋转,方便自动收卷光缆,利用上一收卷筒收卷光缆的同时可将下一收卷筒放到转板上,使得整个收卷操作更加连续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链路微缆生产,具体为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微型光缆是接入网中关键的组成元素,其作用就是传输信息,微型光缆的光学传输指标与普通光缆相同,由于其外径比普通光缆细,所以简称为微缆,在生产光链路微缆的过程中可利用收卷装置将其收卷起来。

2、现有的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在收卷光缆时,收卷筒旋转起来不够稳定,且不便连续上料,每收卷完一筒光缆之后一般需要拿下收卷筒之后才能放上下一个收卷筒来继续收卷光缆,整个收卷操作不够连续高效,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在收卷光缆时,收卷筒旋转起来不够稳定,且不便连续上料,每收卷完一筒光缆之后一般需要拿下收卷筒之后才能放上下一个收卷筒来继续收卷光缆,整个收卷操作不够连续高效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板的上端面固定有限位环,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另一侧固定有夹持及旋转机构,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贯穿其中一个通孔,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的一侧通过电动伸缩杆与把手相连接,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

3、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内固定有第一马达,且第一马达的顶部与转板相连接,所述通孔和限位环均设置有两个,且限位环与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板上端面的两侧均可摆放收卷筒,转板可旋转,方便轮流使用其上端面两侧的空间。

5、优选的,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马达,且第二马达的顶部与丝杠相连接,所述丝杠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二支架一端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夹板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夹板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丝杠旋转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互靠近,搭配使用转轴和固定轴可夹持限位住光缆。

7、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顶部和第一滑槽的内底部均固定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内端固定有垫环,所述丝杠贯穿两个垫环,所述压缩弹簧包裹在丝杠的外侧。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搭配使用压缩弹簧和垫环可有效避免第一夹板完全脱离丝杠上的螺纹。

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三马达,且第三马达的顶部与转轴相连接,所述转轴贯穿其中一个通孔,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固定有固定轴。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转轴与收卷筒卡合连接在一起的同时,固定轴可限位住收卷筒。

11、优选的,所述把手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第二支架构成伸缩结构。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可同时左右移动,方便锁住或解锁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13、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板啮合连接在第一夹板上,所述第二齿板啮合连接在第二夹板上。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好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位置之后可利用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锁住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15、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技术效果为:

16、1、该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转板和夹持及旋转机构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限位、自动收卷和连续上料的目的,一个转板上可放置两个收卷筒,限位环对收卷筒起到限位的作用,转板旋转并将收卷筒转至转轴与固定轴之间后,丝杠旋转,第一夹板向上滑动,转轴最终卡入收卷筒的底部,第二夹板向下滑动,固定轴最终插在收卷筒的顶部,转轴旋转带动收卷筒旋转,方便自动收卷光缆,利用上一收卷筒收卷光缆的同时可将下一收卷筒放到转板上,使得整个收卷操作更加连续高效。

17、2、该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夹持及旋转机构和第一齿板和第二齿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锁定的目的,丝杠旋转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搭配使用压缩弹簧和垫板可有效避免第一夹板完全脱离丝杠上的螺纹,之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整体向右移动,方便锁定住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板(4),所述转板(4)上开设有通孔(5),所述转板(4)的上端面固定有限位环(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另一侧固定有夹持及旋转机构(7),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7)贯穿其中一个通孔(5),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7)的一侧通过电动伸缩杆(8)与把手(9)相连接,所述把手(9)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齿板(10)和第二齿板(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的顶部内固定有第一马达(3),且第一马达(3)的顶部与转板(4)相连接,所述通孔(5)和限位环(6)均设置有两个,且限位环(6)与通孔(5)一一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7)包括第二支架(701),且第二支架(701)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架(701)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马达(702),且第二马达(702)的顶部与丝杠(703)相连接,所述丝杠(70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夹板(704)和第二夹板(705),所述第二支架(701)一端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706)和第二滑槽(707),所述第一夹板(704)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706)内,所述第二夹板(705)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707)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706)的内顶部和第一滑槽(706)的内底部均固定有压缩弹簧(708),且压缩弹簧(708)的内端固定有垫环(709),所述丝杠(703)贯穿两个垫环(709),所述压缩弹簧(708)包裹在丝杠(703)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704)的一侧固定有第三马达(710),且第三马达(710)的顶部与转轴(711)相连接,所述转轴(711)贯穿其中一个通孔(5),所述第二夹板(705)的一侧固定有固定轴(71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9)通过电动伸缩杆(8)与第二支架(701)构成伸缩结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板(10)啮合连接在第一夹板(704)上,所述第二齿板(11)啮合连接在第二夹板(705)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板(4),所述转板(4)上开设有通孔(5),所述转板(4)的上端面固定有限位环(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另一侧固定有夹持及旋转机构(7),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7)贯穿其中一个通孔(5),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7)的一侧通过电动伸缩杆(8)与把手(9)相连接,所述把手(9)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齿板(10)和第二齿板(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的顶部内固定有第一马达(3),且第一马达(3)的顶部与转板(4)相连接,所述通孔(5)和限位环(6)均设置有两个,且限位环(6)与通孔(5)一一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链路微缆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及旋转机构(7)包括第二支架(701),且第二支架(701)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架(701)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马达(702),且第二马达(702)的顶部与丝杠(703)相连接,所述丝杠(70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夹板(704)和第二夹板(705),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联英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