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在一个工程项目中需要使用大量混凝土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建筑物本身的尺寸很大,或者是因为需要支撑重型设备或承受大量压力,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通常需要更多的规划,密切的质量控制以及更多的注意力在温度控制和裂缝预防上。
2、在中国专利“cn104499498b”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包括设置缓冲隔离层为在基础筏板下用中粗砂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设置缓冲隔离层;配筋的方法为根据基础筏板的不同厚度,配备不同直径不同间距的温度构造筋;基础本体浇筑采用分块分层的方式、二次振捣的方法浇筑基础本体;设置后浇带时设置的各个后浇带的间距为30米~35米,后浇带宽为0.8米~1.1米,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浇筑后浇带的时间为20天~29天,后浇带与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的接口方式为平口直接;后浇带浇筑采用二次投料法以及二次振捣法浇筑后浇带。本专利技术适于对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时采用,可以预防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裂纹的产生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底板、顶板和侧墙处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和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变化及混凝土塌落度损失情况来调整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塌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保证混凝土供应质量,混凝土坍落度在120~1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底板、顶板和侧墙处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和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变化及混凝土塌落度损失情况来调整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塌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保证混凝土供应质量,混凝土坍落度在120~1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混凝土按照密度组分,包括碎石988~1039kg/m3、砂子585~734kg/m3、水泥280~350kg/m3、煤灰48~62kg/m3、水120~165kg/m3、膨胀剂10~25kg/m3、纤维0.3~0.9kg/m3、减水剂2~7kg/m3和防水剂10~25kg/m3,其中水泥为po 42.5水泥,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通过混凝土拌和物温度计算公式来计算混凝土入模温度,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对筏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在筏板钢筋支架上,打好分层标高线作为浇筑过程的分层厚度,控制基础筏板钢筋接触土保护层厚度一侧为40mm,非临土侧为25mm,浇筑基础筏板厚度1m-2m,筏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斜向分层法进行连续浇筑,竖直方向先浇筑深坑部分再浇筑筏板部分,水平方向则分成两部分,由中间往两边浇筑,采用配备的2台地泵及1台天泵进行混凝土输送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宋杨皓,王启超,禹荣平,王寿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