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74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相应重量份的原料;S2、对其中的固体原料进行研磨粉碎;S3、将所有原料放入混料装置中,充分混合后制得香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香料加工技术领域。该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备的香料口味多样化、口感丰富饱满,再现自然的口感,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使人无法模仿,且使用替代品,降低成本,但保持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香料加工,具体为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日益增加,对生活质量要求逐步提高,食物及周边调料的要求也随着变高,香料便是其中的一种。

2、香料是指我们在烹调中所用到的香辛味调味品(即为调料),它们有的含有多种芳香类的呈味物质,有的带有典型的滋味或香气。现有的香料对于食用者来说可能会出现味觉疲劳,随着发展需要,对于香料的多样性也越来越高,天然农副产品与传统香料进行调配以增加香料的色香味便是其中一种方式,具备绿色健康、增加香味及口感诸多好处。

3、公开号为cn11323096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香料混合搅拌装置,涉及香料混合
,包括搅拌底座和设置在搅拌底座上端中部的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内部设有用于对多种香精进行快速混合的混合搅拌机构,所述混合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搅拌箱内部上方用于对香精进行打散的打散组件、设置于搅拌箱中部用于对香精进行筛分的筛分组件、设置于搅拌箱内部下方用于对多种香精进行强制搅拌的搅拌组件,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打散组件、筛分组件、搅拌组件和出料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投入搅拌箱内部的香料进行打散结块、筛分、强制搅拌和快速出料的效果,提高了香料的搅拌质量,同时也加快了混合香料的出料速度,进一步加快了香料整体的混合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对于上料,一是通过人工分量上料,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二是一次性将配比好的原料全部倒入,这就导致物料容易产生堆积,影响混合效率;第二、对黏附在装置内壁上的物料无法进行刮除,导致在混料过程中,黏附的物料与其他物料无法充分混合,且在下料时,要么是人工将黏附的物料刮除,要么是直接冲洗,造成了物料的浪费。

5、且现有的复配出的香料口感单一,生产成本较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s1、称取相应重量份的原料;

4、s2、对其中的固体原料进行研磨粉碎;

5、s3、将所有原料放入混料装置中,充分混合后制得香料;

6、其中,所述步骤s3中的混料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存放原料的储料框,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对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件,所述转杆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对黏附在罐体内壁上的原料进行刮除的刮板,所述储料框上设置有挡料组件,所述储料框上设置有驱动转杆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同步驱动挡料组件间歇性开合,同时驱动刮板与罐体的内壁间歇性接触。

7、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35%、味精30%、白糖10%、糊精5%、玉米淀粉8%、呈味核苷酸二钠0.3%、食用油1.5%、色素0.09%、蒜制品4%、洋葱丝0.5%、二氧化硅0.11%、双倍ⅰ型色素0.3%、增香剂0.5%、鸡膏1.8%、鸡肉粉2%、鸡香精0.5%、骨髓蛋白粉0.4%。

8、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35%、味精30%、白糖10%、糊精5%、玉米淀粉10%、呈味核苷酸二钠0.3%、食用油1.8%、色素0.25%、脱水蔬菜4%、二氧化硅0.09%、双倍ⅰ型色素0.06%、增香剂0.3%、香辛料3.2%。

9、优选的,所述储料框呈上下贯通设计,且其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储料框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对原料进行分隔的隔板。

10、优选的,所述挡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的支杆,所述支杆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四组挡料件,相邻两组挡料件之间转动设置,其中,所述挡料件由两个三角挡板组成,相邻两个三角挡板之间转动设置。

11、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支杆,所述转杆固定设置在驱动轴的底端,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驱动转杆往复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转杆转动同时通过传动件带动挡料件间歇性开合,并通过连接件带动刮板在顺时针转动时,间歇性与罐体的内壁接触。

12、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驱动轴外表面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板,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端部与驱动齿板的端部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杆底端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形成有往复螺纹,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往复螺纹螺纹连接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与挡料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支柱,相邻两个挡料件的相对一侧均与支柱转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杆底端的第一齿盘,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滑动设置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啮合,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弹性部件,其中,所述连接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二齿盘固定,所述第二齿盘的外表面与刮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连接杆。

15、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包括上述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

16、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制备的香料口味多样化、口感丰富饱满,再现自然的口感,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使人无法模仿,且使用替代品,降低成本,但保持了产品质量。

