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除味除污垢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53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物除味除污垢剂,该织物除味除污垢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环状糊精3~5份、蓖麻醇酸锌1~3份、表面活性剂8~14份、pH调节剂0.6~1.2份和缓蚀剂0.4~0.7份;本织物除味除污垢剂适用于野外工作者衣物、公共场所及家具织物的异味消除及污垢清除,其使用简便,能快速清除异味及污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物除味除污垢剂。技术背景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救援部队或其他野外工作者常常被不能及时换洗衣物 的问题困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诸如窗帘、地毯及坐垫等家居织物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 日常生活中。久未清洗的织物不仅存在大量顽固性油污垢及病菌,而且还会散发出令人不 愉悦的异味。常规的去污垢方法是清洗织物,但室外工作者难以实现;对于家居织物,频繁 的清洗会导致其变形、脱色而丧失美感,且织物因体积过大,清洗时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 传统的除味方法是借助香精的香味掩盖其它异味,从而缓解人对异味的反应,此种除味剂 不能达到根本消除异味的目的。市面上有大量能有效清除污垢的干洗剂,其主要成分为石 油烃、卤代烃等有机溶剂,但有机溶剂对身体的毒性使其不能用于家居织物的除污垢除味。环状糊精是一种由7个葡萄糖单体经α -1,4糖苷键结合生成的环状物。从环状 糊精分子外形看,似一个内空去顶的锥形体。环状糊精的空心洞穴有疏水亲脂作用以及空 间体积匹配效应,与具有适当大小、形状和疏水性的分子通过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 的包含物。蓖麻醇酸锌是一种广泛用于地毯清洗剂、鞋用喷雾剂以及狗除臭喷雾剂的吸味 剂,但蓖麻醇酸锌并不能用于抑菌和除污垢渍。申请号为200710087107.4的中国申请公开了一种清除空气异味、臭味的空气除 味剂,其技术方案为环状糊精及其衍生物、纳米级的光触媒混合常规的防腐剂、消毒剂制备 成喷雾剂而成。但是,该技术方案适用于一般环境的空气异味消除,对于异味和污垢极易吸 附的织物清除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纳米级光触媒产生的细小颗粒容易贴附在织物中,也不 适用于常年居家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用于织物除污除味剂,其能快速消除织物中的异味分子及 污垢,从而达到清洁织物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为织物除味除污垢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环状糊精3 5份;蓖麻醇酸锌1 3份;表面活性剂8 14份;PH 调节齐[J0. 6 1. 2 份;缓蚀剂0.4 0.7份。进一步,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环状糊精3 3. 5份;蓖麻醇酸锌1 2份;表面活性剂8 9份;PH 调节齐[J0· 8 1· 0 份;缓蚀剂0.4 0.5份;进一步,所述表面活性剂由聚羧酸酯与烷基糖苷以重量比为2. 5 5 6 9配 制而成;进一步,所述PH调节剂由三乙醇胺与乳酸以重量比为0.5 1 1配制而成;进一步,所述缓蚀剂由苯甲酸钠与亚硝酸钠以重量比为3 5 1 2配制而成;进一步,所述织物除味剂制备成喷雾剂; 进一步,所述喷雾剂中含有抛射剂丙丁烷气体或氟利昂气体;进一步,所述喷雾剂中包括按重量计为68. 1 81. 5%的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能快速包埋残留在织物中的异味份 子及污垢,对于吸附于织物纤维中的异物的清除效果尤其明显;另外,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 剂根据不同场所织物的受污染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配方,进行针对性除味除污垢;本织物 除味除污垢剂的使用方法简单,仅需在涂抹或喷洒完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之后,简单抖 动或轻弹织物即可达到除味除污垢的目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异味是以分子为基础的,这些大小合适的分子都可与环状糊精形成包含物,形成 的包含物一般只能在水存在时进行。当环状糊精溶于水时,环状糊精的环形中的空洞部分 也被水分子占据。