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稳压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815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6
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稳压供气装置,包括热解炉,所述热解炉一侧设有除焦罐,且热解炉顶部出气口与除焦罐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除焦罐另一侧设有预留层,且除焦罐底部出口端通过管道与预留层顶部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预留层的储存腔对热解炉内的燃气进行储存,通过驱动组件与上挡板和下挡板的传动连接,进而将燃气交替送入每个储存腔内部,并从不同的储存腔底部送出,并且燃气经过除焦罐和每个储存腔内部的吸附板对焦油进行吸附去除,降低焦油对输送燃气管道的影响,预留层两端对应的热解炉出气口和进气口相对独立互不影响,进而不会因为风机的原因影响热解炉内部的压力变化,保持压力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燃烧,具体为一种生物质稳压供气装置


技术介绍

1、生物质热解是指生物质受热后分子裂解生成生物炭、可冷凝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过程。传统的生物质热解供气装置,由反应釜、燃气风机、混气室、空气风机、燃烧器组成,反应釜内生成的可燃气体被燃气风机抽出,输送至混气室内,同时,空气风机将空气输送至混气室内,燃气与空气在混气室内混合后,被压入燃烧器内燃烧,从而为热解反应提供热量,反应釜内燃气的生成速率是非线性变化的,导致燃气风机速率很难控制。风机速率低时,反应釜内燃气不能及时抽出,形成较高正压,风机速率高时,容易将反应釜内抽成较高的负压,这些压力的不稳定状况均会影响生物质热解的反应效果。

2、专利cn109609153a提出一种新型生物质热解稳压供气装置,当可燃气体生成速率较低时,反应釜内压力接近常压,而稳压供气装置内存在低压区,使得可燃气体可以被稳定输送出去;当可燃气体生成速率较高时,反应釜内压力存在快速升高趋势,与稳压供气装置内低压区的压力差增大,且因整个燃气输送管径均比较粗大,所以燃气输出速率也会相应增加,从而稳定反应釜内的压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稳压供气装置,包括热解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炉(1)一侧设有除焦罐(2),且热解炉(1)顶部出气口与除焦罐(2)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除焦罐(2)另一侧设有预留层(3),且除焦罐(2)底部出口端通过管道与预留层(3)顶部连通,所述预留层(3)包括中筒(33),且中筒(33)的顶部和底部固定有气腔(34),所述中筒(33)底部的气腔(34)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热解炉(1)的混合气室连通,所述中筒(33)内部等距固定有多个隔板(38),且隔板(38)与中筒(33)内壁组成储存腔(311),所述中筒(33)底部的气腔(34)外端设有带动储存室交替打开和关闭的驱动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稳压供气装置,包括热解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炉(1)一侧设有除焦罐(2),且热解炉(1)顶部出气口与除焦罐(2)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除焦罐(2)另一侧设有预留层(3),且除焦罐(2)底部出口端通过管道与预留层(3)顶部连通,所述预留层(3)包括中筒(33),且中筒(33)的顶部和底部固定有气腔(34),所述中筒(33)底部的气腔(34)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热解炉(1)的混合气室连通,所述中筒(33)内部等距固定有多个隔板(38),且隔板(38)与中筒(33)内壁组成储存腔(311),所述中筒(33)底部的气腔(34)外端设有带动储存室交替打开和关闭的驱动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稳压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筒(33)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上挡板(35)和下挡板(36),且上挡板(35)和下挡板(36)的表面上均开设有进出口(37),所述上挡板(35)和下挡板(36)的进出口(37)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稳压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轴(45),所述中筒(33)圆心处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驱动轴(45),且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学吕桂生李幼金李治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和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