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辊道窑挡火墙结构、焚烧炉及烟气处理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辊道窑挡火墙结构、焚烧炉及烟气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17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窑挡火墙结构、焚烧炉及烟气处理工艺,属于辊道窑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墙体,在所述墙体上设有烟气通道,还包括多根风管,多根所述风管穿透所述墙体进入到所述烟气通道中,相邻的所述风管之间留有供烟气通过的间隙,多个所述风管成排设置形成缓流区域,烟气通过所述缓流区域时被减速,使烟气与助燃气的混合更加充分,并能够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进行预热,达到减少燃烧时能源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道窑烟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辊道窑挡火墙结构、焚烧炉及烟气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锂电池的主要组成材料是在辊道窑内经过烧结形成,在烧结生产过程中,锂电材料会挥发大量的烟气,这种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沥青、焦油等有害物质。为了使排出的烟气满足环保的要求,需要对辊道窑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现有的辊道窑中产生的烟气一般采用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燃烧反应将烟气中有害物质焚烧转化,从而使烟气达到气体的排放标准。烟气处理装置将烟气通过排烟管直接输入到焚烧炉内,焚烧炉内设有烧嘴、燃气及助燃装置,利用烧嘴将焚烧炉升温至烟气的燃点,同时向焚烧炉内打入燃气对烟气进行焚烧,烟气在达到燃点时,通过打入助燃风使烟气进行自燃转化,这种方式在助燃风温度较低时,燃料燃烧的热量会被助燃风大量地吸收,需要用大量的燃气来加热助燃风,以来提高助燃风的温度,因此消耗的能源很多,增加了生产成本。

2、现有公告号为cn208124323u的专利公开了高炉废气焚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一端的上部设有可燃性废气入口,所述可燃性废气入口的下侧设有粉尘收集箱,所述炉体内设有第一挡火墙,所述第一挡火墙的底部设有第一烟气通道,所述第一挡火墙靠近可燃性废气入口的一侧设有倾斜过滤网,所述第一挡火墙远离倾斜过滤网的一侧设有第二挡火墙,所述第二挡火墙的顶部设有第二烟气通道,所述第二挡火墙远离第一挡火墙的一侧设有热交换器,该废气焚烧炉采用热交换器来利用废气中的热量,结构较复杂且多层挡火墙降低了焚烧炉的流量,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辊道窑挡火墙结构,解决了现有焚烧炉内挡火墙利用废气余热的效率低以及能耗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包括墙体,在所述墙体上设有烟气通道,还包括多根风管,多根所述风管穿透所述墙体进入到所述烟气通道中,相邻的所述风管之间留有供烟气通过的间隙,多个所述风管成排设置形成缓流区域,烟气通过所述缓流区域时被减速,使烟气与助燃气的混合更加充分,并能够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进行预热,达到减少燃烧时能源耗的目的。

4、进一步的,在平行于烟气流动方向的平面内,多排所述风管之间交错布置,使所述缓流区域紧凑,达到充分减速烟气,使烟气与助燃气的混合更加充分。

5、优选的,所述风管内通入助燃风,所述助燃风经过所述风管后被烟气预热,将烟气内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降低能源消耗。

6、更优的,所述风管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墙体上,方便检修和安装。

7、更进一步的,沿烟气的流动方向看,多根所述风管将所述烟气通道的截面完全遮盖,使进入的烟气沿所述风管绕行,延长了烟气与所述风管的接触时间,起到充分预热助燃风的作用。

8、更优选地,所述风管的截面为圆形,热交换的面积大且易于取材制造。

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焚烧炉,解决了现有焚烧炉内对烟气热量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11、一种焚烧炉,包括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炉体、烧嘴和排烟风机,所述辊道窑挡火墙结构设置在所述炉体内,所述烧嘴设置在至少一道所述辊道窑挡火墙结构的前后方,所述排烟风机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出口处,降低了所述炉体内的升温需求。

12、进一步的,包括多道所述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多道所述辊道窑挡火墙结构设置在所述炉体内,将所述炉体分隔成多个燃烧区域,每个所述燃烧区域内均设有所述烧嘴,且每个所述燃烧区域内均通入冷却风,对烟气进行多级燃烧,使烟气内的有害气体得到充分的清除。

13、优选的,还包括风阀和补风口,所述风阀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出口和所述排烟风机之间,所述补风口向所述炉体的出口通入冷却风,可以调节排出气体的流量及温度,满足排放要求。

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烟气处理工艺,解决了现有焚烧炉对燃烧产生的烟气热量利用不足和焚烧炉消耗能源多的问题。

1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16、一种辊道窑烟气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7、s1、进风:外部的助燃风从风管内进入到炉体内,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到炉体内;

18、s2、挡火和预热:烟气从墙体上的烟气通道经过,烟气经过成排的所述风管被阻碍产生减速,助燃风经过所述风管时被经过的烟气加热,烟气与进入到所述炉体内的助燃风充分混合;

19、s3、焚烧:烟气与助燃风混合完成在所述炉体内被加热到燃点发生燃烧反应,待烟气焚烧完成后再向外排出。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1、(1)该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在进烟的烟气通道内设有横穿墙体的多根风管,多根风管内作为助燃风的供应管道,且多根风管成排布置,相邻的风管之间留有供烟气流通的间隙,烟气经过风管组成的缓流区域后移动速度降低,而助燃风经过风管时被与烟气发生换热,得到预热,烟气与助燃风在炉内充分混合后再燃烧除害,通过对烟气内作热的利用可以降低燃气的消耗,达到降低能耗的作用,将风管代替原本的砌筑挡火墙简化了炉体的结构。

22、(2)该辊道窑挡火墙结构的风管分成多排设置烟气通道内,风管交错布置,沿烟气进气方向看,风管将烟气通道完全遮盖住,使得烟气在经过风管受以风管的阻碍而改变流动方向,提高了烟气与风管的接触面积,使烟气与助燃风体的换热更加充分,同时,延长了烟气通过缓流区域的时间,使烟气有足够的时间与助燃风体混合,达到充分燃烧除害的目的。

23、(3)该焚烧炉的炉体内设有多道挡火墙结构,挡火墙结构将炉体内分成多个燃烧区域,每个燃烧区域内均设有烧嘴并注入燃气,烟气经过多级燃烧处理达到充分燃烧除害的目的,烟气由排烟风机向外抽出,在排出前混入冷空气进行混合降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包括墙体(3),在所述墙体(3)上设有烟气通道(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风管(4),多根所述风管(4)穿透所述墙体(3)进入到所述烟气通道(31)中,相邻的所述风管(4)之间留有供烟气通过的间隙,多个所述风管(4)成排设置形成缓流区域,烟气通过所述缓流区域时被减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7.一种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道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炉体(1)、烧嘴(6)和排烟风机(7),所述辊道窑挡火墙结构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所述烧嘴(6)设置在至少一道所述辊道窑挡火墙结构的前后方,所述排烟风机(7)设置在所述炉体(1)的出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辊道窑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包括墙体(3),在所述墙体(3)上设有烟气通道(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风管(4),多根所述风管(4)穿透所述墙体(3)进入到所述烟气通道(31)中,相邻的所述风管(4)之间留有供烟气通过的间隙,多个所述风管(4)成排设置形成缓流区域,烟气通过所述缓流区域时被减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辊道窑挡火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福冯倩王子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