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59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座,移动座侧壁上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移动座前部固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内部设有刨根机构,刨根机构将玉米秸秆根部从土里挖出,刨根机构包括呈环形等间距结构设有的多个铲板,铲板外侧方滑动连接有抬升座,抬升座与固定板内壁滑动连接,铲板内侧端为三棱锥结构,多个铲板下端可围成半球体结构,固定板上方设有剪切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刨根机构,通过刨根机构能够将玉米秸秆位于土面下的根系部分刨出,使得玉米秸秆的根系不会残留在土壤中,避免土壤过分紧实影响下一季作物的种植与生长,有效优化了下一季作物的生长环境,且妥善处理的玉米秸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这些秸秆在农作物摘取后需要进行统一的清理,以便农户种植下一季的作物,以往对秸秆的处理方法通常是采用火烧,但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现在对秸秆的处理方法多是统一收割通过堆沤肥的方式使其成为下一季作物的养料,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还有部分农户会选择直接将秸秆回田。

2、现有的秸秆回田机械一般只能对秸秆地面上的部分进行切割回田,对于秸秆的根系难以起到有效的清除,这其中当属玉米的根系对土地的影响最大,由于玉米的根系庞大且结实,所以其会将周围的土壤牢固的拢在一起,若不进行处理将会使得土壤中的空隙缩小,而作物的生长需要氧气,充足的土壤空隙才能有效提高土壤间的含氧量,在玉米根系的影响下就会对下一季作物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3、虽然农户可以通过松土来解决表层土壤的过分紧实问题,可是玉米的根系一般可以生长至五十厘米的深度,这就令农户不得不对其根系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但灭活玉米根系的药剂对下一季的农作物会有不利,而手动挖出又极其的费时费力,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3、技术方案</p>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侧壁上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移动座前部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有刨根机构,所述刨根机构将玉米秸秆根部从土里挖出;

6、所述刨根机构包括呈环形等间距结构设有的多个铲板,所述铲板外侧方滑动连接有抬升座,所述抬升座与固定板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铲板内侧端为三棱锥结构,多个所述铲板下端可围成半球体结构;

7、所述固定板上方设有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将玉米秸秆剪成多段。

8、优选地,所述刨根机构还包括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和固定板均为前部具有缺口的环形结构,所述活动环内壁与固定板外壁滑动接触,所述活动环内壁相对多个抬升座两侧的位置均固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侧端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连接板滑动配合的板槽。

9、优选地,所述铲板上相对连接板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与连接板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抬升座下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铲板外侧壁上端固设有滑块,所述抬升座内壁开设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均为外大内小的等腰梯形柱结构。

10、优选地,所述滑块外侧端开设有块槽,所述块槽内壁通过多个压缩弹簧弹性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底面外侧端为斜面结构,所述滑槽上部开设有与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卡块底面外侧端开设有竖槽,所述固定板内壁相对竖槽的位置固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竖槽滑动配合,所述挤压板顶面内侧端与卡块斜面位置挤压配合。

11、优选地,所述铲板两侧外壁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卡板,所述卡板上端为弧形结构并与铲板上端边缘处卡接配合,所述铲板下端固设有铰接轴,所述抬升座侧壁开设有与铰接轴转动配合的轴槽,所述铰接轴为工字型结构,所述铰接轴上凹陷处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铰接轴外壁以及轴槽内壁连接固定。

12、优选地,所述铰接轴外侧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呈弧形等间距结构设有多个齿柱,位于最外侧的所述齿柱上相对转盘一侧固设有限位块,所述转盘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滑动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均为t型结构且二者之间通过多个复位弹簧弹性连接,其余所述齿柱与转盘外壁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内壁相对转盘的位置固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齿柱啮合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剪切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固定板后部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杆上呈线性等间距结构开设有多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后部为口字型结构,所述支撑杆后方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使活动板进行往复前后移动。

14、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相对活动板内部的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活动板内壁对称固设有两个与半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所述转轴下部套设有边板,所述边板与活动环连接固定,所述边板后部开设有与转轴滑动配合的贯通口,所述贯通口内部固设有导块,所述转轴上开设有与导块滑动配合的往复螺纹槽,所述转轴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移动座连接固定。

15、优选地,所述活动板后部固设有竖板,所述竖板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转杆,所述转杆外侧端转动连接有转板,两个所述转板呈十字型结构排列,其中一个所述转板前端对称固设有两个转环,所述支撑杆上相对转环的位置开设有转动槽,另一个所述转板前端相对两个转环之间的位置固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两个转环均转动连接并与转动槽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环前端之间固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前部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轴前端固设有分割板,所述挡板与分割板前端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分割板上相对挡板一侧固设有刀片。

16、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刨根机构,通过刨根机构能够将玉米秸秆位于土面下的根系部分刨出,使得玉米秸秆的根系不会残留在土壤中,避免土壤过分紧实影响下一季作物的种植与生长,有效优化了下一季作物的生长环境,且妥善处理的玉米秸秆。

19、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剪切机构,通过剪切机构能将玉米秸秆的土面上部分切割成多个小段,使得玉米秸秆能够更加均匀的铺撒在田地上,避免整根的玉米秸秆腐化速度较慢影响后续的作物种植,配合挖出根系时对土壤的翻动,能够令玉米秸秆更加充分的对田地土壤产生回田增肥效果,设计巧妙。

20、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能够令剪切机构与刨根机构相互配合,实现先切段在刨根的效果,不仅使得玉米秸秆的处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使得农户对秸秆的处理方法更加环保,还降低了本装置的操作难度,使得农户可以轻而易举的习得本装置的操作方法,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对玉米秸秆的处理便捷性,实用性强。

