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降噪,特别涉及一种通风管道吸声超材料贴片。
技术介绍
1、传统吸声材料主要有海绵、泡沫、多孔板等,这些材料通过声波进入材料,与内部微孔结构相互作用对声波进行耗散。上述传统吸声材料对高频声波有较高的吸收效果,但对低频声波的吸收效果较差,需要与半波长相当的厚度才能对声波进行有效吸收。以亥姆霍兹谐振腔、迷宫结构、薄膜结构等为主的声学超材料为低频降噪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单端口吸声器在低频段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但这些吸声器需要一个刚性背板才能很好的工作,当存在通风路径时,它们的吸声性能将大打折扣,大量声波会从通风路径向前传播。这样的吸声器显然不能工作于需要通风的场景。目前也存在部分可以应用于通风场景的吸声器和隔声器,但是通风面积往往不是很大,这很不利于流体的流通,并且隔声器还会反射大量声音,反射波可能会对入射端产生二次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通风管道吸声超材料贴片,通过将超材料贴片贴在通风管道内壁上,使得通风管道既能通风又能吸声,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管道吸声超材料贴片,包括贴片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外壳(1)内设有呈水平矩阵排列的多个超材料吸声单元(2),各所述超材料吸声单元(2)紧密连接,单个超材料吸声单元(2)包括四个复合亥姆霍兹谐振腔(3),四个复合亥姆霍兹谐振腔(3)关于超材料吸声单元(2)的中心旋转对称,每个复合亥姆霍兹谐振腔(3)由两个内嵌共振腔(4)串联而成,所述内嵌共振腔(4)内设有环形通道(A),所述环形通道(A)内包裹有一矩形腔(5),且矩形腔(5)与环形通道(A)相通,在贴片外壳(1)的顶面对应每个超材料吸声单元(2)的中心位置处均设有吸声入口(B),每个复合亥姆霍兹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管道吸声超材料贴片,包括贴片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外壳(1)内设有呈水平矩阵排列的多个超材料吸声单元(2),各所述超材料吸声单元(2)紧密连接,单个超材料吸声单元(2)包括四个复合亥姆霍兹谐振腔(3),四个复合亥姆霍兹谐振腔(3)关于超材料吸声单元(2)的中心旋转对称,每个复合亥姆霍兹谐振腔(3)由两个内嵌共振腔(4)串联而成,所述内嵌共振腔(4)内设有环形通道(a),所述环形通道(a)内包裹有一矩形腔(5),且矩形腔(5)与环形通道(a)相通,在贴片外壳(1)的顶面对应每个超材料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