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下料机构及带有该下料机构的智能炒菜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下料机构及带有该下料机构的智能炒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07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机构及带有该下料机构的智能炒菜机,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用于盛放食材的食材盒和承托该食材盒的基架框,在所述基架框的左和/或右侧设有可使该下料机构振动以将粘附在食材盒内壁上的残留食材投入炒菜机的炒锅内的振动组件,通过设置该振动组件,使基架框携包括食材盒在内的下料机构中的其他部件整体上下振动,从而使食材盒内的食材(特别是一些粘附在仓格内壁上而无法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的食材)能脱离干净,避免浪费,且使炒锅内的实际食材重量与菜谱中规定的重量相匹配,以烹饪出最佳味道的菜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炒菜机,尤其涉及一种可将待烹饪食材投入炒锅中的下料机构及带有该下料机构的智能炒菜机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炒菜机的烹饪过程已实现自动化,用户只需将装好食材的食材盒放入炒菜机的下料机构中,下料机构将食材盒翻转使食材盒的敞口朝下,食材盒各仓格内的食材即可落入炒锅中,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2、对于带有汁水而具有粘连性的食材(如腌制上浆的肉类)、互相交错或切制成薄片状的蔬菜(如豆芽、土豆片等)或者体积较小或厚度较薄的配料(如葱花、蒜末和蒜叶等),上述食材都易粘附在仓格的内壁上而无法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食材盒,不仅造成浪费,且若部分食材滞留在仓格内,炒菜机按照菜谱规定的用量添加的调味料与炒锅内实际食材的配比不再符合菜谱中所记载的最佳配比,致使出品的菜品味道变差,用户体验感随之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食材盒中的食材无残留地投入炒锅中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及带有该下料机构的智能炒菜机。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提供一种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包括用于盛放食材的食材盒和承托该食材盒的基架框,在所述基架框的左和/或右侧设有可使该下料机构振动以将粘附在食材盒内壁上的残留食材投入炒菜机的炒锅内的振动组件。

4、优选地,与可使所述基架框携食材盒翻转180度且设置在基架框一侧的主动轴组件连接的振动组件包括振动板或块、驱动电机和传动件,所述振动板或块与主动轴组件相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件旋转使振动板或块携主动轴组件上下振动,驱动电机通过内背基板与炒菜机的机架固接;与可使基架框携食材盒翻转180度且设置在基架框另一侧的从动轴组件连接的振动组件包括振动板或块、振动轴套、驱动电机和传动件,所述振动板或块与振动轴套相接,振动轴套与从动轴组件固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传动件旋转使振动板或块携振动轴套上下振动,驱动电机通过外背基板与炒菜机的机架固接。

5、优选地,所述传动件为盘形凸轮,该盘形凸轮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盘形凸轮的外缘轮廓面与振动板或块接触连接。

6、优选地,所述传动件为柱形凸轮,其由带有中心轴孔的圆柱体和设置在该圆柱体的顶面边侧且沿圆周方向逐渐向上延伸一段的坡道体组成,该坡道体的末端的端面为可使振动板或块以跌落方式由所述末端坠落至圆柱体的顶面的立面,所述振动板或块置于柱形凸轮之上,其间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所述中心轴孔内,其间固定连接。

7、优选地,在所述振动板或块上设有当振动板或块上下振动时防止其前后摇摆的限位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限位槽,该输出轴上的部分段嵌置在限位槽内。

8、优选地,在所述从动轴组件、主动轴组件与炒菜机内壳的侧壁之间分别设有具有弹性的定位皮碗。

9、优选地,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由滑动件和固定件构成,固定件固接在所述内壳侧壁或内背基板上,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振动板或块固接,所述固定件扣置在该滑动件上,滑动件随着振动板或块的振动在对应的固定件上上下滑动。

10、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架框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振动组件,使其中的驱动电机驱动传动件旋转,传动件旋转并带动振动板或块上下振动,该振动力最终传递至基架框上,使基架框携食材盒上下振动,从而使食材盒内的食材(特别是一些粘附在仓格内壁上而无法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的食材)能脱离干净,避免浪费,且使炒锅内的实际食材重量与菜谱中规定的重量相匹配,以烹饪出最佳味道的菜品。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炒菜机,包括可将待烹饪食材投入炒锅中的所述下料机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包括用于盛放食材的食材盒(110)和承托该食材盒(110)的基架框(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架框(100)的左和/或右侧设有可使该下料机构振动以将粘附在食材盒(110)内壁上的残留食材投入炒菜机的炒锅内的振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与可使所述基架框(100)携食材盒(110)翻转180度且设置在基架框(100)一侧的主动轴组件连接的振动组件包括振动板或块、驱动电机(3)和传动件,所述振动板或块与主动轴组件相接,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驱动传动件旋转使振动板或块携主动轴组件上下振动,驱动电机(3)通过内背基板(22)与炒菜机的机架(210)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盘形凸轮(4),该盘形凸轮(4)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盘形凸轮(4)的外缘轮廓面与振动板或块接触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柱形凸轮(5),其由带有中心轴孔的圆柱体(51)和设置在该圆柱体(51)的顶面边侧且沿圆周方向逐渐向上延伸一段的坡道体(52)组成,该坡道体(52)的末端的端面为可使振动板或块以跌落方式由所述末端坠落至圆柱体(51)的顶面的立面,所述振动板或块置于柱形凸轮(5)之上,其间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插入所述中心轴孔内,其间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板或块上设有当振动板或块上下振动时防止其前后摇摆的限位槽,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限位槽,该输出轴上的部分段嵌置在限位槽内。

6.如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轴组件、主动轴组件与炒菜机内壳(200)的侧壁之间分别设有具有弹性的定位皮碗(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由滑动件和固定件构成,固定件固接在所述内壳(200)侧壁或内背基板(22)上,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振动板或块固接,所述固定件扣置在该滑动件上,滑动件随着振动板或块的振动在对应的固定件上上下滑动。

8.一种智能炒菜机,包括可将待烹饪食材投入炒锅中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包括用于盛放食材的食材盒(110)和承托该食材盒(110)的基架框(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架框(100)的左和/或右侧设有可使该下料机构振动以将粘附在食材盒(110)内壁上的残留食材投入炒菜机的炒锅内的振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与可使所述基架框(100)携食材盒(110)翻转180度且设置在基架框(100)一侧的主动轴组件连接的振动组件包括振动板或块、驱动电机(3)和传动件,所述振动板或块与主动轴组件相接,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驱动传动件旋转使振动板或块携主动轴组件上下振动,驱动电机(3)通过内背基板(22)与炒菜机的机架(210)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盘形凸轮(4),该盘形凸轮(4)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盘形凸轮(4)的外缘轮廓面与振动板或块接触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炒菜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柱形凸轮(5),其由带有中心轴孔的圆柱体(51)和设置在该圆柱体(51)的顶面边侧且沿圆周方向逐渐向上延伸一段的坡道体(52)组成,该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何青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