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9309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充电电路分别与充电接口、无线接口以及电池连接,其包括:检测模块、电源选通模块、处理器以及充电模块;所述电源选通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接口以及所述无线接口连接,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选通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以及所述处理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先通过电源选通模块选通充电接口或者无线接口输入的电能,由检测模块判断是否有电能输入,再由处理器进行电源查询识别判断电能来源,根据电能来源控制充电模块调整输出电流控制电池充放电,以实现有效缩短充电时间的同时,避免产品过温而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很多兼容接触充电和无线充电技术的产品,由于产品的体积小,空间有限,集成度很高,在充电时散热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的效率低,发热高,辐射大的问题经常存在。这种二合一充电产品,一般usb充电和无线充电都固定一个充电电流值,如果电流设计大了,可以很快完成充电,但是由于无线充电的效率低,发热严重,很容易导致产品过温而发生严重事故,如果电流设计小了,产品无法快速的充满电,特别是某些产品电池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显得充电时间就更长了。

2、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种充电模式下充电电流固定,导致充电时间长或者发热严重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充电电路,分别与充电接口、无线接口以及电池连接,其包括:检测模块、电源选通模块、处理器以及充电模块;

4、所述电源选通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接口以及所述无线接口连接,用于选通输入的电能;

5、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选通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有电能输入时,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器;

6、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以及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进行电源查询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配置调节参数至所述充电模块;

7、所述充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以及所述电源选通模块连接,用于根据调节参数调整输出电流,并将输出电流输出至所述电池。

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无线充模块以及线圈模块;

9、所述线圈模块与所述无线接口以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连接,用于在感应所述无线接口产生射频磁场时输出交流信号至所述无线充模块;

10、所述无线充模块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以及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将交流信号转化成直流信号,并将直流信号输出至所述电源选通模块,以及与所述处理器建立通信。

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输入模块;

12、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用于对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入信号进行过流以及过压限制。

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电池以及稳压模块;

14、所述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以及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以为所述处理器供电。

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输入模块包括限流保护单元以及过压保护单元;

16、所述限流保护单元分别与所述充电接口以及所述过压保护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过流限制,并输出第一信号至所述过压保护单元;

17、所述过压保护单元与所述电源选通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过压限制,并输出第二信号至所述电源选通模块。

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源选通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一电容;

19、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20、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21、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以及所述充电模块连接;

22、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无线充模块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

23、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2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型场效应管。

2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第五电阻以及第二电容;

26、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选通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通信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池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27、本专利技术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8、通过电源选通模块选通充电接口或者无线接口输入的电能;

29、通过检测模块在检测有电能输入时,将检测信号输出至处理器;

30、通过处理器根据检测信号进行电源查询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配置调节参数至所述充电模块;

31、通过充电模块根据调节参数调整输出电流,并将输出电流输出至电池。

32、本专利技术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电路。

3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充电电路分别与充电接口、无线接口以及电池连接,其包括:检测模块、电源选通模块、处理器以及充电模块;所述电源选通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接口以及所述无线接口连接,用于选通输入的电能;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选通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有电能输入时,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进行电源查询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配置调节参数至所述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以及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调节参数调整输出电流,并将输出电流输出至所述电池。本专利技术先通过电源选通模块选通充电接口或者无线接口输入的电能,由检测模块判断是否有电能输入,再由处理器进行电源查询识别判断电能来源,根据电能来源控制充电模块调整输出电流控制电池充放电,以实现有效缩短充电时间的同时,避免产品过温而发生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电路,分别与充电接口、无线接口以及电池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电源选通模块、处理器以及充电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充模块以及线圈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限流保护单元以及过压保护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选通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一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型场效应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第五电阻以及第二电容;

9.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分别与充电接口、无线接口以及电池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电源选通模块、处理器以及充电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充模块以及线圈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限流保护单元以及过压保护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强欧阳正良袁小平黄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朗特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