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乐兵专利>正文

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2948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2
本技术涉及色盲色觉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和固定带组件,设备主体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与固定带组件进行连接,固定带组件由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组成,第一固定带远离设备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连接带和第一下连接带,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上连接带和第一下连接带的内部分别连接有第二上连接带和第二下连接带,设备主体靠近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两端的内侧均设有气垫,气垫通过多组弹簧与设备主体进行连接,气垫远离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防护层;本技术通过设计方便对色盲色觉辅助设备进行适宜佩戴调节,增加色盲色觉辅助设备佩戴使用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色盲色觉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人类视觉感受器有两种,一种叫视杆细胞,另一种叫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外侧,负责在暗光条件下接收光信息,对色觉不起作用;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心凹槽处,负责在明亮的环境中接收光信息,同时也是感知颜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锥细胞类型有三种:长波型,中波型和短波型,也叫做红色型,绿色型和蓝色型(r型,g型和b型)。每种视锥细胞感知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传递给大脑形成丰富多彩的颜色信息。

2、目前绝大多数色盲患者表现为一种或者两种视锥细胞功能异常,导致对其中一种或者两种颜色识别障碍,具体表现为对特定颜色信息欠敏感或者过敏感,例如常见的红色盲和绿色盲,依据对颜色识别能力的强弱,色盲有完全色盲和不完全色盲之分,不完全色盲又叫色弱,但社会上统称为色盲,这些患者一部分是先天性的,另一部分则为后天性的,后天性色盲因病而得,病好可以恢复;对于先天性患者,往往是遗传而得,无法治疗。

3、目前色盲的色觉主要通过光学矫正的方法得以改善,光学矫正的方法为色盲患者佩戴镀有特殊膜的眼镜,减弱进入眼睛的过敏感色段的光来达到矫正的目的,而对于欠敏感色段,光学矫正显得无能为力,而且色盲的种类各异,商品化生产的色盲眼镜无法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头戴显示技术的发展使得该技术获得极大的应用空间,这一原本用于军事化的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其在显示增强、虚拟现实以及立体显示等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拓展,在便携性、低功耗乃至美观性等方面,头戴显示器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p>

4、经检索,公开号:cn104270588a,公开了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视频采集设备、视频接收电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测试图像存储及加载接口电路、内存电路、视频发送电路以及显示镜片,其中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完成视频源数据选择、rgb三色通道增益调节以及亮度、对比度的调整。本技术在色盲患者障碍色段上通过调节采集到的视频信号对应色通道的增益,使得患者能够正确辨别出该色段所包含的色觉信息。通过数字视频处理,本技术为辅助色盲患者正确识别颜色信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申请案中的色盲色觉辅助装置通过佩戴进行使用,不同使用者的头围大小不同,进而对色盲色觉辅助装置的佩戴尺寸不同,然而上述申请案中的色盲色觉辅助装置不具备对佩戴尺寸调节的作用,不同头围大小的使用者对其进行使用时,易出现过紧或过松现象,降低该色盲色觉辅助装置使用期间的舒适度;因此,设计一种新型色盲色觉辅助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盲色觉辅助装置使用期间舒适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和固定带组件,设备主体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与固定带组件进行连接,固定带组件由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组成,第一固定带远离设备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连接带和第一下连接带,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上连接带和第一下连接带的内部分别连接有第二上连接带和第二下连接带,设备主体靠近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两端的内侧均设有气垫,气垫通过多组弹簧与设备主体进行连接,气垫远离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防护层。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气垫由硅橡胶材料制作,防护层由抗菌纤维材料制作。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第一上连接带和第一下连接带的内部均呈中空状结构设计,第二下连接带与第一上连接带为抽拉式结构设计,第二下连接带与第二上连接带为抽拉式结构设计。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第一上连接带和第一上连接带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通过两组复位弹簧与通槽内壁进行连接,第二上连接带和第二下连接带的内部均等间距开设有供固定件插接的多组限位槽。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通槽的外侧且位于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部。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固定件呈“圆锥”状结构设计,固定件靠近限位槽一端的直径大于小于远离限位槽另一端的直径大小。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中,通过固定带组件、复位弹簧、固定件以及限位槽的设计,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者的头围大小对佩戴松紧度进行适宜调节,增加设备主体佩戴的适宜度,避免佩戴过松或过紧造成不适,通过松紧调节,进而增加佩戴的舒适度,另外,通过魔术贴的设置,便于对固定带组件进行拆装更换,便捷性更好,其次,通过设备主体内侧两组气垫、弹簧以及弹簧的设计,设备主体佩戴期间,通过气垫与使用者头部进行自适应贴合,且通过气垫能够进一步增加佩戴舒适性,避免设备主体佩戴过紧造成不适,此外,通过防护层进行抑菌防护,防护层位于气垫的最外层,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通过抗菌纤维材料制作的防护层能够起到抗菌的作用,避免易滋生细菌对皮肤造成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和固定带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与固定带组件(2)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带组件(2)由第一固定带(3)和第二固定带(4)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带(3)远离设备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连接带(301)和第一下连接带(302),所述第二固定带(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上连接带(301)和第一下连接带(302)的内部分别连接有第二上连接带(401)和第二下连接带(402),所述设备主体(1)靠近第一固定带(3)和第二固定带(4)两端的内侧均设有气垫(5),所述气垫(5)通过多组弹簧(6)与设备主体(1)进行连接,所述气垫(5)远离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有防护层(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5)由硅橡胶材料制作,所述防护层(501)由抗菌纤维材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连接带(301)和第一下连接带(302)的内部均呈中空状结构设计,所述第二下连接带(402)与第一上连接带(301)为抽拉式结构设计,所述第二下连接带(402)与第二上连接带(401)为抽拉式结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连接带(301)和第一上连接带(301)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件(10),所述固定件(10)通过两组复位弹簧(7)与通槽内壁进行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带(401)和第二下连接带(402)的内部均等间距开设有供固定件(10)插接的多组限位槽(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外侧且位于固定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部(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呈“圆锥”状结构设计,所述固定件(10)靠近限位槽(8)一端的直径大于小于远离限位槽(8)另一端的直径大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和固定带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与固定带组件(2)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带组件(2)由第一固定带(3)和第二固定带(4)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带(3)远离设备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连接带(301)和第一下连接带(302),所述第二固定带(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上连接带(301)和第一下连接带(302)的内部分别连接有第二上连接带(401)和第二下连接带(402),所述设备主体(1)靠近第一固定带(3)和第二固定带(4)两端的内侧均设有气垫(5),所述气垫(5)通过多组弹簧(6)与设备主体(1)进行连接,所述气垫(5)远离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有防护层(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5)由硅橡胶材料制作,所述防护层(501)由抗菌纤维材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盲色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连接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乐兵
申请(专利权)人:刘乐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