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荔枝菌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培养设备技术_技高网

一种荔枝菌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培养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9515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荔枝菌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培养设备,包括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和第三培养基;第一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22‑30份、玉米秸15‑25份、菜籽饼6‑9份、豆粕5‑8份、白蚁菌圃1‑3份、石膏0.5‑0.8份、硫酸镁0.3‑0.4份和磷酸二氢钾0.1‑0.15份;第二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35‑45份、葡萄糖15‑20份、无水乙醇2‑4份和酵母膏1‑2份;第三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碳酸钙60‑80份和环氧树脂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生长环境,利于提高荔枝菌的培养成功率,出菇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荔枝菌培养,特别是涉及一种荔枝菌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培养设备


技术介绍

1、荔枝菌是一种与白蚁共生的食用菌,仅生长于白蚁巢之上,必须与白蚁共生,是白蚁巢中的优势菌种。白蚁巢中的白蚁一旦死亡,荔枝菌在废巢中也将无法生存,与其他食用真菌相比,蚁巢具有高湿度、高二氧化碳浓度的特点。

2、而目前公开的荔枝菌培养基只能做到为菌丝生产提供与白蚁巢类似的营养物质,却无法提供一个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生长环境,导致荔枝菌培养成功率低,出菇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荔枝菌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培养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荔枝菌培养基,包括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和第三培养基;第一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22-30份、玉米秸15-25份、菜籽饼6-9份、豆粕5-8份、白蚁菌圃1-3份、石膏0.5-0.8份、硫酸镁0.3-0.4份和磷酸二氢钾0.1-0.15份;

4、第二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35-45份、葡萄糖15-20份、无水乙醇2-4份和酵母膏1-2份;

5、第三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碳酸钙60-80份和环氧树脂2-4份。

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的荔枝菌培养基的培养设备,包括具有内槽和外环槽的培养槽,以及设于培养槽的开口位置并将培养槽分隔为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的浓度调节装置;内槽设有位于第一密闭空间的第一培养基,外环槽设有位于第二密闭空间的第二培养基,第二密闭空间内设有刮料片;

7、浓度调节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密闭空间的传感器和升降设于第二密闭空间的第三培养基,第三培养基与刮料片抵接。

8、可选地,培养槽的外侧壁设有由外界向第二密闭空间单向导通的第一阀片,浓度调节装置设有由第二密闭空间向第一密闭空间单向导通的第二阀片和由第一密封空间向外界单向导通的第三阀片。

9、可选地,第一阀片设于刮料片的下方。

10、可选地,浓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盖合在培养槽上的上盖、弹性升降连接在上盖内侧的升降环架和设于上盖顶部的环状电磁铁;升降环架位于外环槽内,传感器设于上盖内侧的中心,多个第三培养基沿周向均布在升降环架的底部,多个第二阀片均布于升降环架上,第三阀片设于上盖顶部的中部;

11、多个刮料片沿周向均布在一个刮料环上,刮料环固定在外环槽的槽壁上并位于升降环架的下方。

12、可选地,第一培养基中部具有弧形凹槽。

13、可选地,上盖内侧凸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导向柱,升降环架顶部凸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导向筒,导向筒活动套入导向柱的外壁,导向筒外壁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盖和升降环架抵接。

14、可选地,刮料环对应每个第三培养基分别设置一组刮料片,每组刮料片包括两个相对分布在第三培养基两侧的刮料片。

15、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培养设备的进行荔枝菌培养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步骤s1:将菜籽饼15-25份和豆粕5-8份制成第一混合粉;将石膏0.5-0.8份、硫酸镁0.3-0.4份、磷酸二氢钾0.1-0.15和第一混合粉制成第二混合粉;

17、步骤s2:取15-25份玉米秸秆与第二混合粉置于培养槽的内槽中制成第一培养基;

18、步骤s3:将葡萄糖15-20份、无水乙醇2-4份、35-45份水和酵母膏1-2份制成第二培养基;

19、步骤s4:将碳酸钙60-80份和环氧树脂2-4份制成第三培养基;

20、步骤s5:将白蚁菌圃1-3份置于第一培养基表面进行荔枝菌种接种。

21、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22、步骤s6:将第二培养基置于培养槽的外环槽进行醋酸杆菌的接种;

23、将第三培养基置于浓度调节装置,将浓度调节装置扣合于培养槽;

24、步骤s7:恒温避光培养,控制第一密闭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0.15-0.25%范围内,开始产生菌丝后,控制第一密闭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0.2-0.3%范围内,避光培养25-30天;

25、步骤s8:直至荔枝菌子实体生长至5-8cm,即可对符合尺寸的荔枝菌子实体进行采摘;未达尺寸的荔枝菌子实体继续培养。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培养过程中,通过调整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提供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生长环境,利于提高荔枝菌的培养成功率,出菇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荔枝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和第三培养基;第一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22-30份、玉米秸15-25份、菜籽饼6-9份、豆粕5-8份、白蚁菌圃1-3份、石膏0.5-0.8份、硫酸镁0.3-0.4份和磷酸二氢钾0.1-0.15份;

2.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荔枝菌培养基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槽和外环槽的培养槽,以及设于培养槽的开口位置并将培养槽分隔为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的浓度调节装置;内槽设有位于第一密闭空间的第一培养基,外环槽设有位于第二密闭空间的第二培养基,第二密闭空间内设有刮料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培养槽的外侧壁设有由外界向第二密闭空间单向导通的第一阀片,浓度调节装置设有由第二密闭空间向第一密闭空间单向导通的第二阀片和由第一密封空间向外界单向导通的第三阀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阀片设于刮料片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浓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盖合在培养槽上的上盖、弹性升降连接在上盖内侧的升降环架和设于上盖顶部的环状电磁铁;升降环架位于外环槽内,传感器设于上盖内侧的中心,多个第三培养基沿周向均布在升降环架的底部,多个第二阀片均布于升降环架上,第三阀片设于上盖顶部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培养基中部具有弧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上盖内侧凸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导向柱,升降环架顶部凸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导向筒,导向筒活动套入导向柱的外壁,导向筒外壁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盖和升降环架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刮料环对应每个第三培养基分别设置一组刮料片,每组刮料片包括两个相对分布在第三培养基两侧的刮料片。

9.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培养设备进行荔枝菌培养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荔枝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培养基、第二培养基和第三培养基;第一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22-30份、玉米秸15-25份、菜籽饼6-9份、豆粕5-8份、白蚁菌圃1-3份、石膏0.5-0.8份、硫酸镁0.3-0.4份和磷酸二氢钾0.1-0.15份;

2.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荔枝菌培养基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槽和外环槽的培养槽,以及设于培养槽的开口位置并将培养槽分隔为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的浓度调节装置;内槽设有位于第一密闭空间的第一培养基,外环槽设有位于第二密闭空间的第二培养基,第二密闭空间内设有刮料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培养槽的外侧壁设有由外界向第二密闭空间单向导通的第一阀片,浓度调节装置设有由第二密闭空间向第一密闭空间单向导通的第二阀片和由第一密封空间向外界单向导通的第三阀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阀片设于刮料片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洁张元改黎振强周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香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