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低温磁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31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极低温磁热模块,包括外筒、多个传热薄片、导热件和磁性材料,所述外筒中设有容纳空腔;多个传热薄片径向间隔的安装于所述容纳空腔中且沿所述容纳空腔轴向延伸;导热件安装于所述外筒的端部,导热件面向所述容纳空腔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径向间隔的定位槽,多个传热薄片的端部分别配合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磁性材料设于由多个传热薄片形成的间隙中。该磁热模块简化传热结构的焊接形式,避免因为焊接工艺不佳造成的传热热阻;简化制作工艺,节约人工成本;在确保充分换热的前提下,增加磁性材料占比;减小传热结构在变化的磁场中产生的涡流加热;提高磁性材料内部温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极低温绝热去磁制冷,尤其涉及一种极低温磁热模块


技术介绍

1、极低温是指1k以下的温度,极低温绝热去磁制冷以不依赖重力、不依赖稀缺材料3he、本征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间项目和地面实验室当中。磁热模块是极低温绝热去磁制冷机冷量的来源。磁热模块是由磁性材料和传热结构组成。利用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即在励磁时向外界放热、去磁时从外界吸热,通过控制磁场的变化和热开关的通断,在励磁时导通磁热模块与热沉间的热开关向热沉放热,在去磁时断开磁热模块与热沉间的热开关从被冷却对象吸热,实现降温制冷的目的。由于磁性材料需要放置在磁体的磁场当中,而磁体内部空间有限,被冷却对象的形状尺寸各异,不易放置在磁体内部与磁性材料进行直接换热;且被冷却对象通常需要避免电磁干扰,必须放置在磁场外部。因此需要传热结构将磁性材料去磁过程产生的冷量导出到被冷却对象。除此之外,磁性材料励磁过程温度升高,需要将磁性材料产生的热量通过传热结构传递至热沉。

2、在10mk至1k温区常用的磁性材料多为含配位水的顺磁盐晶体。该温区下常用的磁性材料有faa(fe(so4)2nh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传热薄片上开设有多个流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流通孔均为长条形,多个流通孔纵向或横向或斜向的均布于所述传热薄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通孔分布于所述传热薄片上,使得所述传热薄片流通孔以外的部分形成一个或多个的一级分形结构或多级分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为圆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传热薄片上开设有多个流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流通孔均为长条形,多个流通孔纵向或横向或斜向的均布于所述传热薄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通孔分布于所述传热薄片上,使得所述传热薄片流通孔以外的部分形成一个或多个的一级分形结构或多级分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为圆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温磁热模块,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中间的传热薄片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容纳空腔的内径,从远离最中间的传热薄片的方向,每个传热薄片的宽度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俊陈卓赵雅楠郑文帅卢忆安高嘉浩杨珑李振兴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