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54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38
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外壳、隔温夹层、反应筒和排料机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隔温夹层,所述隔温夹层的内部穿插有多个隔温板,所述隔温夹层的底部设置有储料仓,且每个反应筒的侧边均安装有独立的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的顶部从外壳的顶部向上穿出,该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在内部设置有多个反应筒,将每个反应筒的内部放置规格相同的生物质原料,后续进行高温加热反应时,即可根据每个反应筒内部的生物质原料规格控制其相应的加热反应时间,确保不同规格的生物质原料均能够产生质量统一的成品,通过排料机构实现排料过程,操作过程简单便捷,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炭制备,具体为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


技术介绍

1、生物炭的制备过程通过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来实现,将生物质材料放置到反应釜内部进行加热后,实现相变反应并生成相应的焦油、生物炭等材料。根据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1920381368.5所述的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通过多个电加热管同步加热工作使高温熔盐受热溶解直至沸腾,高温熔盐处于沸腾状态时温度保持不变,能保证反应容器内炭层的中心温度升高到不小于1050℃,能便于控制裂解温度,加热效率较高,且能节省能耗。

2、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技术中直接将生物质原料投放到反应釜的内部后进行加热即可,但是生物质原料的体积大小不同,受热反应所需时间也会有较大的差异,而传统的反应釜无法根据生物质原料的体积不同而控制相应的反应所需时间,导致最终产生的生物炭质量不均衡,另一方面,常规的反应釜难以直接将产生的焦油和生物炭进行分离,容易相互沾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外壳(1)、隔温夹层(7)、反应筒(8)和排料机构(6),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隔温夹层(7),所述隔温夹层(7)的内部穿插有多个隔温板(15),所述隔温夹层(7)的底部设置有储料仓(2),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反应筒(8),且每个反应筒(8)的侧边均安装有独立的排料机构(6),所述外壳(1)的侧边底部设置有排油口(4),所述排料机构(6)的顶部从外壳(1)的顶部向上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外壳(1)、隔温夹层(7)、反应筒(8)和排料机构(6),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隔温夹层(7),所述隔温夹层(7)的内部穿插有多个隔温板(15),所述隔温夹层(7)的底部设置有储料仓(2),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反应筒(8),且每个反应筒(8)的侧边均安装有独立的排料机构(6),所述外壳(1)的侧边底部设置有排油口(4),所述排料机构(6)的顶部从外壳(1)的顶部向上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排料槽(11),每个所述排料机构(6)的底部均嵌入到相应的排料槽(11)内侧,所述排料槽(11)的上方安装有反应筒(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8)的顶部与外壳(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反应筒(8)的底部与隔板(9)的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隔板(9)的表面一侧开设有焦油槽(10),所述排料槽(11)的内部设置有内凸板(12),所述排料槽(11)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油气相变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槽(11)的内部通过通孔(13)与焦油槽(10)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焦油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学吕桂生李治坤李治国李幼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和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