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底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车辆底部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4835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头、地锁单元、外罩壳和外盖;所述充电头安装在所述外罩壳的内部,所述外盖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罩壳的上方,所述外盖用于遮挡所述充电头;所述地锁单元包括地锁杆、翻转联动组件和外盖联动组件,所述翻转联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外罩壳与所述地锁杆之间,所述外盖联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地锁杆与所述外盖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地锁单元与外罩盖和外盖进行联动,当地锁杆向下翻转到水平方向时,带动外盖的移动并将充电头暴露出来,最终实现了地锁的解锁到充电头露出的一系列操作的完成,简化了停车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底部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车辆的底部充电机构,安装在车位的后端,当车辆停车到指定位置后,底部充电机构与车辆上的充电端对准后开始充电。

2、部分车位的地面上还设置有地锁机构,当车辆驶入车位前,需要先对地锁进行解锁,增加了停车操作的复杂性。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实现地锁解锁、充电的联动操作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地锁解锁、充电的联动操作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头、地锁单元、外罩壳和外盖;

3、所述充电头安装在所述外罩壳的内部,所述外盖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罩壳的上方,所述外盖用于遮挡所述充电头;

4、所述地锁单元包括地锁杆、翻转联动组件和外盖联动组件,所述翻转联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外罩壳与所述地锁杆之间,所述外盖联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地锁杆与所述外盖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包括地锁状态和预充电状态:

6、所述地锁状态时,所述地锁杆沿竖直方向,所述外盖覆盖在所述充电头的上方;

7、所述预充电状态时,所述外罩壳通过所述翻转联动组件带动所述地锁杆向下翻转到水平方向,所述地锁杆通过所述外盖联动组件带动所述外盖移开并将所述充电头露出。

8、进一步地,还包括内盖,所述内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盖滑动,所述外盖位于所述内盖的上方;

9、所述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包括地锁状态、泊车状态和预充电状态:

10、所述地锁状态时,所述地锁杆沿竖直方向,所述内盖和所述外盖覆盖在所述充电头的上方,所述内盖位于所述外盖的下方;

11、所述泊车状态时,所述外罩壳通过所述翻转联动组件带动所述地锁杆向下翻转到水平方向,所述地锁杆通过所述外盖联动组件带动所述外盖移动将所述内盖露出;

12、所述预充电状态时,所述外盖带动所述内盖移动将所述充电头露出。

13、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联动组件包括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外罩壳上,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地锁杆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当所述外罩壳移动时,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地锁杆翻转。

14、进一步地,所述外盖联动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地锁杆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盖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外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所述外罩壳的上表面;

15、所述地锁杆向下翻转后,所述连接杆推动所述外盖移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16、进一步地,所述地锁杆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嵌入所述滑槽中,且所述连接杆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来回移动;

17、所述地锁状态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滑槽的底段;

18、所述预充电状态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滑动到所述滑槽的顶段,所述充电头移动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能够在所述顶段中滑动。

19、进一步地,还包括内盖锁定组件,所述外盖与所述内盖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

20、所述地锁状态和所述泊车状态时,所述内盖锁定组件将所述内盖锁定;

21、所述预充电状态时述外罩壳移动后带动所述内盖锁定组件对所述内盖进行解锁,所述外盖带动所述内盖移动。

22、进一步地,所述内盖锁定组件包括解锁触发件、联动杆组和卡扣;

23、所述解锁触发件固定在所述外罩壳上,所述外罩壳移动时带动所述解锁触发件,所述解锁触发件带动所述联动杆组与所述卡扣分离,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内盖上。

24、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杆组包括第一旋转杆、滑动杆、第二旋转杆和锁杆,所述外罩壳移动时触发所述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带动所述滑动杆顶起,所述滑动杆带动所述第二旋转杆转动,所述第二旋转杆与所述锁杆连接并带动所述锁杆与所述卡扣分离。

25、进一步地,所述内盖锁定组件还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座和滑套,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旋转座和所述滑套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与所述第一旋转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穿过所述滑套并能够在所述滑套内滑动。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本专利技术将地锁单元与外罩盖和外盖进行联动,当地锁杆向下翻转到水平方向时,带动外盖的移动并将充电头暴露出来,最终实现了地锁的解锁到充电头露出的一系列操作的完成,简化了停车的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头、地锁单元、外罩壳和外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包括地锁状态和预充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盖,所述内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盖滑动,所述外盖位于所述内盖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联动组件包括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外罩壳上,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地锁杆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当所述外罩壳移动时,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地锁杆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联动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地锁杆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盖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外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所述外罩壳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锁杆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嵌入所述滑槽中,且所述连接杆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来回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盖锁定组件,所述外盖与所述内盖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锁定组件包括解锁触发件、联动杆组和卡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组包括第一旋转杆、滑动杆、第二旋转杆和锁杆,所述外罩壳移动时触发所述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带动所述滑动杆顶起,所述滑动杆带动所述第二旋转杆转动,所述第二旋转杆与所述锁杆连接并带动所述锁杆与所述卡扣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锁定组件还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座和滑套,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旋转座和所述滑套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与所述第一旋转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穿过所述滑套并能够在所述滑套内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头、地锁单元、外罩壳和外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包括地锁状态和预充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盖,所述内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盖滑动,所述外盖位于所述内盖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联动组件包括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外罩壳上,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地锁杆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当所述外罩壳移动时,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地锁杆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联动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地锁杆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盖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外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所述外罩壳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部充电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陈小彬曾露林张雨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