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双体浮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51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7
本技术属于浮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双体浮筒。本技术,包括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固定连接后成整体双体浮筒,在双体浮筒的中部两侧设有第一衔接凸耳环与第二凸耳环,且在双体浮筒的外侧角边中部设有第一凸耳环、第二凸耳环、第三凸耳环与第四凸耳环,且这些凸耳环内均设有定位孔,同时在双体浮筒一侧设有堵头,本技术在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组合后成双体浮筒后比单一浮筒增加了受力扭矩,增加了浮筒在水中的稳定性,同时在多个双体浮筒连接后,由于S型边部的作用,使得大面积连接后咬合的更加紧密,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浮筒,涉及一种装配式双体浮筒


技术介绍

1、浮筒也称也称组合式浮动模块,是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含量≥95%)为主要原料,通过吹塑工艺加工而成,可根据实际需求或工程设计,在其他金属或塑胶配件(插销)的辅助下进行连接、固定、组合、安装成各式形状,用于码头、浮桥、游泳池、平台等场所进行水陆连接的漂浮于水面上的产品。现有的浮筒都是单一的,在使用时需要用钉栓进行组合,使得组装时增加劳动力,且组合完成后由于单一个体性力矩短,容易脱落,稳定性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装配式双体浮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双体浮筒。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双体浮筒,包括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所述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外周向面均设有s型边部,且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中间相连接处成s形咬合,所述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上方均设有防滑面,所述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下方均设有底部,所述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之间连接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衔接凸耳环与第二衔接凸耳环,所述第一浮筒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耳环与第二凸耳环,所述第二浮筒外侧分别设有第三凸耳环与第四凸耳环,所述第一浮筒上方四角处与第二浮筒上方四角处均设有凹口,且凹口下方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浮筒侧面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堵头。

4、在上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中,所述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外周向面固定连接s型边部,所述第一浮筒固定连接第二浮筒,且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连接处s形咬合,同时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成矩形整体。

5、在上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中,所述第一浮筒上方与第二浮筒上方均固定连接防滑面,且两侧上防滑面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一浮筒下方与第二浮筒下方均固定连接底部,且底部置于水里。

6、在上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中,所述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连接处两侧向外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衔接凸耳环与第二衔接凸耳环,且第一衔接凸耳环水平位置高于第二衔接凸耳环。

7、在上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中,所述第一浮筒外两角边处分别固定第一凸耳环与第二凸耳环,且第二凸耳环水平位置高于第一凸耳环,同时第二凸耳环与第一凸耳环大小相同。

8、在上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中,所述第二浮筒外两角边处分别固定连接第三凸耳环与第四凸耳环,且第四凸耳环水平位置高于第三凸耳环,同时第四凸耳环与第三凸耳环相同大小。

9、在上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中,所述第一凸耳环、第三凸耳环与第二衔接凸耳环水平位置齐平,所述第二凸耳环、第四凸耳环与第一衔接凸耳环水平位置齐平,

10、在上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中,所述第一凸耳环、第二凸耳环、第三凸耳环、第四凸耳环、第一衔接凸耳环与第二衔接凸耳环内均开设有定位孔。

11、在上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中,所述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上下角处均开设有凹口,且凹口下方筒壁上开设有弧形凹槽。

12、在上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中,所述第一浮筒侧面s型边部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固定连接堵头。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4、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固定连接后成整体双体浮筒,在双体浮筒的中部两侧设有第一衔接凸耳环与第二凸耳环,且在双体浮筒的外侧角边中部设有第一凸耳环、第二凸耳环、第三凸耳环与第四凸耳环,且这些凸耳环内均设有定位孔,同时在双体浮筒一侧设有堵头,在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组合后成双体浮筒后比单一浮筒增加了受力扭矩,增加了浮筒在水中的稳定性,同时在多个双体浮筒连接后,由于s型边部的作用,使得大面积连接后咬合的更加紧密,稳定性更好。

15、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双体浮筒,包括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外周向面均设有S型边部(3),且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中间相连接处成S形咬合,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上方均设有防滑面(4),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下方均设有底部(5),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之间连接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衔接凸耳环(12)与第二衔接凸耳环(14),所述第一浮筒(1)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耳环(10)与第二凸耳环(11),所述第二浮筒(2)外侧分别设有第三凸耳环(15)与第四凸耳环(16),所述第一浮筒(1)上方四角处与第二浮筒(2)上方四角处均设有凹口(8),且凹口(8)下方设有弧形凹槽(9),所述第一浮筒(1)侧面中间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设有堵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外周向面固定连接S型边部(3),所述第一浮筒(1)固定连接第二浮筒(2),且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连接处S形咬合,同时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成矩形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上方与第二浮筒(2)上方均固定连接防滑面(4),且两侧上防滑面(4)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一浮筒(1)下方与第二浮筒(2)下方均固定连接底部(5),且底部(5)置于水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连接处两侧向外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衔接凸耳环(12)与第二衔接凸耳环(14),且第一衔接凸耳环(12)水平位置高于第二衔接凸耳环(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外两角边处分别固定第一凸耳环(10)与第二凸耳环(11),且第二凸耳环(11)水平位置高于第一凸耳环(10),同时第二凸耳环(11)与第一凸耳环(10)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筒(2)外两角边处分别固定连接第三凸耳环(15)与第四凸耳环(16),且第四凸耳环(16)水平位置高于第三凸耳环(15),同时第四凸耳环(16)与第三凸耳环(15)相同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环(10)、第三凸耳环(15)与第二衔接凸耳环(14)水平位置齐平,所述第二凸耳环(11)、第四凸耳环(16)与第一衔接凸耳环(12)水平位置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环(10)、第二凸耳环(11)、第三凸耳环(15)、第四凸耳环(16)、第一衔接凸耳环(12)与第二衔接凸耳环(14)内均开设有定位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上下角处均开设有凹口(8),且凹口(8)下方筒壁上开设有弧形凹槽(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侧面S型边部(3)中间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固定连接堵头(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双体浮筒,包括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外周向面均设有s型边部(3),且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中间相连接处成s形咬合,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上方均设有防滑面(4),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下方均设有底部(5),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之间连接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衔接凸耳环(12)与第二衔接凸耳环(14),所述第一浮筒(1)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耳环(10)与第二凸耳环(11),所述第二浮筒(2)外侧分别设有第三凸耳环(15)与第四凸耳环(16),所述第一浮筒(1)上方四角处与第二浮筒(2)上方四角处均设有凹口(8),且凹口(8)下方设有弧形凹槽(9),所述第一浮筒(1)侧面中间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设有堵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外周向面固定连接s型边部(3),所述第一浮筒(1)固定连接第二浮筒(2),且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连接处s形咬合,同时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成矩形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上方与第二浮筒(2)上方均固定连接防滑面(4),且两侧上防滑面(4)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一浮筒(1)下方与第二浮筒(2)下方均固定连接底部(5),且底部(5)置于水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双体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连接处两侧向外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衔接凸耳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霞光塑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