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308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属于电池模组端板领域,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包括板体以及开设在板体内部的空腔,空腔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蜂窝孔,板体远离蜂窝孔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蜂窝孔的内部均插设有塞块,塞块的一端均延伸出板体内部,塞块的一端均延伸进空腔内部且均安装有限位板,空腔内部设置有与调节机构连接的气囊,气囊的上表面贯穿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向上延伸出空腔内部且装配有气阀,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板体一侧的螺杆,螺杆的一端垂直延伸进沿空腔内部且安装有压板,它可以实现,能够在动力电池模组的外部形成蜂窝状铠装,蜂窝状铠装受压发生形变来留出膨胀空间,可在形变后回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端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一般由多组电池组成,并在外部用框体夹紧,框体的两侧通过端板进行封闭,并固定;

2、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2184823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池模组端板,包括绝缘的模组端板,模组端板内部设有若干倾斜的定位结构,相邻两定位结构与模组端板的内壁之间形成若干空腔,其虽然利用端板内部筋位之间与模组端板的内侧壁形成空腔,能在模组端板两侧电池膨胀时,利用塑料材质自身的弹性变形,为电池提供膨胀空间;

3、但上述专利支撑动力电池模组时,通过空腔和筋面形成弹性结构来留出膨胀空间,而动力电池模组膨胀后筋面内部应力作用大,由于筋面跨度较宽,容易产生机械损伤,导致端板膨胀空间难以回弹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它可以实现,能够在动力电池模组的外部形成蜂窝状铠装,蜂窝状铠装受压发生形变来留出膨胀空间,可在形变后回弹。

3、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包括板体以及开设在板体内部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蜂窝孔,所述板体远离蜂窝孔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蜂窝孔的内部均插设有塞块,所述塞块的一端均延伸出板体内部,所述塞块的一端均延伸进空腔内部且均安装有限位板,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与调节机构连接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上表面贯穿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向上延伸出空腔内部且装配有气阀,能够在动力电池模组的外部形成蜂窝状铠装,蜂窝状铠装受压发生形变来留出膨胀空间,可在形变后回弹。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板体一侧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垂直延伸进沿空腔内部且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一侧的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螺杆的一端,所述压板的一侧连接于气囊远离蜂窝孔的一侧,正转或反转螺杆,来调节气囊支撑限位板的强度。

7、进一步的,所述螺杆远离板体的一端焊接有手轮,所述螺杆外侧位于板体外部的位置螺纹安装有蝶形螺母,蝶形螺母沿螺杆贴紧板体,可在摩擦作用下锁定螺杆。

8、进一步的,所述压板远离气囊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上端向上延伸出空腔内部,散热片部分接触空气,来吸收空腔内的热量,以便端板内部散热。

9、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能够增大压板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

10、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开口处装配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被进气管贯穿的通孔,用盖板封闭空腔,可以稳定地支撑气囊,避免气囊从空腔中露出。

11、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3、(1)本方案支撑动力电池模组时,将板体固定在动力电池模组框架上,用塞块抵紧动力电池模组,气囊能够挤压限位板,沿蜂窝孔顶住对应塞块,能够在动力电池模组的外部形成蜂窝状铠装,动力电池模组因温度升高膨胀后,向外挤压对应塞块,同时塞块沿对应蜂窝孔挤压气囊,气囊的弹性势能增大,蜂窝状铠装受压发生形变来留出膨胀空间,动力电池模组膨胀后,在气囊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可推动塞块沿蜂窝孔紧贴动力电池模组,可在形变后回弹。

14、(2)本方案同时,正转螺杆,沿螺纹深入空腔且推动压板压紧气囊,可增大气囊的挤压作用,反之,反转螺杆,沿螺纹伸出空腔且拉动压板远离气囊,可减小气囊的挤压作用,来调节气囊支撑限位板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包括板体以及开设在板体内部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蜂窝孔(1),所述板体远离蜂窝孔(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蜂窝孔(1)的内部均插设有塞块(2),所述塞块(2)的一端均延伸出板体内部,所述塞块(2)的一端均延伸进空腔内部且均安装有限位板(3),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与调节机构连接的气囊(4),所述气囊(4)的上表面贯穿安装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一端向上延伸出空腔内部且装配有气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板体一侧的螺杆(8),所述螺杆(8)的一端垂直延伸进沿空腔内部且安装有压板(7),所述压板(7)的一侧连接于气囊(4)远离蜂窝孔(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8)远离板体的一端焊接有手轮(9),所述螺杆(8)外侧位于板体外部的位置螺纹安装有蝶形螺母(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远离气囊(4)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的上端向上延伸出空腔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开口处装配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的上表面开设有被进气管(5)贯穿的通孔(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包括板体以及开设在板体内部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蜂窝孔(1),所述板体远离蜂窝孔(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蜂窝孔(1)的内部均插设有塞块(2),所述塞块(2)的一端均延伸出板体内部,所述塞块(2)的一端均延伸进空腔内部且均安装有限位板(3),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与调节机构连接的气囊(4),所述气囊(4)的上表面贯穿安装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一端向上延伸出空腔内部且装配有气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板体一侧的螺杆(8),所述螺杆(8)的一端垂直延伸进沿空腔内部且安装有压板(7),所述压板(7)的一侧连接于气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举黄李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东恒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