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954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纵梁热成形工艺,该成形工艺将汽车薄板后纵梁与门槛梁搭接处的特征面所对应的侧壁工艺造型面设计弧形面,能够有效的控制材料流动方向,减小成型摩擦力,改善搭接面因进料不均匀而产生的起皱开裂现象,而且不影响后纵梁的特征面造型,从而达到对应位置制件质量提升的显著效果;在不改变后纵梁特征面造型的前提下,减小板料厚度,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后纵梁热成形工艺


技术介绍

1、在通常设计中,后地板总成中的后纵梁采用抗拉强度≥500mpa,料厚1.8mm的22mnb5材热冲压成形而成,热冲压后零件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在同等料厚的基础上,热成型后纵梁极大提升后地板总成的强度。然而材质规格的增加会导致产品净重增加,整车轻量化得不到保证,整车油耗也会增加。鉴于此,料厚1.4mm的薄板后纵梁热成形加工研究是有必要的。

2、将料厚从1.8mm减少到1.4mm后,存在以下问题:

3、1、料厚从1.8mm减少到1.4mm,同等减薄率的基础上,薄板后纵梁更容易开裂;

4、2、为了增加乘用车轮胎的包络空间,减少后纵梁拐角半径,拐角半径r96mm,远小于常规后纵梁拐角半径r120mm,零件成形时,拐角半径越小,x向与y向过渡越不光顺,材料从多个方向往r角处流动,造成拐角处材料堆积,表现在零件上就是此处起皱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在不改变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门槛梁搭接面沿后纵梁本体外侧向外延伸7mm形成延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倒圆角的圆角半径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侧壁面与第二侧壁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二倒圆角的圆角半径为150~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门槛梁搭接面沿后纵梁本体外侧向外延伸7mm形成延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倒圆角的圆角半径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侧壁面与第二侧壁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二倒圆角的圆角半径为150~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热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瑞秋程巍巍刘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爱机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