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利用闪蒸汽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156 阅读:7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回收利用闪蒸汽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背景技术的:闪蒸汽浪费或设备复杂及操控性差。该技术方案要点是:汽源侧经过控制阀进入一级射流器,再进入用汽侧,经水泵电磁阀及加压入口与罐体连通;汽源侧经进汽管及控制阀进入二级射流器,再经出汽管进入一级射流器的吸汽口,二级射流器的吸汽口设置电磁阀,经吸汽口连通抽吸腔;抽吸腔设抽吸口及单向阀,经抽吸管与冷凝水控制阀连通,抽吸管上设置三通的一端连接软化水吸入控制阀,软化水吸入管底端设底阀;储水腔上设平衡管出口,经电磁阀及平衡管进入抽吸腔;罐体内设封头并设快速启闭阀。可用于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造与使用,能回收利用闪蒸汽并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回收利用闪蒸汽的蒸汽 冷凝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蒸汽冷凝水有效回收是国内外相关单位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 采用的方法一般为两种第一种开放式系统。即蒸汽在用热设备中做功完毕,冷凝水以工作 压力下饱和温度状态经疏水阀直接排出系统,因压力高于标准大气压,外排冷凝水焓值高 于标准大气压下水沸点焓值,超出部分由潜热产生闪蒸汽。此部分闪蒸汽无法回收利用,造 成浪费,同时外排冷凝水温度接近标准沸点,无法使用常用离心式水泵输送(产生气蚀), 利用困难,冷凝水回收效率高低主要靠疏水器性能保证。第二种为闭式系统。即采用封闭式系统。采用一定的背压,分多级逐步降压疏水 和对冷凝水换热降温,达到消除闪蒸汽和离心泵正常工作的目的,其缺点为设备复杂,操控 性差,受条件限制性大,难以广泛应用。现国内外尚无理想的冷凝水简便有效的回收方法,国外在冷凝水回收装置方面较 国内领先的也只是个别部件如疏水器性能高于国内而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回收利用闪蒸汽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的 技术方案,以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开放式系统的闪蒸汽无法回收利用,造成浪费;闭式系 统的设备复杂,操控性差,受条件限制性大,难以广泛应用的问题。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 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收利用闪蒸汽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该装置底部设置的出水口联 接出水口控制阀,一路经水泵入口阀进入第一台水泵,再经单向阀以及水泵出口控制阀进 入锅炉给水管路,另一路经水泵切换阀进入第二台水泵,第二台水泵水泵入口控制阀与水 泵切换阀之间设置三通上装的旁通阀,经过吸水管与软化水池连通,吸水管底部设置底阀, 其特征在于主蒸汽管汽源侧经过主蒸汽控制阀进入一级射流器,再进入主蒸汽管用汽侧, 在主蒸汽管用汽侧上设置三通引出水泵吸水加压管,再经水泵吸水加压管电磁阀以及加压 入口与罐体储水腔连通;主蒸汽管汽源侧上设置三通经二级射流器进汽管以及二级射流器 控制阀进入二级射流器,再经二级射流器出汽管进入一级射流器的吸汽口,二级射流器的 吸汽口设置吸汽口电磁阀,经吸汽口连通抽吸腔;抽吸腔设置抽吸口以及抽吸口单向阀,经 抽吸管与冷凝水外管线控制阀连通,抽吸管上设置三通的一端连接软化水吸入控制阀,软 化水吸入管底端设置底阀;罐体储水腔上设置平衡管出口,再经电磁阀、平衡管以及平衡抽 吸腔入口进入平衡抽吸腔;罐体内设置封头形成平衡抽吸腔和罐体储水腔,封头上设置快 速启闭阀。其中,快速启闭阀是阀杆设置于阀体中间,阀体上部通过A紧固螺栓设置上导向 套,阀体通过B紧固螺栓联接封头上的承缘,承缘与阀体之间设置密封材料,阀杆上通过紧 固螺母联接阀芯,阀芯与阀杆凸台之间设置密封材料,阀芯与承缘之间设置密封材料,阀体 底部通过C紧固螺栓联接下导向套,下导向套中心设置调整螺丝以及锁紧螺母,阀杆穿过 调整螺丝、锁紧螺母以及弹簧底座的中心开孔,弹簧底座与阀芯之间的阀杆上设置弹簧,阀 杆底端通过D紧固螺栓联接水增重箱,水增重箱底部设置若干A泄水孔,下导向套上设置若 干B泄水孔,阀体侧壁设置若干C泄水孔,水增重箱的上沿高于C泄水孔。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同一蒸汽系统中,在气源额定压力保证下适当提高工作压力,利用主蒸汽射流产生抽吸力,将冷凝 水抽吸到蓄水缸同时将闪蒸汽抽吸到主蒸汽管络中,主蒸汽因射流降压形成过热蒸汽,与 低温闪蒸汽混合成为饱和蒸汽达到闪蒸汽利用的目的。不需要增加其它动力利用主蒸汽自 身动力完成工作。本专利技术全封闭回路下利用压差进行无闪蒸汽的冷凝水回收,可有效节省 空间并解决冷凝水温度高输送泵产生汽蚀。