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钢肋限位、自稳、堆放装置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混凝土上翼缘、钢肋和支撑块;支撑块包括壳体结构和内部的混凝土芯,壳体结构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两个支撑块的壳体结构分别固定在钢肋的腹板的设计位置的两侧;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分别浇筑在混凝土上翼缘和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内,上支撑结构的顶端面和下支撑结构的底端面分别与混凝土上翼缘的顶表面和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底表面平齐。本技术通过支撑块优化堆放的受力,堆放安全可靠,防止压坏混凝土,并且能够有效限制钢肋位移,提高钢肋稳定性,防止钢肋与混凝土上翼缘倾斜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带钢肋限位、自稳、堆放装置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正在逐步成为当今中国建筑业的主要趋势,为了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中出现了各类装配式楼板及叠合板。传统的装配式楼板及叠合板主要存在自重大、造价高、结构整体性差、工厂化生产效率低等缺点。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钢肋、混凝土上翼缘及底板,钢肋顶部和底部分别浇筑在混凝土上翼缘及底板内。
2、现有技术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堆放时,很容易将混凝土上翼缘和钢肋压坏,为解决该问题,一般在下层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底板两端靠近钢肋处放置垫块(平整木方等垫块),将上层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放置到垫块上。虽然此堆放方式可以避免混凝土上翼缘和钢肋的受压破坏,但由于底板较薄,堆放的压力通过垫块会造成底板开裂。为保证堆放质量,还要确保木方表面平整,尺寸一致,且底板上表面木方搁置位置,要平整光滑,这就增加了不必要的生产质量控制环节,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推广应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肋限位、自稳、堆放装置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部结构,每组上部结构均包括混凝土上翼缘、钢肋和至少四个支撑块,所述混凝土上翼缘位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方设定高度,所述钢肋位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上翼缘之间,所述钢肋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上翼缘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肋限位、自稳、堆放装置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的材质为钢材、硬质塑料或玻璃钢,所述壳体结构的形状为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肋限位、自稳、堆放装置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部结构,每组上部结构均包括混凝土上翼缘、钢肋和至少四个支撑块,所述混凝土上翼缘位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方设定高度,所述钢肋位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上翼缘之间,所述钢肋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浇筑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所述混凝土上翼缘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肋限位、自稳、堆放装置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的材质为钢材、硬质塑料或玻璃钢,所述壳体结构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为支撑板或支撑腿,所述支撑板或支撑腿与所述壳体结构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肋限位、自稳、堆放装置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上开设有用于灌注形成所述混凝土芯的灌注孔,所述混凝土芯的混凝土标号不低于所述混凝土上翼缘和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标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肋限位、自稳、堆放装置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包括预应力钢筋和底板横向分布钢筋,所述混凝土上翼缘包括纵向钢筋和上翼缘横向分布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钢肋限位、自稳、堆放装置的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的顶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和涛,王道永,孙文卓,牟银林,周嘉,王玉康,莫雯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