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71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1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包括聚水斗,所述聚水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管,所述蓄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聚水斗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蓄水管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蓄水管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疏导杆,所述隔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排水管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套接有下套环和上套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雨水排泄完成后,弹簧推动隔板复位,疏导杆插入滤孔,将其中杂物推出,保证下次排水工作的正常进行。无需人为清理滤板,使用更加方便,且杂质不会堆积在排水管中,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涵排水,特别是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桥梁是交通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桥梁在建造时一般会设置一定的排水坡,并配合设置排水管道,对桥面的雨水进行排泄,防止雨水积滞于桥面并渗入梁体而影响桥梁的耐久性。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405037u的一种防堵塞的桥涵工程用桥面排水结构,通过设置环形槽、环形框、滤网和防堵清洁机构,对杂物进行过滤,防堵清洁机构不仅使得滤网在发生堵塞时使环形框自动上升,方便水经由环形槽落下,尽量避免出现堵塞现象,而且方便根据需要对滤网进行定期清洁。但该装置在对滤网进行清理时需要将环形板取下人工对滤网进行清理,且被滤网过滤的杂质会存积在排水管中,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滤网反复堵塞。为此,提出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作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包括聚水斗,所述聚水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管,所述蓄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聚水斗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蓄水管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蓄水管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疏导杆,所述隔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排水管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套接有下套环和上套环。

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聚水斗采用倒锥形环状结构,所述排水管与蓄水管之间通过锥形环连接。

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管的直径大于蓄水管的直径,所述滤网上均匀开设有滤孔。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装置安装在桥面排水坡的最低处,下雨时,雨水会沿桥面排水坡向聚水斗汇集。雨水流到聚水斗位置后,在聚水斗的引导下经过滤板过滤后向下流入蓄水管。蓄水管在隔板的配合下能够存积一定的雨水。排水管则可以将雨水向下排泄。如此,可以防止雨水积滞于桥面并渗入梁体而影响桥梁的耐久性。滤网用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将石块、树枝等杂物拦截在蓄水管之外,防止杂物堵塞该排水装置,保证排水功能的正常运行。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滑槽至少有两个且沿蓄水管内壁均匀设置,所述疏导杆的数量与滤孔的数量相同。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疏导杆的位置与滤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块的数量与滑槽数量相同。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可供滑块在其中滑动,并对滑块的移动进行限制,防止滑块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保证隔板移动时的稳定性。隔板的直径与蓄水管内径相当,能够在雨水落入蓄水管时对蓄水管底部进行封堵,使雨水暂时存储在蓄水管中。疏导杆用以疏通滤孔,其直径小于滤孔,能够从底部插入滤孔将其中杂质向上推出。滑块用以辅助隔板的移动,保证其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支撑架用以支撑伸缩杆、弹簧以及下套环。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杆有若干个且其顶面与隔板固定连接。

11、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套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上套环与隔板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可以对弹簧的位移进行限制,防止弹簧发生平面外的弯曲。弹簧的设置使隔板的上下移动成为可能,使隔板能够在蓄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移动。下套环和上套环均用以保护弹簧,二者之间设置有重叠部分,能够避免排泄雨水时雨水溅到弹簧上造成弹簧锈蚀的问题。雨水进入蓄水管后,在蓄水管内逐渐积蓄,随着水量的增加,隔板下移并压缩弹簧,当隔板移动到排水管中后,雨水从隔板的侧面向下排泄。当雨水排泄完成后,弹簧推动隔板复位,疏导杆插入滤孔,将其中杂物推出,保证下次排水工作的正常进行。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4、1、该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通过设置蓄水管、排水管,并配合设置隔板、疏导杆、伸缩杆、弹簧,下雨时,雨水会沿桥面排水坡向聚水斗汇集。雨水流到聚水斗位置后,在聚水斗的引导下经过滤板过滤后向下流入蓄水管。在蓄水管内逐渐积蓄,随着水量的增加,隔板下移并压缩弹簧,当隔板移动到排水管中后,雨水从隔板的侧面向下排泄。当雨水排泄完成后,弹簧推动隔板复位,疏导杆插入滤孔,将其中杂物推出,保证下次排水工作的正常进行。无需人为清理滤板,使用更加方便,且杂质不会堆积在排水管中,更加实用。

15、2、该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通过在排水管的内侧开设滑槽,并配合设置滑块,滑槽可供滑块在其中滑动,并对滑块的移动进行限制,防止滑块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保证隔板移动时的稳定性。下套环和上套环均用以保护弹簧,二者之间设置有重叠部分,能够避免排泄雨水时雨水溅到弹簧上造成弹簧锈蚀的问题。

1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包括聚水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管(2),所述蓄水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聚水斗(1)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4),所述蓄水管(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6),所述蓄水管(2)内设置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疏导杆(8),所述隔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排水管(3)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外侧套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外侧套接有下套环(13)和上套环(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斗(1)采用倒锥形环状结构,所述排水管(3)与蓄水管(2)之间通过锥形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的直径大于蓄水管(2)的直径,所述滤板(4)上均匀开设有滤孔(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至少有两个且沿蓄水管(2)内壁均匀设置,所述疏导杆(8)的数量与滤孔(5)的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导杆(8)的位置与滤孔(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块(9)的数量与滑槽(6)数量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1)有若干个且其顶面与隔板(7)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10)和隔板(7)固定连接,所述下套环(13)与支撑架(10)固定连接,所述上套环(14)与隔板(7)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包括聚水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管(2),所述蓄水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聚水斗(1)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4),所述蓄水管(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6),所述蓄水管(2)内设置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疏导杆(8),所述隔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排水管(3)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外侧套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外侧套接有下套环(13)和上套环(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斗(1)采用倒锥形环状结构,所述排水管(3)与蓄水管(2)之间通过锥形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桥涵排水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珊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禹泽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