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扭曲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50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扭曲型电缆,包括电缆主体,防扭曲型电缆还包括滑槽,滑槽开设在电缆主体的外表面;第一防弯管、弹性件和第二防弯管,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防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防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防弯管和第二防弯管的内表面均套接在电缆主体的外表面,且内表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滑轮的数量为滑槽的四倍,且滑轮的外表面活动安装在滑槽的内表面;限弯管。本技术通过滑槽、弹性件、滑轮、限弯管的设置,在遇到外力影响时,由弹性件的回弹力,以及限弯管限制电缆主体弯曲角度,可防止电缆主体过度弯曲,通过滑轮卡合在滑槽内,可防止电缆主体径向扭曲,提高了对电缆主体接口处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扭曲型电缆


技术介绍

1、电缆是由多根导线构成的线芯、屏蔽层、绝缘层以及保护层组合而成的导线,电缆的屏蔽层、绝缘层以及保护层均对电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及防止外界环境对电缆内线芯起到影响,目前,在电缆使用过程中,也无可避免的会遇到对电缆进行检修的情况,而在检修过程中,需要将电缆的问题部位截断,并重新将导线缠绕连接,再利用热缩头或绝缘胶带缠绕,将接口两端连接保护,但是现有的热缩头或绝缘胶整体质感较软,对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效果较差,当暴露在空气中的电缆,在受到自然风力等外力的影响后,电缆的接口处可能会弯曲扭曲,从而对内部线芯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扭曲型电缆,以解决现有的热缩头或绝缘胶整体质感较软,对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效果较差,当暴露在空气中的电缆,在受到自然风力等外力的影响后,电缆的接口处可能会弯曲扭曲,从而对内部线芯造成损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扭曲型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防扭曲型电缆还包括

3、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电缆主体的外表面;

4、第一防弯管、弹性件和第二防弯管,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防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防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弯管和第二防弯管的内表面均套接在电缆主体的外表面,且内表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数量为滑槽的四倍,且滑轮的外表面活动安装在滑槽的内表面;

5、限弯管,所述限弯管活动套接在第二防弯管的外表面,所述限弯管靠近第二防弯管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限弯管位于第二防弯管表面的位置;

6、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第二防弯管远离第一防弯管的一侧,用于将第二防弯管与电缆主体固定。

7、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圆杆和第一弹簧,所述弹性圆杆和第一弹簧的数量相等,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性圆杆和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防弯管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防弯管的一侧,且等间距圆周设置在第一防弯管和第二防弯管的侧表面,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弹性圆杆的外表面。

8、其中,所述弹性圆杆和第一弹簧均为弹性金属材质。

9、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托架、螺纹杆和调节旋钮,所述螺纹杆的右侧转动连接在托架的中部,左侧外表面螺纹连接在限弯管的一侧,所述调节旋钮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螺纹杆远离限弯管的一端。

10、其中,还包括防脱块、套扣,所述防脱块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另一端,所述套扣固定安装在第二防弯管的外表面,且外表面活动套接在限弯管一侧的内表面,所述套扣和托架等间距圆周装置在第二防弯管的外表面。

11、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管、挤压管、定位块和第二弹簧,所述螺纹管的内表面固定套接在第二防弯管一侧的外表面,所述挤压管的内表面与螺纹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外表面活动套接在第二防弯管的内表面,顶部设置为斜面结构,且两侧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防弯管的外表面。

12、其中,所述螺纹管两侧的外径大于中部的外径,防止挤压管与螺纹管脱离,所述定位块的数量为四个,且等间距圆周设置在第二防弯管的外表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通过滑槽、弹性件、滑轮、限弯管的设置,在电缆主体经过检修后,通过滑轮沿着滑槽滚动将第一防弯管和第二防弯管分别滑动至断口两侧,接着通过固定组件将第二防弯管固定在电缆主体上,转动调节旋钮,使螺纹杆螺纹传动限弯管至合适位置即可,利用上述结构,在遇到外力影响时,由弹性件的回弹力,以及限弯管限制电缆主体弯曲角度,可防止电缆主体过度弯曲,通过滑轮卡合在滑槽内,可防止电缆主体径向扭曲,提高了对电缆主体接口处的保护效果;

15、在需要将第二防弯管固定在电缆主体上时,可通过转动挤压管,使挤压管挤压定位块,并由定位块压紧在电缆主体的表面,此时第二弹簧压缩,将第二防弯管固定,在需要移动第二防弯管的位置时,可通过反向旋转挤压管,使挤压管脱离定位块,此过程中,第二弹簧回弹,将定位块向外弹出,解除对第二防弯管的固定,再移动第二防弯管至合适位置即可,利用上述结构,可便捷对第二防弯管固定或解除固定,从而便于将第二防弯管移动至接口处,提高了装置整体操作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扭曲型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曲型电缆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包括弹性圆杆(41)和第一弹簧(42),所述弹性圆杆(41)和第一弹簧(42)的数量相等,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性圆杆(41)和第一弹簧(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防弯管(3)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防弯管(5)的一侧,且等间距圆周设置在第一防弯管(3)和第二防弯管(5)的侧表面,所述第一弹簧(42)套接在弹性圆杆(4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圆杆(41)和第一弹簧(42)均为弹性金属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托架(81)、螺纹杆(82)和调节旋钮(83),所述螺纹杆(82)的右侧转动连接在托架(81)的中部,左侧外表面螺纹连接在限弯管(7)的一侧,所述调节旋钮(83)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螺纹杆(82)远离限弯管(7)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脱块(84)、套扣(9),所述防脱块(84)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螺纹杆(82)的另一端,所述套扣(9)固定安装在第二防弯管(5)的外表面,且外表面活动套接在限弯管(7)一侧的内表面,所述套扣(9)和托架(81)等间距圆周装置在第二防弯管(5)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0)包括螺纹管(101)、挤压管(102)、定位块(103)和第二弹簧(104),所述螺纹管(101)的内表面固定套接在第二防弯管(5)一侧的外表面,所述挤压管(102)的内表面与螺纹管(10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定位块(10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在第二防弯管(5)的内表面,顶部设置为斜面结构,且两侧与第二弹簧(1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04)远离定位块(1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防弯管(5)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101)两侧的外径大于中部的外径,防止挤压管(102)与螺纹管(101)脱离,所述定位块(103)的数量为四个,且等间距圆周设置在第二防弯管(5)的外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扭曲型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曲型电缆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包括弹性圆杆(41)和第一弹簧(42),所述弹性圆杆(41)和第一弹簧(42)的数量相等,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性圆杆(41)和第一弹簧(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防弯管(3)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防弯管(5)的一侧,且等间距圆周设置在第一防弯管(3)和第二防弯管(5)的侧表面,所述第一弹簧(42)套接在弹性圆杆(4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圆杆(41)和第一弹簧(42)均为弹性金属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托架(81)、螺纹杆(82)和调节旋钮(83),所述螺纹杆(82)的右侧转动连接在托架(81)的中部,左侧外表面螺纹连接在限弯管(7)的一侧,所述调节旋钮(83)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螺纹杆(82)远离限弯管(7)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扭曲型电缆,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静蕾吴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江华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