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121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34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设置有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内部卡接固定有用于对编织布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拆卸机构包括位于矩形槽内部两短边侧面之间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本技术中,通过将连接杆外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螺纹旋合连接的转动环,通过两个转动环的转动可以使多个弧形撑板撑开,然后通过电机的反转和弹簧的弹性作用,可以使两个转动环反向转动,从而将多个弧形撑板收拢,方便工作人员将缠绕在多个弧形撑板外壁的编织布取下,且不耽误厂家生产,可以减少厂家的支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双向编织布,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


技术介绍

1、碳纤维作为一种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经常被用在建筑工程等领域,作为拉伸补强的重要结构,传统的方法是将单纯的碳纤维织成双向的编织布,并辅助以起粘黏作用的树脂,以此进行结构补强,碳纤维双向编织布在加工后需要将其收卷存放。

2、目前现有的收卷装置在收卷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时,通常是将编织布的一端缠绕固定在收卷轴的外壁,但是编织布在收卷过程中会越来越紧,导致在后期很难将收卷的编织布从收卷轴上取下,为了不耽误生产,厂家需要购买多个收卷轴备用,从而增加了厂家的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通过将连接杆外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螺纹旋合连接的转动环,通过两个转动环的转动可以使多个弧形撑板撑开,然后通过电机的反转和弹簧的弹性作用,可以使两个转动环反向转动,从而将多个弧形撑板收拢,方便工作人员将缠绕在多个弧形撑板外壁的编织布取下,且不耽误厂家生产,可以减少厂家的支出成本。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设置有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内部卡接固定有用于对编织布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拆卸机构包括位于矩形槽内部两短边侧面之间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两端均旋合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板。</p>

4、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面均设置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d型槽,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与对应位置处的夹板23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转轴与对应位置处的夹板转动连接,与另一个转轴转动连接的夹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夹板并与另一个转轴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在于:所述收卷机构包括两个限位盘,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盘的一侧面固定有与另一个转轴上的d型槽插接的d型轴一,两个所述限位盘相对的一侧面环形等角度卡接有多个弧形撑板,两个所述限位盘相对的一侧面均环形等角度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弧形撑板固定的滑块。

6、进一步在于:两个限位盘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外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螺纹旋合连接的转动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d型槽插接的d型轴二,所述d型轴二与对应位置处的限位盘贯穿转动。

7、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转动环相对的一侧面均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座一,所述固定座一由两个对称的固定块一组成,所述弧形撑板的内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块二,两个所述固定块一与两个固定块二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条。

8、进一步在于:所述弧形撑板的外壁开设有卡槽。

9、进一步在于: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底座一侧面并固定连接有转轮。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通过将连接杆外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螺纹旋合连接的转动环,通过两个转动环的转动可以使多个弧形撑板撑开,然后通过电机的反转和弹簧的弹性作用,可以使两个转动环反向转动,从而将多个弧形撑板收拢,方便工作人员将缠绕在多个弧形撑板外壁的编织布取下,且不耽误厂家生产,可以减少厂家的支出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面设置有拆卸机构(2),所述拆卸机构(2)内部卡接固定有用于对编织布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3),所述底座(1)顶面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拆卸机构(2)包括位于矩形槽(11)内部两短边侧面之间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21),所述双向丝杆(21)的外壁两端均旋合连接有矩形块(22),所述矩形块(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23)相对的一侧面均设置有转轴(24),两个所述转轴(24)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D型槽(25),其中一个所述转轴(24)与对应位置处的夹板23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转轴(24)与对应位置处的夹板(23)转动连接,与另一个转轴(24)转动连接的夹板(2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输出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夹板(23)并与另一个转轴(2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3)包括两个限位盘(31),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盘(31)的一侧面固定有与对应位置处的D型槽(25)插接的D型轴一(311),两个所述限位盘(31)相对的一侧面环形等角度卡接有多个弧形撑板(35),两个所述限位盘(31)相对的一侧面均环形等角度开设有多个滑槽(312),所述滑槽(312)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弧形撑板(35)固定的滑块(3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盘(31)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的外壁两端均开设有螺纹(321),所述连接杆(32)外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螺纹(321)旋合连接的转动环(33),两个所述转动环(3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4),所述连接杆(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处的D型槽(25)插接的D型轴二,所述D型轴二与对应位置处的限位盘(31)贯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环(33)相对的一侧面均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座一,所述固定座一由两个对称的固定块一(331)组成,所述弧形撑板(35)的内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块二(352),两个所述固定块一(331)与两个固定块二(352)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条(3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撑板(35)的外壁开设有卡槽(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21)的一端贯穿底座(1)一侧面并固定连接有转轮(2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面设置有拆卸机构(2),所述拆卸机构(2)内部卡接固定有用于对编织布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3),所述底座(1)顶面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拆卸机构(2)包括位于矩形槽(11)内部两短边侧面之间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21),所述双向丝杆(21)的外壁两端均旋合连接有矩形块(22),所述矩形块(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23)相对的一侧面均设置有转轴(24),两个所述转轴(24)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d型槽(25),其中一个所述转轴(24)与对应位置处的夹板23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转轴(24)与对应位置处的夹板(23)转动连接,与另一个转轴(24)转动连接的夹板(2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的输出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夹板(23)并与另一个转轴(2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双向编织布收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3)包括两个限位盘(31),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盘(31)的一侧面固定有与对应位置处的d型槽(25)插接的d型轴一(311),两个所述限位盘(31)相对的一侧面环形等角度卡接有多个弧形撑板(35),两个所述限位盘(31)相对的一侧面均环形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正平顾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伟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