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叠片电芯结构、电池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417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叠片电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绕叠片电芯结构、电池及制备方法;其中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第一极片包括第一复合集流体和第一活性材料层;并且第一极片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贯穿第一活性材料层,且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复合集流体;第二极片包括第二复合集流体和第二活性材料层;并且第二极片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贯穿第二活性材料层,且延伸进入第二复合集流体;当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处于卷绕层叠状态时,第一凹槽的投影与第二凹槽的投影至少部分结构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发生直接接触短路等现象,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叠片电芯,尤其涉及一种卷绕叠片电芯结构、电池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其广泛应用于3c数码、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从产品结构分流,主流的锂电池电芯结构有:卷绕结构和叠片结构。

2、但现有的卷绕结构电芯存在明显结构缺陷:卷绕电芯两侧拐角位置,会使得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迁移距离大幅增加;并且长期使用会导致该区域出现析锂/黑斑等界面异常,从而降低电芯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卷绕叠片电芯结构,旨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

4、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复合集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复合集流体上至少一个表面的第一活性材料层;并且所述第一极片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且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复合集流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拐角和至少两个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拐角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互交替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拐角处,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集流体包括第一绝缘层以及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两表面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不同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凹槽分别贯穿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拐角和至少两个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拐角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互交替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拐角处,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集流体包括第一绝缘层以及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两表面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不同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凹槽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且延伸至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a2、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a1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a0之间的关系,满足:a2=a1+a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卷绕叠片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m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dm、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a1、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a0、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c1、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亮谢钦钦孙梦婷刘碧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