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环境模拟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23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4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环境模拟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装置,包括环境模拟舱、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升降装置以及主控系统;所述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包括变距螺旋桨试验件和用于驱动该变距螺旋桨试验件旋转的电机;所述环境模拟舱用于提供试验时所需的空气密度及温湿度环境,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环境模拟舱内,所述测试平台设置于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用于调节测试平台在环境模拟舱中的高度;所述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安装于测试平台上,测试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的运行数据的传感器组件。本技术能在不同试验环境下测试变距螺旋桨的性能参数,探究桨叶角与转速的匹配性及桨叶角与飞行高度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螺旋桨性能监测,特别涉及一种多环境模拟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螺旋桨是无人机的关键核心部件,无人机飞行时依靠螺旋桨旋转把空气向后推去,从而使桨叶上产生向前的推进力。无人机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飞行时,由于空气密度的减小和温度的降低,为保证无人机安全飞行时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衰减了无人机续航能力。变距螺旋桨能根据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改变桨距,从而改变螺旋桨输出扭矩和推力,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现阶段受电池能量密度的限制,采用变距螺旋桨代替定距螺旋桨是一种提高无人机续航能力的简单有效方式。因此,有必要在不同空气密度及温湿度下测量变距螺旋桨性能,匹配螺旋桨转速及桨距,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目前,针对变距螺旋桨进行性能测试的装置较少,多不能进行地面效应飞行试验,且无法模拟不同的多因素环境,因此,不能准确和客观地测试变距螺旋桨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环境模拟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装置,能在不同试验环境下测试变距螺旋桨的性能参数,探究桨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环境模拟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模拟舱、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升降装置以及主控系统;所述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包括变距螺旋桨试验件和用于驱动该变距螺旋桨试验件旋转的电机;所述环境模拟舱用于提供试验时所需的空气密度及温湿度环境,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环境模拟舱内,所述测试平台设置于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用于调节测试平台在环境模拟舱中的高度;所述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安装于测试平台上,测试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的运行数据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环境模拟舱、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升降装置、传感器组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环境模拟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模拟舱、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升降装置以及主控系统;所述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包括变距螺旋桨试验件和用于驱动该变距螺旋桨试验件旋转的电机;所述环境模拟舱用于提供试验时所需的空气密度及温湿度环境,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环境模拟舱内,所述测试平台设置于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用于调节测试平台在环境模拟舱中的高度;所述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安装于测试平台上,测试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的运行数据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环境模拟舱、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升降装置、传感器组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环境模拟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境模拟舱包括环境调节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环境调节装置包括箱体、pid控制器、电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以及电动气泵,电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以及电动气泵均与pid控制器连接;环境监测装置包括与所述pid控制器相连接的气体密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远程无线数据传输模块,pid控制器通过该远程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主控系统无线通信连接,电加热器、加湿器、冷风机、气体密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箱体内部,箱体采用透明外壳制作,箱体内部为密封空间,电动气泵设置在箱体一侧并用于抽出箱体内部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环境模拟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包括电机底座、电机支架、拉压力-扭矩复合传感器以及平台,拉压力-扭矩复合传感器的下端固定在平台上,拉压力-扭矩复合传感器的工作端与电机支架连接,电机底座与电机支架通过多个双头内螺纹圆柱销相连接,电机底座与电机支架在上下方向上为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变距螺旋桨动力系统中的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上;测试平台上安装有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光纤放大器、直流电压电流监测装置和所述拉压力-扭矩复合传感器,光纤放大器置于变距螺旋桨试验件的桨叶下方,直流电压电流监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机工作时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玲许泽华何强夏源隆宁梦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