21、4.本专利技术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无需过于昂贵的器械支撑也能达到对玉米秸秆的充分处理效果,降低了农户处理秸秆的成本,且操作简便,有助于普及秸秆还田的环保处理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座(1),所述移动座(1)侧壁上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49),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前部固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内部设有刨根机构(3),所述刨根机构(3)将玉米秸秆根部从土里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刨根机构(3)还包括活动环(7),所述活动环(7)和固定板(2)均为前部具有缺口的环形结构,所述活动环(7)内壁与固定板(2)外壁滑动接触,所述活动环(7)内壁相对多个抬升座(5)两侧的位置均固设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内侧端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板(2)上开设有与连接板(8)滑动配合的板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4)上相对连接板(8)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端与连接板(8)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抬升座(5)下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铲板(4)外侧壁上端固设有滑块(11),所述抬升座(5)内壁开设有与滑块(11)滑动配合的滑槽(12),所述滑块(11)与滑槽(12)均为外大内小的等腰梯形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外侧端开设有块槽(13),所述块槽(13)内壁通过多个压缩弹簧(14)弹性连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底面外侧端为斜面结构,所述滑槽(12)上部开设有与卡块(15)卡接配合的卡槽(16),所述卡块(15)底面外侧端开设有竖槽(17),所述固定板(2)内壁相对竖槽(17)的位置固设有挤压板(18),所述挤压板(18)与竖槽(17)滑动配合,所述挤压板(18)顶面内侧端与卡块(15)斜面位置挤压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4)两侧外壁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卡板(19),所述卡板(19)上端为弧形结构并与铲板(4)上端边缘处卡接配合,所述铲板(4)下端固设有铰接轴(20),所述抬升座(5)侧壁开设有与铰接轴(20)转动配合的轴槽(21),所述铰接轴(20)为工字型结构,所述铰接轴(20)上凹陷处套设有扭力弹簧(22),所述扭力弹簧(22)两端分别与铰接轴(20)外壁以及轴槽(21)内壁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20)外侧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盘(23),所述转盘(23)上呈弧形等间距结构设有多个齿柱(24),位于最外侧的所述齿柱(24)上相对转盘(23)一侧固设有限位块(25),所述转盘(23)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25)滑动配合的限位槽(26),所述限位块(25)与限位槽(26)均为T型结构且二者之间通过多个复位弹簧(50)弹性连接,其余所述齿柱(24)与转盘(23)外壁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2)内壁相对转盘(23)的位置固设有第一齿条(27),所述第一齿条(27)与齿柱(24)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机构(6)包括支撑杆(28),所述支撑杆(28)与固定板(2)后部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杆(28)上呈线性等间距结构开设有多个活动槽(29),所述活动槽(29)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30),所述活动板(30)后部为口字型结构,所述支撑杆(28)后方设有驱动组件(31),所述驱动组件(31)使活动板(30)进行往复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1)包括转轴(32),所述转轴(32)上相对活动板(30)内部的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33),所述活动板(30)内壁对称固设有两个与半齿轮(33)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34),所述转轴(32)下部套设有边板(35),所述边板(35)与活动环(7)连接固定,所述边板(35)后部开设有与转轴(32)滑动配合的贯通口(36),所述贯通口(36)内部固设有导块(37),所述转轴(32)上开设有与导块(37)滑动配合的往复螺纹槽(38),所述转轴(32)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电动机(48),所述电动机(48)与移动座(1)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0)后部固设有竖板(39),所述竖板(39)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转杆(40),所述转杆(40)外侧端转动连接有转板(41),两个所述转板(41)呈十字型结构排列,其中一个所述转板(41)前端对称固设有两个转环(42),所述支撑杆(28)上相对转环(42)的位置开设有转动槽(43),另一个所述转板(41)前端相对两个转环(42)之间的位置固设有固定轴(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座(1),所述移动座(1)侧壁上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49),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前部固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内部设有刨根机构(3),所述刨根机构(3)将玉米秸秆根部从土里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刨根机构(3)还包括活动环(7),所述活动环(7)和固定板(2)均为前部具有缺口的环形结构,所述活动环(7)内壁与固定板(2)外壁滑动接触,所述活动环(7)内壁相对多个抬升座(5)两侧的位置均固设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内侧端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板(2)上开设有与连接板(8)滑动配合的板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4)上相对连接板(8)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端与连接板(8)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抬升座(5)下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铲板(4)外侧壁上端固设有滑块(11),所述抬升座(5)内壁开设有与滑块(11)滑动配合的滑槽(12),所述滑块(11)与滑槽(12)均为外大内小的等腰梯形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外侧端开设有块槽(13),所述块槽(13)内壁通过多个压缩弹簧(14)弹性连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底面外侧端为斜面结构,所述滑槽(12)上部开设有与卡块(15)卡接配合的卡槽(16),所述卡块(15)底面外侧端开设有竖槽(17),所述固定板(2)内壁相对竖槽(17)的位置固设有挤压板(18),所述挤压板(18)与竖槽(17)滑动配合,所述挤压板(18)顶面内侧端与卡块(15)斜面位置挤压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4)两侧外壁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卡板(19),所述卡板(19)上端为弧形结构并与铲板(4)上端边缘处卡接配合,所述铲板(4)下端固设有铰接轴(20),所述抬升座(5)侧壁开设有与铰接轴(20)转动配合的轴槽(21),所述铰接轴(20)为工字型结构,所述铰接轴(20)上凹陷处套设有扭力弹簧(22),所述扭力弹簧(22)两端分别与铰接轴(20)外壁以及轴槽(21)内壁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20)外侧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转盘(23),所述转盘(23)上呈弧形等间距结构设有多个齿柱(24),位于最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旭王法景程冬玲冯梓淇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