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582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润滑织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滑动层,由若干叠加的织物层组成,织物层内部以及相邻织物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结;每一织物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并且从下到上的织物层中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依次增大,胶黏剂含量依次减小,经纱和纬纱的交织点依次减少;连接层,其用于粘结在滑动层底部;基体,作为滑动层的载体,通过连接层与滑动层粘结;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从下到上的织物层中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依次增大,胶黏剂含量依次减小,使得位于顶部的织物层含有更多的自润滑纤维,与对磨件摩擦作用时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更低,底部的织物层含有更高的树脂胶,可以与连接层实现更高粘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润滑织物,尤其是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自润滑涂层技术是指将固体物质涂或镀于摩擦副界面,作为固体润滑材料或固体润滑剂,对摩擦副界面进行润滑的方法,以降低摩擦或减少摩擦。在各种摩擦材料中,纤维材料因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耐冲击、剪切、拉伸等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自润滑技术在各个领域均有应用,在自润滑轴承领域应用也较为广泛,自润滑轴承因其兼具摩擦系数低、耐腐蚀和免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精密仪器、航空航天、军工核电等领域。在一些特殊应用工况下,自润滑轴承需要满足高承载、长寿命的使用要求,如核电蒸汽发生器临时支撑用滑动轴承等,自润滑轴承表面通常设置一层低摩擦系数的摩擦纤维以保证自身的耐磨、低摩擦性能。

2、专利技术人发现,单层摩擦结构轴承较薄的滑动层难以满足高承载下与对磨件长期磨损使用,甚至出现织物层在摩擦面完全磨损暴露基体情况。在工程实践中,也会采用一定厚度的树脂基板作为滑动层对磨材料,但是树脂基板在高承载工况下容易发生压缩蠕变,导致轴承结构发生持久性改变,使得轴承工作可靠性下降,甚至发生轴承故障无法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采用自润滑纤维和增强纤维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层的厚度为0.5-3.0mm,每一织物层的织物材料中自润滑纤维的质量分数大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中的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介于200-450根/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层中还添加有填料,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采用自润滑纤维和增强纤维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层的厚度为0.5-3.0mm,每一织物层的织物材料中自润滑纤维的质量分数大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中的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介于200-450根/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织物摩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层中还添加有填料,所述连接层为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颖王涛倪志伟蒋运友施永兵马中良关岭送张翔云史科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达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