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株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及在茶树生防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株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及在茶树生防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559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及在茶树生防中的应用。所述的台中类芽胞杆菌(Bacillus taichungensis)HBTG1666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678,该菌株可用于茶叶的茶饼病、轮斑病、灰霉病、白星病、炭疽病、赤星病和茶煤病等防控及茶叶的增产。与现有杀菌剂和杀虫剂无交互抗药性。与目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防治相比,由于其来自于自然环境,具有高效、低毒、不污染环境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台中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taichungensis)hbtg1666及在茶树生防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茶树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也有利于茶树病害的滋生。茶饼病、轮斑病、灰霉病、白星病、炭疽病、赤星病和茶煤病等病害在茶叶产区均有发生,尤其茶饼病,目前生产上发生严重,并造成大量减产。茶饼病(exobasidiumvexans)属于专性寄生菌,无法在实验室培养,为其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目前有报道pseudomonasfluorescens pf1对茶饼病田间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但pseudomonas这类生防菌以营养体形式存在,无芽胞,造成货架期较短,推广应用存在很大困困难,另外有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 b-9报道对茶饼病病原菌有一定抑菌活性。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目前茶饼病登记的杀菌剂品种只有多抗霉素,防控药剂缺乏。茶轮斑病主要由拟盘多毛孢属真菌(pestalotiopsisspp.)引起,sanjay等从茶园土壤中分离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绿粘帚霉(gliocladium virena)和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田间防治效果均在40%以下,效果不甚理想。另外有报道贝莱斯芽胞杆菌cy30对茶轮病有一定的防效,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目前无茶轮斑病的登记药剂。

2、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杀菌剂防控茶叶病害,造成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也成为茶叶出口的限制性因子。

3、施肥是影响茶叶品质与产量、土壤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农业措施之一,肥料对茶叶的提质增效的效果十分显著。传统茶园以施用尿素、复合肥等速效化肥为主,并且化肥施用量较大,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导致了茶叶品质下降等问题,生产上亟需解决上述问题。

4、芽胞杆菌是一类好氧或兼型厌氧、产生抗逆性内生胞子的杆状细菌,由于能够产生脂肽类和蛋白类等抗真菌物质,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已成为重要的农业生防菌。同时能分泌促生物质及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促进氮磷钾吸收及增产,是一种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高且长效的措施。

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从茶树根际土壤分离筛选一株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 1666,该菌株与其他类芽胞杆菌不同,是分离自茶树根际的一株类芽胞杆菌,该菌对尖孢镰刀菌无抑菌效果,而是特异性的对茶叶的茶饼病、轮斑病、灰霉病、白星病、炭疽病、赤星病和茶煤病具有极佳的防控效果、还具备茶树叶片和根际定殖能力,对茶树具有促生增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株分离的台中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taichungensis)hbtg166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678。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株分离的台中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taichungensis)hbtg1666在茶树生防中的应用。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4、一株分离自茶树根际的台中类芽胞杆菌,该菌株通过对茶轮斑病菌和灰霉病菌筛选获得,通过16s rdna比对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台中芽胞杆菌,该菌株已于2023年05月06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分类命名: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hbtg166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678;地点: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5、该菌在na培养基菌落生长良好,菌落淡黄色(图1)。

6、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的发酵培养,包括下述步骤:

7、1吨~10吨发酵罐,装液量为40%-50%,灭菌,接种量为1%-10%,控制罐压0.02mpa-0.05mpa,搅拌转速100-180rpm,通气比1:0.5-1.0,在28℃-35℃培养26-32h;

8、发酵所用的培养基的组分和配比包括:玉米粉3.0%-4.0%、葡萄糖1.0%-1.5%、豆粕1%-2.%、酵母提取物0.5%-2%、磷酸二氢钠0.005%-0.015%、硫酸镁0.01%-0.03%、碳酸钙0.05%-0.1%,培养基ph6.5-7.5,其余为水,以上百分数均为质量分数;

9、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在茶树栽培种的应用,所述的栽培过程包括生防和/或促生长;当其用于生防时,包括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为有效成分之一,制备成茶树生防菌剂,或是直接用于茶树生防;

10、以上所述的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为利用台中类芽胞杆菌制备的含有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活菌或是芽孢的任意剂型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菌剂包括粉剂,液体剂。

11、以上所述的应用中,当直接用于生防时,其施用方式是喷施植株表面。

12、以上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生物防治的疾病包括: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轮斑病(pestalotiopsis theae)、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白星病(phyllostictaccimelliae)、炭疽病(botrytis cinerea)、赤星病(cercospora theae)和/或茶煤病(neocapnodium theae)。

13、以上所述的应用中,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还可用于茶树促生长,促生长的施用方式是灌根。

14、本专利技术的台中类芽胞杆菌hbtg1666还可制备为植物病原菌的抑菌剂,所述的植物病原菌包括: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或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台中类芽胞杆菌,该菌株抗逆性强,易于大量发酵,首次报道能够同时防控茶饼病、轮斑病、灰霉病、白星病、炭疽病、赤星病和茶煤病。

17、(2)菌株兼具对茶树促生活性,使用方便,无残留和污染,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株分离的台中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HBTG1666,所述台中类芽胞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678。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中类芽胞杆菌的发酵培养,包括下述步骤: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中类芽胞杆菌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所述的茶树栽培为茶树生物防治和/或促进茶树生长。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中类芽胞杆菌在制备成茶树栽培中使用的微生物菌剂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茶树病害防治菌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所述的茶树病害为: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轮斑病(Pestalotiopsis theae)、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白星病(PhylLosticta ccimeLliae)、炭疽病(Botrytis cinerea)、赤星病(Cercospora theae)和/或茶煤病(Neocapnodium theae)。>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微生物菌的使用方式是喷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茶树促生长菌剂。

10.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中类芽胞杆菌在制备植物病原菌抑菌剂中的应用,所述的植物病原菌包括: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或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株分离的台中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hbtg1666,所述台中类芽胞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678。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中类芽胞杆菌的发酵培养,包括下述步骤: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中类芽胞杆菌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所述的茶树栽培为茶树生物防治和/或促进茶树生长。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中类芽胞杆菌在制备成茶树栽培中使用的微生物菌剂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茶树病害防治菌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所述的茶树病害为: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轮斑病(pestalotiopsis theae)、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白星病(phyllosticta ccimelliae)、炭疽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重光屈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同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