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鞋底及其性能调节方法、运动鞋。
技术介绍
1、现有鞋底多采用橡胶、塑料等材料通过注塑制成,通过在鞋底添加复杂的花纹为鞋底提供摩擦力。然而,这种设计形式降低了鞋子的吸能减振作用,同时鞋子缺少个性化定制能力。此外,鞋底通常由实心结构组成,通过材料的弹性实现减振作用,这种设计形式的减振作用有限且不可调节。另外,鞋底的底面提供的摩擦力有限,无法很好的适应光滑路面的行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下问题中的至少一种:在长途走路过程中,现有的鞋底,容易使脚底出现磨泡;现有的鞋底吸能减振功能不佳,且无法实现减振功能的调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鞋底,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脚面接触部、点阵超材料夹芯层和地面接触部;所述脚面接触部由手性力学超材料制成,所述手性力学超材料的胞元包括中间圆环和连接所述中间圆环的多个韧带,多个所述韧带与所述中间圆环的连接方式与风扇的叶片与风扇轴的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脚面接触部(1)、点阵超材料夹芯层(2)和地面接触部(3);所述脚面接触部(1)由手性力学超材料制成,所述手性力学超材料的胞元包括中间圆环(101)和连接所述中间圆环(101)的多个韧带(102),多个所述韧带(102)与所述中间圆环(101)的连接方式与风扇的叶片与风扇轴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鞋底使用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4D打印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102)由至少一个弧形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力学超材料的胞元包括4个或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脚面接触部(1)、点阵超材料夹芯层(2)和地面接触部(3);所述脚面接触部(1)由手性力学超材料制成,所述手性力学超材料的胞元包括中间圆环(101)和连接所述中间圆环(101)的多个韧带(102),多个所述韧带(102)与所述中间圆环(101)的连接方式与风扇的叶片与风扇轴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鞋底使用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4d打印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102)由至少一个弧形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力学超材料的胞元包括4个或6个所述韧带(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超材料夹芯层(2)包括bcc点阵超材料夹芯层、octet点阵超材料夹芯层、三维六边形蜂窝点阵超材料夹芯层和kelvin点阵超材料夹芯层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晓洲,冷劲松,刘彦菊,刘立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