19、(2)、该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及在调味品中的应用,通过挡料组件、传动件和连接件的设置,使得驱动件在运行时,可带动搅拌件转动,对罐体内部的各原料之间进行搅拌,同时同步驱动挡料组件间歇性开合,实现间歇性下料的目的,有效防止物料产生堆积;且还可同时带动刮板对于罐体的内壁间歇性接触,在实现对黏附的物料进行刮除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驱动电机的负荷;配合连接件,从而可以驱动转杆往复转动,提高混料效率,且在转杆逆时针转动时,储料框的底部处于密封状态,此时无法下料,进一步提高了对物料的混合效率,使其混合更充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35%、味精30%、白糖10%、糊精5%、玉米淀粉8%、呈味核苷酸二钠0.3%、食用油1.5%、色素0.09%、蒜制品4%、洋葱丝0.5%、二氧化硅0.11%、双倍Ⅰ型色素0.3%、增香剂0.5%、鸡膏1.8%、鸡肉粉2%、鸡香精0.5%、骨髓蛋白粉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35%、味精30%、白糖10%、糊精5%、玉米淀粉10%、呈味核苷酸二钠0.3%、食用油1.8%、色素0.25%、脱水蔬菜4%、二氧化硅0.09%、双倍Ⅰ型色素0.06%、增香剂0.3%、香辛料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框(2)呈上下贯通设计,且其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201),所述储料框(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对原料进行分隔的隔板(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6)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架(201)上的支杆(601),所述支杆(601)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四组挡料件(602),相邻两组挡料件(602)之间转动设置,其中,所述挡料件(602)由两个三角挡板(603)组成,相邻两个三角挡板(603)之间转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架(201)上的驱动轴(701),所述驱动轴(701)贯穿支杆(601),所述转杆(3)固定设置在驱动轴(701)的底端,所述安装架(201)上设置有驱动转杆(3)往复转动的驱动件(702),所述转杆(3)转动同时通过传动件(703)带动挡料件(602)间歇性开合,并通过连接件(704)带动刮板(5)在顺时针转动时,间歇性与罐体(1)的内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702)包括固定设置在驱动轴(701)外表面的驱动齿轮(7021),所述驱动轴(701)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连接架(7022),所述连接架(702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与驱动齿轮(7021)啮合的驱动齿板(7023),所述安装架(20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7024),所述驱动电机(7024)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驱动杆(7025),所述驱动杆(7025)的端部与驱动齿板(7023)的端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703)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杆(601)底端的传动杆(7031),所述传动杆(7031)的外表面形成有往复螺纹(7032),所述传动杆(703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往复螺纹(7032)螺纹连接的传动柱(7033),所述传动柱(7033)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连杆(7034),所述连杆(7034)的端部与挡料件(602)转动连接,所述支杆(601)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支柱(7035),相邻两个挡料件(602)的相对一侧均与支柱(7035)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04)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杆(7031)底端的第一齿盘(7041),所述驱动轴(701)的外表面滑动设置有第二齿盘(7042),所述第一齿盘(7041)与第二齿盘(7042)啮合,所述驱动轴(70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弹性部件(7043),其中,所述连接弹性部件(7043)的一端与第二齿盘(7042)固定,所述第二齿盘(7042)的外表面与刮板(5)之间转动设置有连接杆(7044)。

10.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35%、味精30%、白糖10%、糊精5%、玉米淀粉8%、呈味核苷酸二钠0.3%、食用油1.5%、色素0.09%、蒜制品4%、洋葱丝0.5%、二氧化硅0.11%、双倍ⅰ型色素0.3%、增香剂0.5%、鸡膏1.8%、鸡肉粉2%、鸡香精0.5%、骨髓蛋白粉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盐35%、味精30%、白糖10%、糊精5%、玉米淀粉10%、呈味核苷酸二钠0.3%、食用油1.8%、色素0.25%、脱水蔬菜4%、二氧化硅0.09%、双倍ⅰ型色素0.06%、增香剂0.3%、香辛料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框(2)呈上下贯通设计,且其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201),所述储料框(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对原料进行分隔的隔板(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6)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架(201)上的支杆(601),所述支杆(601)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四组挡料件(602),相邻两组挡料件(602)之间转动设置,其中,所述挡料件(602)由两个三角挡板(603)组成,相邻两个三角挡板(603)之间转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香料的精深加工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架(201)上的驱动轴(701),所述驱动轴(701)贯穿支杆(601),所述转杆(3)固定设置在驱动轴(701)的底端,所述安装架(201)上设置有驱动转杆(3)往复转动的驱动件(702),所述转杆(3)转动同时通过传动件(703)带动挡料件(602)间歇性开合,并通过连接件(7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荣王钿荣王松海王平荣王泽成王凯波肖乐周裕辉周裕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一味鲜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