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清理的硅酮类可复用电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31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清理的硅酮类可复用电极片,包括电极片本体和连接头,所述电极片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后侧设置有活动槽,并且活动槽一侧设置有移动槽,同时移动槽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框,并且活动框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弹簧,同时活动框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顶端设置有卡块,且活动框的外侧设置有活动座,该方便清理的硅酮类可复用电极片设置有卡块,通过连接头、卡块与电极片本体之间构成的限位结构设置,对电极片与活动座进行安装拆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电极片进行清理,进而对电极片进行重复使用,从而有效减少医疗成本的支出和MARSI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极片,具体为一种方便清理的硅酮类可复用电极片


技术介绍

1、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是指医用黏胶移除后,皮肤出现持续30min甚至更长时间的红斑伴或不伴水疱、糜烂或撕裂伤等皮肤异常症状。有研究显示35.88%的marsi发生在胸部,由心电监护的电极片造成,现有的电极片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2、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15078657u,公开日2021年12月10日,公开了一种心电电极片,临床使用的电极片粘性较强,且附着力随着黏合剂的粘贴逐渐增加,导致电极片在移除时极易发生marsi,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不利于患者进行使用。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清理的硅酮类可复用电极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清理的硅酮类可复用电极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电极片粘性较强,且附着力随着黏合剂的粘贴逐渐增加,导致电极片在移除时极易发生marsi,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清理的硅酮类可复用电极片,包括电极片本体(1)和连接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卡槽(2),且卡槽(2)的后侧设置有活动槽(3),并且活动槽(3)一侧设置有移动槽(4),同时移动槽(4)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设置有滑块(6),且滑块(6)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框(7),并且活动框(7)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弹簧(8),同时活动框(7)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9),所述伸缩弹簧(9)的顶端设置有卡块(10),且活动框(7)的外侧设置有活动座(11),并且电极片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金属扣(12),同时金属扣(12)通过通槽(13)与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清理的硅酮类可复用电极片,包括电极片本体(1)和连接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卡槽(2),且卡槽(2)的后侧设置有活动槽(3),并且活动槽(3)一侧设置有移动槽(4),同时移动槽(4)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设置有滑块(6),且滑块(6)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框(7),并且活动框(7)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弹簧(8),同时活动框(7)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9),所述伸缩弹簧(9)的顶端设置有卡块(10),且活动框(7)的外侧设置有活动座(11),并且电极片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金属扣(12),同时金属扣(12)通过通槽(13)与固定座(14)相连接,所述固定座(14)的下侧表面设置有硅酮粘胶(15),且固定座(14)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的硅酮类可复用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7)通过滑槽(5)和滑块(6)与移动槽(4)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乙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