当环状糊精、蓖麻醇酸锌和表面活性剂与织物接触时,对于粘附在织物上 的异味分子或污垢首先进行润湿,然后通过疏水性空洞与非极性的外来分子结合,这些水 分子很快被外来分子置换,形成比较稳定的包含物,随着水分的蒸发,包含物最终形成细小 粉末并从地毯或织物中脱落下来。污垢和异味分子最终被清除。野外工作者衣物换洗一直是待以解决的问题。久未换洗的衣服含有大量的的汗液 及致病菌及尘土。属于污垢染程度较高的织物。家居织物中主要含有烟味及汗液等异味及 咖啡、果汁残留物及油污垢。针对织物的不同污染程度,采用不同的组分配方进行除味除污 垢。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将其制备成固体状、喷雾剂及其它常规剂型, 该织物除味除污垢剂PH值为6. 0 7. 0。实施例1适用于家居织物的除味除污垢剂取环状糊精3份、蓖麻醇酸锌1份、聚羧酸酯3份、烷基糖苷5份、三乙醇胺0. 3份、 乳酸0. 3份、苯甲酸钠0. 5份、亚硝酸钠0. 2份及去离子水75份在反应釜中搅拌充分混勻, 装入定量包装的喷雾瓶中,冲入丙丁烷气体5份。实施例2适用于野外工作者的衣物除味除污垢剂取环状糊精5份、蓖麻醇酸锌3份,聚羧酸酯5份、烷基糖苷9份、三乙醇胺0. 8份、 乳酸0. 4份、苯甲酸钠0. 4份、亚硝酸钠0. 2份及去离子水75份在反应釜中搅拌充分混勻, 装入定量包装的喷雾瓶中,冲入丙丁烷气体8份。实施例3适用于酒店、餐厅等公共场所的织物除味除污垢剂取环状糊精3份、蓖麻醇酸锌1. 5份、聚羧酸酯2. 5份、烷基糖苷6份、三乙醇胺 0. 3份、乳酸0. 3份、苯甲酸钠0. 3份、亚硝酸钠0. 1份及去离子水80. 9份在反应釜中搅拌 充分混勻,装入定量包装的喷雾瓶中,冲入丙丁烷气体6份。使用效果测试1.准备一只透明矿泉水瓶,倒入约20毫升清水,将吸烟时呼出的烟吹进胶瓶,盖 紧摇晃,反复数次,使香烟焦油烟充分溶解在水中。把瓶内收集到的带刺激浓烟味的液体10 滴分别滴到两块准备好的IOcmXlOcm的尼龙地毯上,地毯上含有比较浓郁的烟味,在常温 下放置半小时,让烟味比较顽固的吸附在尼龙地毯上。在两块尼龙地毯上分别喷入2克的 普通清洁剂和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10分钟后用吸尘器清除残留粉末。经对比,使用普 通清洁剂的尼龙地毯还有明显的烟味残留,使用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的尼龙地毯烟味消 失。2.准备两条新的纯白毛巾,把毛巾悬挂在晾衣架上,在毛巾上分别喷上等量的咖 啡和果汁。10分钟后咖啡和果汁已经完全被毛巾所吸附,再喷上等量的普通清洁剂和所述 织物除味除垢剂,10分钟后通过机械力的拍打把污垢进行清除,使用普通清洁剂的咖啡和 果汁的残留较明显,使用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的毛巾咖啡和果汁残留明显减少。3.将足球运动员赛后未清洗的衣物于密封空间放置一周。密封空间内存在浓郁的 汗味,衣物上存在大量污垢。将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喷洒于密闭空间及衣物上,10分钟后 异味消失,通过机械力的拍打,存在于衣物上的污垢明显减少。 由于目前尚不存在一套科学的判别织物除污及除味系统,仅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 对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的效果进行判定。上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也可制备成块状固体制 剂方便携带。另外,可在所述织物除味除污垢剂中加入常规的抑菌杀菌剂以对织物进行消毒杀菌。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 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 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 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织物除味除污垢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环状糊精 3~5份;蓖麻醇酸锌1~3份;表面活性剂8~14份;PH调节剂 0.6~1.2份;缓蚀剂0.4~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织物除味除污垢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环状糊精 3~5份;  蓖麻醇酸锌1~3份;  表面活性剂8~14份;  PH调节剂 0.6~1.2份;  缓蚀剂 0.4~0.7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岳荣沈显灿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绿岛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