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482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包括:(1)测锂离子电池化成前电压;(2)根据步骤(1)结果判断:如果化成前电压≥0.5V,则该电池自放电正常;如果化成前电压≤0.2V,则该电池自放电异常;如果0.2<化成前电压<0.5V,则该电池自放电大小不确定;(3)加速筛选:对步骤(2)中自放电大小不确定电池,在分容结束后进行加速测试,再次筛选,具体为:a.调节电池到很低的SOC,后静置,测试静置前后电压,计算压降;b.如果压降值>标准值,则自放电异常;如果压降值≤标准值,则自放电正常;c.挑选出自放电正常的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筛选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测试时间过长的弊端,且保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能快速充放电以及自放电少等突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设备、电动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储能领域,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

2、要做出合格的电池,生产过程的管控很重要,包括湿度、面密度、厚度、自放电等等,其中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一般是在电池分容后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是:将电池在一定温度下静置一段时间,测试静置前后的电压,计算电压降(压差),超过压差标准的电池,判定为自放电偏大。当前测试自放电的方法,少则2-3天,多则1周,甚至1个月,耗时偏长。

3、因此,亟需一种简单快速的锂电池自放电筛选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测试时间过长的弊端,且保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测试时间过长的弊端,且保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电压测试:测试锂离子电池化成前电压;

4、(2)结果判定:根据步骤(1)的结果,进行判断:如果化成前电压≥0.5v,则认为该电池自放电大小正常;如果化成前电压≤0.2v,则认为该电池自放电大小异常;如果0.2<化成前电压<0.5v,则认为该电池自放电大小不确定;

5、(3)加速筛选:对于步骤(2)中的自放电大小不确定的电池,在分容结束后,进行加速测试,筛选出自放电大小正常的电池,具体步骤如下:

6、a.调节电池到很低的soc,后在45℃下静置12h,测试静置前后的电压,计算自放电大小,即压降;

7、b.如果压降值>标准值,则认为自放电大小异常;如果压降值≤标准值,则认为自放电大小正常;

8、c.统计挑选出自放电大小正常的电池,可以正常出货。

9、另外,自放电大小异常比例:自放电异常的电池数量为a,所有测试电池的总数量为h,则自放电大小异常比例为a/h。如果a/h≤0.5%,则认为是正常的;如果a/h>0.5%,则认为是异常的,就需要及时分析异常原因,查找所有涉及到切和焊的工序,找出原因并解决,及时止损。

10、优选的,还包括验证过程,具体如下:

11、(1)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锂离子电池,测试化成前电压,并按照化成前电压≥0.5v、0.2<化成前电压<0.5v、化成前电压≤0.2v统计各电压区间内的锂离子电池数量,后测试各电压区间内的锂离子电池分容后的压降并统计电压区间内的锂离子电池分容后压降合格数量,分别得到相应分容后的压降合格率,记录如下:

12、

13、(2)如果化成前电压≥0.5v的锂离子电池,分容后的压降合格率≥99%,并且化成前电压≤0.2v的电池,分容后的压降合格率≤1%,则认为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是可靠的;反之,是不可靠的。

14、优选的,步骤(3)的a中所述静置时间≥12h,静置温度≥45℃。

15、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含有预充流程。

16、更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过程为:依次为注液、预充、陈化、化成、老化、分容。

17、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soc在1-7%soc,其中,soc(state of charge)为电荷(电量)状态,满电的电池就是100%soc;soc越高,电量越大。锂离子电池在1-7%soc范围内,自放电导致的电压变化是最敏感的,所以在这个范围筛选是最高效的。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9、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建立了电池化成前电压与自放电大小的对应关系,可以提前预测(预判)电池分容后的自放电大小,该对应关系可以应用到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提前发现自放电异常比例偏大的情况,提前去分析解决问题,降低报废或不合格率。

20、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2、实施例1

23、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1)电压测试:测试3000只产线圆柱18650-1.5ah电池(该电池有预充流程:电流75ma,时间5min)的化成前电压;

25、(2)结果判定:根据步骤(1)的结果,进行判断:有2982只电池化成前电压≥0.5v,则认为这些电池自放电大小正常;有3只电池化成前电压≤0.2v,则认为这些电池自放电大小异常;0.2<有15只电池化成前电压<0.5v,则认为这些电池自放电大小不确定;

26、(3)加速筛选:对于步骤(2)中的自放电大小不确定的15只电池,在分容(在0.75a恒流充电至3.65v,然后恒压充电至0.075a,再0.75a恒流放电至2.5v)结束后,进行加速测试,筛选出自放电大小正常的电池,具体步骤如下:

27、a.调节电池到2%soc,然后在45℃下静置12h,测试静置前后的电压,计算自放电大小,即压降;

28、b.有8只电池压降值>标准值(2.5mv),则认为这些电池自放电大小异常;有7只电池压降≤标准2.5mv,则认为这些电池自放电大小正常;

29、c.统计挑选出的自放电大小正常的电池,可以正常出货。

30、(4)自放电大小异常比例:自放电异常的电池数量为a=8+3=11,所有测试电池的总数量为h=3000,则自放电大小异常比例为a/h=0.37%。因为a/h=0.37%≤0.5%,则认为是正常的。

31、验证实验:

32、具体步骤如下:

33、上述3000只电池,随机取1000只,测试统计化成前电压,并且测试统计这些电池分容后的自放电大小,即压降,记录如下:

34、

35、(2)化成前电压≥0.5v的990只电池,分容后的压降合格率=100%;并且化成前电压≤0.2v的2只电池,分容后的压降合格率=0%,所以认为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是可靠的。

36、实施例2

37、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1)电压测试:测试3000只产线圆柱18650-1.2ah电池(该电池有预充流程:电流60ma,时间5min)的化成前电压;

39、(2)结果判定:根据步骤(1)的结果,进行判断:有2970只电池化成前电压≥0.5v,则认为这些电池自放电大小正常;有5只电池化成前电压≤0.2v,则认为这些电池自放电大小异常;0.2<有25只电池化成前电压<0.5v,则认为这些电池自放电大小不确定;

40、(3)加速筛选:对于步骤(2)中的自放电大小不确定的25只电池,在分容(0.6a恒流充电至3.65v,然后恒压充电至0.06a,再0.6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验证过程,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a中所述静置时间≥12h,静置温度≥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含有预充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过程为:依次为注液、预充、陈化、化成、老化、分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SOC在1-7%SO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验证过程,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异常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a中所述静置时间≥12h,静置温度≥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正伟葛科叶邦斌徐亮蒋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