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减排固碳的生物炭改良剂的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24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减排固碳的生物炭改良剂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不同的生物炭,测定生物炭的理化特性;(2)进行土培试验,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培养碱液吸收法,将不同生物炭添加至土壤中,进行土壤呼吸试验的测定;(3)计算各组不同培养时间区段的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4)待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稳定时,分析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生物炭理化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高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减排固碳能力的同时,还获得了生物炭理化特性的优选参考范围,为筛选在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中具有较弱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且生物炭对土壤肥力提升也有一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减排固碳,具体涉及一种适用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减排固碳的生物炭改良剂的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1、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是稀土矿山经营对生态系统的遗留物,尾矿蓄水能力差,氮、磷养分和有机质等含量低,以及高浓度的有毒金属,致使稀土尾矿区自然植物定植缓慢,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重建延迟。此外,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呼吸导致土壤养分匮乏,土壤贫瘠和土地退化日益凸显,制约着农业发展,并且土壤呼吸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因此,如何降低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碳排放,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促进土壤肥力恢复迫在眉睫。

2、生物炭是以农林废弃物、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料为原料,在无氧或限氧条件高温裂解炭化形成的高度芳香化稳定多孔富碳物质,因其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稳定的芳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大量的有机官能团等特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阮泽斌等研究水稻盆栽试验发现,添加生物炭的土壤ph 值提升了0.23-0.31 个单位,有效改良了土壤酸性环境。有关研究表明,生物炭施入土壤中,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优化了土壤通气透水性,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减排固碳的生物炭改良剂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原料制成的生物炭包括稻壳生物炭、杏壳生物炭、椰壳生物炭、核桃壳生物炭、芦苇秸秆生物炭、水稻秸秆生物炭、玉米秸秆生物炭、玉米芯生物炭、木屑生物炭以及竹子生物炭中的至少4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生物炭添加至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中的比例为土壤干重的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土培试验的条件为25℃,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减排固碳的生物炭改良剂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原料制成的生物炭包括稻壳生物炭、杏壳生物炭、椰壳生物炭、核桃壳生物炭、芦苇秸秆生物炭、水稻秸秆生物炭、玉米秸秆生物炭、玉米芯生物炭、木屑生物炭以及竹子生物炭中的至少4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生物炭添加至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中的比例为土壤干重的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土培试验的条件为25℃,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所述碱液为1 mol/l的naoh溶液。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土培试验的具体方法为:将稻壳生物炭、杏壳生物炭、椰壳生物炭、核桃壳生物炭、芦苇秸秆生物炭、水稻秸秆生物炭、玉米秸秆生物炭、玉米芯生物炭、木屑生物炭、竹子生物炭这10种不同的生物炭,分别以5%的比例添加至450.0 g废弃离子型稀土尾矿区土壤中并混匀,形成10组生物炭处理组,另设不施用生物炭的土壤形成对照组,将所有生物炭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放入塑料瓶内,然后置于密闭培养瓶中,培养瓶中同时放置一个盛有10 ml 1 mol/l的naoh溶液和一个盛有10ml去二氧化碳的蒸馏水的塑料瓶,分别用于吸收土壤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维持培养瓶内的空气饱和湿度,将培养瓶放置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期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分别于培养的第1、3、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建陈莎莎龙云康美花吁安桂伦陈柳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