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动态可调太赫兹空间功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96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动态可调太赫兹空间功分器,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金属反射层、第一介质基底、箭头形金属微结构阵列、第二介质基底、双层石墨烯光栅偏置结构;通过调节箭头形金属微结构阵列中箭头形金属微结构的长度和朝向以使超表面功分器具有相等相位间隔的相位梯度,使太赫兹波信号分束为镜面反射方向上的同极化波和异常反射方向上的交叉极化波,通过对双层石墨烯光栅偏置结构施加不同的偏置电压,调节石墨烯层的费米能级,进而调控交叉极化波和同极化波的功率比例,以实现太赫兹波信号在镜面反射方向与异常反射方向的强度分配。通过本申请的功分器,实现了单波束入射信号向多空间信道的分束与不同辐射方向上的强度动态分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功分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动态可调太赫兹空间功分器。


技术介绍

1、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分配成两路或者两路以上输出的器件,可以实现多路信号幅值的分配控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空间信号功率的灵活分配有助于实现多辐射方向信号覆盖强弱的策略调节,提升多方向通信效率与用户体验。

2、传统技术中,传统的功分器主要侧重于平面多端口型器件设计,而对无线通信链路中空间载波的功率分配却难以实现。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3161708a公开了一种三路功分器,其包括信号输入端、三个阻抗变换模块、隔离模块、移相电路模块和三个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入分别与每一阻抗变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每一阻抗变换模块的输出端通过隔离模块分别与一个对应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每一阻抗变换模块的输出端通过隔离模块分别与一个对应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隔离模块包括第一隔离电阻、第二隔离电阻和第三隔离电阻,第一隔离电阻并联在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信号输出端之间,第二隔离电阻并联在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三信号输出端之间,第三隔离电阻并联在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三信号输出端之间;移相电路模块设置在隔离模块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动态可调太赫兹空间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金属反射层、第一介质基底、箭头形金属微结构阵列、第二介质基底、双层石墨烯光栅偏置结构;所述双层石墨烯光栅偏置结构包括双层石墨烯光栅、以及在双层石墨烯光栅中间设置的绝缘层;通过调节所述箭头形金属微结构阵列中箭头形金属微结构的长度和朝向以使超表面功分器具有相等相位间隔的相位梯度,使太赫兹波信号分束为镜面反射方向上的同极化波和异常反射方向上的交叉极化波,通过对所述双层石墨烯光栅偏置结构施加不同的偏置电压,调节石墨烯层的费米能级,进而调控交叉极化波和同极化波的功率比例,以实现太赫兹波信号在镜面反射方向与异常反射方向的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动态可调太赫兹空间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金属反射层、第一介质基底、箭头形金属微结构阵列、第二介质基底、双层石墨烯光栅偏置结构;所述双层石墨烯光栅偏置结构包括双层石墨烯光栅、以及在双层石墨烯光栅中间设置的绝缘层;通过调节所述箭头形金属微结构阵列中箭头形金属微结构的长度和朝向以使超表面功分器具有相等相位间隔的相位梯度,使太赫兹波信号分束为镜面反射方向上的同极化波和异常反射方向上的交叉极化波,通过对所述双层石墨烯光栅偏置结构施加不同的偏置电压,调节石墨烯层的费米能级,进而调控交叉极化波和同极化波的功率比例,以实现太赫兹波信号在镜面反射方向与异常反射方向的强度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表面的动态可调太赫兹空间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石墨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张汪晖朱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