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966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2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涉及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组件,箱体组件的左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控温组件,所处于箱体组件左右位置处设置有控温组件,则能够实现让箱体组件内形成单向流通空气的作用,控温组件的左百叶窗位置处设置有换热架,具有将流入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的作用,既具有高效恒温,又具有低能耗的效果,箱体组件内安装有承载组件,承载组件上滑动安装有加湿组架,加湿组架自身具有通过滑动进行调节,实现对加湿范围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箱体只具备单一的温度或湿度的控制,而流通的箱体则无法保证内部的湿度与温度,导致物生物生长受到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存储设备,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一些科学试验的条件也在随之提升,对于物生物的培养存储设备,需要具有一些特殊的条件,例如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等,达到对于微生物真菌等的良好生长环境,有助于让科学研究检测时的准确性。

2、现有的微生物在培养时,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同时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空气流通,一般的箱体只具备单一的温度或湿度的控制,无法让外部空气与箱体流通,而流通的箱体则无法保证内部的湿度与温度,导致物生物生长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箱体只具备单一的温度或湿度的控制,无法让外部空气与箱体流通,而流通的箱体则无法保证内部的湿度与温度,导致物生物生长受到影响的问题。

2、本技术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组件,箱体组件的左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控温组件,箱体组件的内腔位置安装有承载组件,承载组件的两端与控温组件相互接触,承载组件上承载有承载板,承载组件所承载承载板的上端位置处滑动安装有加湿组架。

4、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组件的承载箱底部设置为镂空装的结构,承载箱底部的镂空结构处铰接安装有导向底板,导向底板设置为横向阵列的排布结构,导向底板设置为由中间朝向外端摆动,承载箱底部导向底板的上端处滑动安装有阻隔滤板。

5、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组件的顶框架设置为固定在箱体组件的顶部位置处,顶框架的板面上设置有十二组排气扇,顶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凹槽状结构,顶框架的顶部处卡接安装有顶滤板。

6、进一步的,所述控温组件的侧框架设置为镂空状的结构,侧框架设置在箱体组件的左右侧位置,左侧侧框架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换热架,换热架的外端位置处安装有左百叶窗,右侧侧框架的右侧安装有右百叶窗,左百叶窗与右百叶窗均设置为朝向右侧方向摆动。

7、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组件的承载框设置为框架状结构,承载框安装在箱体组件的内部,承载框左侧靠近箱体组件处加装有左滤板,承载框右侧开进箱体组件处加装有右保温板,右保温板整体厚于左滤板。

8、进一步的,所述加湿组架的滑动杆设置为长杆状结构,滑动杆滑动安装在承载框上,滑动杆处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口,滑动杆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孔,承载框的每层间隔的顶部均滑动安装有三组滑动杆,滑动杆的壁体上设置有导轨槽,滑动杆之间导轨槽处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呈剪叉机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中,箱体组件与顶部位置的排气组件共同形成流通的结构,实现对箱体组件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的作用,而所处于箱体组件左右位置处设置有控温组件,则能够实现让箱体组件内形成单向流通空气的作用,控温组件的左百叶窗位置处设置有换热架,具有将流入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的作用,既具有高效恒温,又具有低能耗的效果,箱体组件内安装有承载组件,承载组件上滑动安装有加湿组架,加湿组架自身具有通过滑动进行调节,实现对加湿范围的效果。

11、承载箱底部安装较大结构的导向底板,能够将外部空气进行倒入与排出,处于承载箱顶部位置的顶框架上安装有多组排气扇,使得排气扇能够实现对箱体组件内稳定进行控制,同时具有对气体的流通方向进行控制。

12、控温组件的部件分别安装在承载箱的左右侧位置处,一些需要空气流通条件下,所设置在承载箱左侧的左百叶窗设置为朝向右侧摆动,而右百叶窗则设置为同样设置为朝向右侧摆动,实现了左百叶窗与右百叶窗的通向流通,让空气能够进行单向的流通作用,处于左侧优先进入空气的位置处加装有换热架,使得所进入的空气能够由换热架进行加热或冷却,从而实现对箱体组件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能够始终保持恒定的温度。

13、承载组件设置为至少四层,承载组件整体为镂空状的结构,而承载组件上同时滑动安装有承载板,能够稳定承载多组的培养器,增加了装置整体的微生物培养。

14、承载组件的每层顶部位置处均滑动安装有加湿组架,每层加湿组架均设置为前后位置的三组,而每组加湿组架之间均安装有支撑杆,让三组滑动杆能够相互实现均匀的拉动,实现对每层培养使用的承载板处进行保湿,起到适应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1);所述箱体组件(1)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组件(2),箱体组件(1)的左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控温组件(3),箱体组件(1)的内腔位置安装有承载组件(4),承载组件(4)的两端与控温组件(3)相互接触,承载组件(4)上承载有承载板(6),承载组件(4)所承载承载板(6)的上端位置处滑动安装有加湿组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1)的承载箱(101)底部设置为镂空装的结构,承载箱(101)底部的镂空结构处铰接安装有导向底板(102),导向底板(102)设置为横向阵列的排布结构,导向底板(102)设置为由中间朝向外端摆动,承载箱(101)底部导向底板(102)的上端处滑动安装有阻隔滤板(1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2)的顶框架(201)设置为固定在箱体组件(1)的顶部位置处,顶框架(201)的板面上设置有十二组排气扇(202),顶框架(20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状结构,顶框架(201)的顶部处卡接安装有顶滤板(2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3)的侧框架(301)设置为镂空状的结构,侧框架(301)设置在箱体组件(1)的左右侧位置,左侧侧框架(301)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换热架(30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架(302)的外端位置处安装有左百叶窗(303),右侧侧框架(301)的右侧安装有右百叶窗(304),左百叶窗(303)与右百叶窗(304)均设置为朝向右侧方向摆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4)的承载框(401)设置为框架状结构,承载框(401)安装在箱体组件(1)的内部,承载框(401)左侧靠近箱体组件(1)处加装有左滤板(402),承载框(401)右侧开进箱体组件(1)处加装有右保温板(403),右保温板(403)整体厚于左滤板(40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架(5)的滑动杆(501)设置为长杆状结构,滑动杆(501)滑动安装在承载框(401)上,滑动杆(501)处于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口(504),滑动杆(501)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401)的每层间隔的顶部均滑动安装有三组滑动杆(501),滑动杆(501)的壁体上设置有导轨槽(503),滑动杆(501)之间导轨槽(503)处连接有支撑杆(502),支撑杆(502)呈剪叉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1);所述箱体组件(1)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排气组件(2),箱体组件(1)的左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控温组件(3),箱体组件(1)的内腔位置安装有承载组件(4),承载组件(4)的两端与控温组件(3)相互接触,承载组件(4)上承载有承载板(6),承载组件(4)所承载承载板(6)的上端位置处滑动安装有加湿组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1)的承载箱(101)底部设置为镂空装的结构,承载箱(101)底部的镂空结构处铰接安装有导向底板(102),导向底板(102)设置为横向阵列的排布结构,导向底板(102)设置为由中间朝向外端摆动,承载箱(101)底部导向底板(102)的上端处滑动安装有阻隔滤板(1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2)的顶框架(201)设置为固定在箱体组件(1)的顶部位置处,顶框架(201)的板面上设置有十二组排气扇(202),顶框架(20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状结构,顶框架(201)的顶部处卡接安装有顶滤板(2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低能耗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3)的侧框架(301)设置为镂空状的结构,侧框架(301)设置在箱体组件(1)的左右侧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丹王志祥蔡超朱明蕾周勤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同仁堂康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