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快速启闭阀的 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图2、图3,一种回收利用闪蒸汽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该装置底部设置的出水口 38联接出水口控制阀25,一路经水泵入口阀37进入第一台水泵 36,再经单向阀35以及水泵出口控制阀34进入锅炉给水管路33,另一路经水泵切换阀26 进入第二台水泵,第二台水泵水泵入口控制阀37与水泵切换阀26之间设置三通上装的旁 通阀27,经过吸水管28与软化水池连通,吸水管28底部设置底阀32,其特征在于主蒸汽管 汽源侧17经过主蒸汽控制阀18进入一级射流器20,再进入主蒸汽管用汽侧21,在主蒸汽 管用汽侧21上设置三通引出水泵吸水加压管23,再经水泵吸水加压管电磁阀24以及加压 入口 10与罐体储水腔2连通;主蒸汽管汽源侧17上设置三通经二级射流器进汽管14以及 二级射流器控制阀15进入二级射流器16,再经二级射流器出汽管19进入一级射流器20的 吸汽口,二级射流器16的吸汽口设置吸汽口电磁阀13,经吸汽口 12连通抽吸腔7 ;抽吸腔 7设置抽吸口 11以及抽吸口单向阀22,经抽吸管29与冷凝水外管线控制阀30连通,抽吸 管29上设置三通的一端连接软化水吸入控制阀31,软化水吸入管底端设置底阀32 ;罐体储 水腔2上设置平衡管出口 4,再经电磁阀3、平衡管8以及平衡抽吸腔入口 9进入平衡抽吸 腔7 ;罐体1内设置封头5形成平衡抽吸腔7和罐体储水腔2,封头5上设置快速启闭阀6。 其中,快速启闭阀6是阀杆48设置于阀体41中间,阀体41上部通过A紧固螺栓40设置上 导向套39,阀体41通过B紧固螺栓42联接封头5上的承缘43,承缘43与阀体41之间设 置密封材料,阀杆48上通过紧固螺母53联接阀芯52,阀芯52与阀杆48凸台之间设置密封 材料,阀芯52与承缘43之间设置密封材料,阀体41底部通过C紧固螺栓45联接下导向套 44,下导向套44中心设置调整螺丝47以及锁紧螺母46,阀杆48穿过调整螺丝47、锁紧螺 母46以及弹簧底座50的中心开孔,弹簧底座50与阀芯52之间的阀杆48上设置弹簧51, 阀杆48底端通过D紧固螺栓49联接水增重箱57,水增重箱57底部设置若干A泄水孔56, 下导向套44上设置若干B泄水孔55,阀体41侧壁设若干C泄水孔54,水增重箱57上沿高 于C泄水孔54。权利要求一种回收利用闪蒸汽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该装置底部设置的出水口(38)联接出水口控制阀(25),一路经水泵入口阀(37)进入第一台水泵(36),再经单向阀(35)以及水泵出口控制阀(34)进入锅炉给水管路(33),另一路经水泵切换阀(26)进入第二台水泵,第二台水泵水泵入口控制阀(37)与水泵切换阀(26)之间设置三通上装的旁通阀(27),经过吸水管(28)与软化水池连通,吸水管(28)底部设置底阀(32),其特征在于主蒸汽管汽源侧(17)经过主蒸汽控制阀(18)进入一级射流器(20),再进入主蒸汽管用汽侧(21),在主蒸汽管用汽侧(21)上设置三通引出水泵吸水加压管(23),再经水泵吸水加压管电磁阀(24)以及加压入口(10)与罐体储水腔(2)连通;主蒸汽管汽源侧(17)上设置三通经二级射流器进汽管(14)以及二级射流器控制阀(15)进入二级射流器(16),再经二级射流器出汽管(19)进入一级射流器(20)的吸汽口,二级射流器(16)的吸汽口设置吸汽口电磁阀(13),经吸汽口(12)连通抽吸腔(7);抽吸腔(7)设置抽吸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收利用闪蒸汽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该装置底部设置的出水口(38)联接出水口控制阀(25),一路经水泵入口阀(37)进入第一台水泵(36),再经单向阀(35)以及水泵出口控制阀(34)进入锅炉给水管路(33),另一路经水泵切换阀(26)进入第二台水泵,第二台水泵水泵入口控制阀(37)与水泵切换阀(26)之间设置三通上装的旁通阀(27),经过吸水管(28)与软化水池连通,吸水管(28)底部设置底阀(32),其特征在于主蒸汽管汽源侧(17)经过主蒸汽控制阀(18)进入一级射流器(20),再进入主蒸汽管用汽侧(21),在主蒸汽管用汽侧(21)上设置三通引出水泵吸水加压管(23),再经水泵吸水加压管电磁阀(24)以及加压入口(10)与罐体储水腔(2)连通;主蒸汽管汽源侧(17)上设置三通经二级射流器进汽管(14)以及二级射流器控制阀(15)进入二级射流器(16),再经二级射流器出汽管(19)进入一级射流器(20)的吸汽口,二级射流器(16)的吸汽口设置吸汽口电磁阀(13),经吸汽口(12)连通抽吸腔(7);抽吸腔(7)设置抽吸口(11)以及抽吸口单向阀(22),经抽吸管(29)与冷凝水外管线控制阀(30)连通,抽吸管(29)上设置三通的一端连接软化水吸入控制阀(31),软化水吸入管底端设置底阀(32);罐体储水腔(2)上设置平衡管出口(4),再经电磁阀(3)、平衡管(8)以及平衡抽吸腔入口(9)进入平衡抽吸腔(7);罐体(1)内设置封头(5)形成平衡抽吸腔(7)和罐体储水腔(2),封头(5)上设置快速启闭阀(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强徐宏雁李培中冯明光陈力铭吕序鑫臧崇玲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烟台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