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精车对刀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365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14
本技术提供轴承精车对刀辅助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安装有位移板,所述位移板下端面四周分别安装有位移组件,所述位移板下端面且位于工作台之间分别安装有横移组件和纵移组件,所述工作台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一端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下部且位于位移板之间安装有平面推力球轴承;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圆台,所述位移板上端面通过平面推力球轴承转动连接有圆台,所述圆台上端面等间距设置有夹持槽。本技术通过位移板、位移组件、横移组件、纵移组件、旋转电机和夹持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轴承的夹持,待夹持后,在对轴承进行对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精车对刀,具体涉及轴承精车对刀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2、目前,轴承在进行生产时,先需要对轴承中的内圆或外圆进行粗车加工,待粗车加工完成后淬火,待淬火完成后,再对内圆或外圆进行精车加工,待精车加工后,才能进行装配形成轴承。

3、由于,现有的内圆或外圆再进行精车时,首先将轴承中的内圆或外圆固定在夹持装置上,待夹持后,这时工作人员在将千分表通过连杆固定在精车组件上,待固定后,这时将千分一端与轴承中的内圆或外圆表面相互接触,接触后,这时旋转夹持装置,夹持组装将带动轴承中的内圆或外圆进行转动,当随着轴承中的内圆或外圆进行转动时,工作人员即可通过千分表进行观看,该轴承中的内圆或外圆的表面值是否在指定范围内,若不在,这时需要将固定后的外圆或内圆从夹持装置上松开,松开后,在重新调整夹持装置后,再进行重新固定,固定后再从用千分表进行检测,直至外圆或内圆的直径在指定范围内,即可完成了整体的固定,才能方便后期的精车,但是该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精车对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端面安装有位移板(2),所述位移板(2)下端面四周分别安装有位移组件(3),所述位移板(2)下端面且位于工作台(1)之间分别安装有横移组件(4)和纵移组件(5),所述工作台(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6),所述旋转电机(6)输出轴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旋转杆(7),所述旋转杆(7)一端安装有夹持组件(8),所述夹持组件(8)下部且位于位移板(2)之间安装有平面推力球轴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精车对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件(84)包括转动杆(841),所述圆台(8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精车对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端面安装有位移板(2),所述位移板(2)下端面四周分别安装有位移组件(3),所述位移板(2)下端面且位于工作台(1)之间分别安装有横移组件(4)和纵移组件(5),所述工作台(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6),所述旋转电机(6)输出轴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旋转杆(7),所述旋转杆(7)一端安装有夹持组件(8),所述夹持组件(8)下部且位于位移板(2)之间安装有平面推力球轴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精车对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件(84)包括转动杆(841),所述圆台(81)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41),所述转动杆(841)一端通过传动蜗杆(842)转动连接有传动蜗轮(843),所述传动蜗轮(843)中部固定连接有圆杆(844),所述圆台(81)内腔中部转动连接有圆杆(844),所述圆杆(84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845),所述转盘(845)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拉杆(846),所述拉杆(846)一端通过销轴与夹持杆(8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精车对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85)包括t型槽(851),所述夹持杆(83)上端面设置有t型槽(851),所述t型槽(851)内腔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螺栓孔(852),所述t型槽(851)内腔滑动连接有工字块(853),所述工字块(85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块(85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恒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锘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