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17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52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包括有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夹具总成以用于夹持目标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对机器人抓手落位时进行初导向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夹具总成的外围,并且所述导向件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上段和下段,其中所述上段具有供机器人抓手至少局部插入的插入部,而所述下段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工作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现有处理工位的工作台上设置有能引导机器人抓手的导向件,这样机器人抓手能先进行初导向以更精准地把被加工物放到位,另外导向件的下段通过调节机构连接,能更好地进行后期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汽车零部件加工的处理工位,尤其涉及一种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内机器人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如一些汽车用小工件的边缘的去毛刺作业,如本申请人采用的如一专利号为zl202111126512.9(授权公告号为cn11356097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毛刺去除装置》其公开了不同机器人协调配合完成对被加工物的去毛刺加工,其中在不同的处理工位上设置有用于压紧被加工物的压紧部,如其中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的机械臂前端上安装有图像采集机构,该图像采集机构与机器人控制装置通讯连接,具备摄像机以及图像处理部,图像采集机构要执行通过摄像机拍摄的被加工物所得到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部进行处理来检测被加工物的实际位置,虽然本机器人去毛刺工作站用工件抓取装置利用摄像机以获取被加工物所得到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部进行处理来检测被加工物的实际位置,更好地针对各个被加工物进行抓取,但为了引导机器人抓手把被加工物放到位,需在对应的处理工位上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引导机器人抓手的处理工位。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便于后期调试的处理工位。

3、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包括有

4、工作台;

5、夹具总成,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夹持目标工件;p>

6、其特征在于:

7、还包括有能对机器人抓手落位时进行初导向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夹具总成的外围,并且所述导向件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有:上段和下段,其中所述上段具有供机器人抓手至少局部插入的插入部,而所述下段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工作台连接。

8、为了避免导向件因处理工位在处理目标工件时产生的碎屑堵塞,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的中段具有与插入部连通的中空部,并在所述下段中邻近调节机构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中空部连通并供碎屑排出的排出口,该碎屑为处理工位在处理目标工件时产生。通过排出口的设置能使得导向件内的碎屑自行排出,从而避免需频繁拆卸调节机构而清理导向件。

9、为了便于机器人的抓手更好地进行初导向,优选地,所述上段相较所述中段更向外膨大,而插入部位于上段的中央,并自上而下逐渐向所述中段倾斜。该插入部更为膨大的同时具有倾斜段,则更便于机器人抓手的观察和导向。

10、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由所述下段向外延伸的延伸平台以及位于延伸平台之下的调节平台,所述延伸平台和/或调节平台上开设有沿所述工作台的y轴和x轴方向上的调节孔。这样导向件能相对工作台沿y轴的纵向和沿x轴的横向上均可被安装和调节使用,兼容性强。

11、为了方便导向件能相对工作台沿y轴上的调节,优选地,所述调节孔为开设在所述延伸平台上并沿所述工作台的y轴方向上的第一调节孔,对应地,所述调节平台上开设有安装孔,并在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有限位螺丝,在限位螺丝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且头部露在第一调节孔外以便调节,从而实现所述导向件能固定在所需y轴方向上的调节位置。

12、为了方便导向件能相对工作台沿x轴上的调节,优选地,所述调节孔为开设在所述调节平台上并沿所述工作台的x轴方向上的第二调节孔,在限位螺丝以及第二调节孔的连接状态下,从而实现所述导向件能固定在所需x轴方向上的调节位置。

13、为了方便夹具总成夹持目标工件,优选地,所述的夹具总成包括有用来支撑安放目标工件的支撑座、能对目标工件外部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部以及能对目标工件底部进行支撑定位的定位销。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现有处理工位的工作台上设置有能引导机器人抓手的导向件,这样机器人抓手能先进行初导向以更精准地把被加工物放到位,另外导向件的下段通过调节机构连接,能更好地进行后期调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的中段(36)具有与插入部(33)连通的中空部(34),并在所述下段(32)中邻近调节机构(4)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中空部(34)连通并供碎屑排出的排出口(35),该碎屑为处理工位在处理目标工件时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31)相较所述中段(36)更向外膨大,而插入部(33)位于上段(31)的中央,并自上而下逐渐向所述中段(36)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有由所述下段(32)向外延伸的延伸平台(41)以及位于延伸平台(41)之下的调节平台(40),所述延伸平台(41)和/或调节平台(40)上开设有沿所述工作台(1)的Y轴和X轴方向上的调节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开设在所述延伸平台(41)上并沿所述工作台(1)的Y轴方向上的第一调节孔(42),对应地,所述调节平台(40)上开设有安装孔,并在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有限位螺丝(5),在限位螺丝(5)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且头部露在第一调节孔(42)外以便调节,从而实现所述导向件(3)能固定在所需Y轴方向上的调节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开设在所述调节平台(40)上并沿所述工作台(1)的X轴方向上的第二调节孔(43),在限位螺丝(5)以及第二调节孔(43)的连接状态下,从而实现所述导向件(3)能固定在所需X轴方向上的调节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总成(2)包括有用来支撑安放目标工件的支撑座(21)、能对目标工件外部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部(22)以及能对目标工件底部进行支撑定位的定位销(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的中段(36)具有与插入部(33)连通的中空部(34),并在所述下段(32)中邻近调节机构(4)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中空部(34)连通并供碎屑排出的排出口(35),该碎屑为处理工位在处理目标工件时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31)相较所述中段(36)更向外膨大,而插入部(33)位于上段(31)的中央,并自上而下逐渐向所述中段(36)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与机器人配合使用的处理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有由所述下段(32)向外延伸的延伸平台(41)以及位于延伸平台(41)之下的调节平台(40),所述延伸平台(41)和/或调节平台(40)上开设有沿所述工作台(1)的y轴和x轴方向上的调节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秦书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