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531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牡丹肽粉;木糖醇;山药粉;维生素;矿物质;DHA;叶黄素酯;牛磺酸。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中,通过严谨的科学配比,对促进视神经细胞的发育和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改善大脑的记忆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明亮双眼,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方面有着较好作用,是一种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的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牡丹籽油微囊粉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广泛,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可以用于制备保健品、药物载体、化妆品等领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在市场上,牡丹籽油微囊粉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方便、稳定、高效的牡丹籽油补充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潜力。

2、但现有的牡丹籽油微囊粉存在一些不足,可以总结如下:

3、1、现有技术中,市面上的牡丹籽油微囊粉常使用葡糖糖浆作为载体,而葡糖糖浆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可能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发生。

4、2、现有技术中,牡丹籽油微囊粉的含油量一般较低,一般在10%到最高50%,有限的含油量限制了亚麻酸的提供量,限制了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5、3、现有技术中,对牡丹籽油的处理较多,可能导致部分原料的损失和功效的降低。

6、4、现有技术中,牡丹籽油微囊粉的分散性和油脂的稳定性有待改进,可能影响产品的应用范围和贮存稳定性。

7、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采用低聚异麦芽糖作为载体,可以避免血糖升高的问题;同时,采用了独特的生产工艺,将牡丹籽油微囊粉的含油量提高至60-70%,提供更多的亚麻酸,从而获得更多的益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还减少了对牡丹籽油的处理,保留了原汁原味和功效;还改善了牡丹籽油微囊粉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增加了产品的应用范围和贮存稳定性。

<br/>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包括以下原料:

3、牡丹籽油微胶囊粉,60-65重量份;

4、牡丹肽粉,5-7重量份;

5、木糖醇,10-15重量份;

6、山药粉,15-20重量份;

7、维生素,1-3重量份;

8、矿物质,0.1-1重量份;

9、dha,0.1-0.5重量份;

10、叶黄素酯,0.1-0.5重量份;

11、牛磺酸,0.1-0.5重量份。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1、b2、c和d。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矿物质包括铁、锌、钙和镁。

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s1、准备水,搅拌加入酪蛋白酸钠,制得3.5%浓度的酪蛋白酸钠溶液;准备水,搅拌加入低聚异麦芽糖,制得低聚异麦芽糖溶液;

16、s2、将酪蛋白酸钠溶液和低聚异麦芽糖溶液按比例为1:9,搅拌制得美拉德反应产物溶液;

17、s3、准备水搅拌加入2%的磷酸二氢钾和0.5%的三聚磷酸钠,制得乳化剂、稳定剂水溶液;将2%的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1%的硬脂酰乳酸钠加热融化,然后搅拌加入牡丹籽油形成混合物;

18、s4、将美拉德反应产物溶液中加入乳化剂、稳定剂水溶液和混合物,乳化剪切,均匀分散后干燥制得牡丹籽油微胶囊粉;

19、s5、向牡丹籽油微胶囊粉中添加牡丹肽粉、木糖醇、山药粉、维生素、矿物质、dha、叶黄素酯和牛磺酸,混合搅拌均匀,即完成青少年牡丹籽油肽微囊粉的制备。

20、优选的,所述s1中,制备酪蛋白酸钠溶液的水温为80℃,制备低聚异麦芽糖溶液的水温为80℃。

21、优选的,所述s2中,混合温度为80℃,搅拌时间为120min。

22、优选的,所述s3中,水温为80℃。

23、优选的,所述s4中,乳化剪切时间为25-30min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5、1、该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中,没有使用化学溶剂,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有益于食用者的身体健康,牡丹籽油微囊粉可补充丰富的亚麻酸;牡丹肽粉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山药粉作为传统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原料能够很好的健脾养胃,滋阴益肾;木糖醇能够稳定血糖,提高肝功能、保护牙齿;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暗视力和皮肤和黏膜健康;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有助于骨骼和牙齿和骨骼形成;维生素b1是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维生素b2是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有助于维持皮肤和黏膜健康;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皮肤、黏膜、维持骨骼、牙龈的健康,还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并且有抗氧化作用;镁是能量代谢、组织形成和骨骼发育的重要成分;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许多生理功能也需要钙的参与,钙能维持骨密度;铁是血红细胞形成的重要成分,是血红细胞形成的必需元素,对血红蛋白的产生是必需的;氧化锌为营养强化剂,微量元素锌的来源,锌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有助于改善食欲和皮肤健康;牛磺酸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dha辅助脑细胞发育;叶黄素酯补充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黄斑色素密度,保护黄斑,促进黄斑发育;保护视力,缓解视疲劳症状。

26、2、该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中,采用低聚异麦芽糖作为载体,低聚异麦芽糖难以被胃酶消化,甜度低、热量低,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因此,若长期食用,既不会增加血糖,也不改变血中胰岛素水平,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低聚异麦芽糖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抑制肠道有害菌及腐败物质形成,增加维生素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龋齿功能,低聚异麦芽糖不被龋齿链球菌利用,不被口腔酶液分解,因而能防止龋齿;低聚异麦芽糖属于非消化低聚糖类,具有水溶性膳食纤维功能。

27、3、该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中,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将牡丹籽油微囊粉含油量提高至60-70%,含油量更高,能够在添加量较小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亚麻酸,亚麻酸在人体中代谢能够被转化为dha和epa。dha和epa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滋养脑细胞,促进脑细胞的分裂增长;增进脑神经和视神经的发育,从而改善大脑的记忆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明亮双眼。

28、4、该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及其制备方法中,改善了油脂的分散性,它对水的溶解性、乳化分散能力都明显增强,应用在食品中可以改善其组织状态、风味特性,可应用于一贯不能使用油脂或难以使用油脂的食品中,不仅克服了传统油脂的多种弊病,更具有入水即溶,稳定性高,便于生产、保存等优点,极大地拓宽了油脂的使用范围;并且食用简单,保存方便,对牡丹籽油的处理少,吸收效率高,尽量保证了牡丹籽油的原汁原味,保留了牡丹籽油的功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1、B2、C和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包括铁、锌、钙和镁。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制备酪蛋白酸钠溶液的水温为80℃,制备低聚异麦芽糖溶液的水温为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混合温度为80℃,搅拌时间为1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水温为8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乳化剪切时间为25-3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1、b2、c和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包括铁、锌、钙和镁。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免高血压发生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封刘丽芳李思薛冰张大虎于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龙池牡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