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269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涉及修复装置技术领域,修复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片,上盖设置于下片上,上盖与下片之间形成引流空腔,上盖的四周设置有侧片,用于完全覆盖下片;上盖靠近下片的一侧设置有硅胶材质的支撑柱,用于支撑维持引流空腔结构;上盖上设有引流部件,用于引流处创面渗出物,上盖上位于引流部件的一侧设置有冲洗接口,上盖和下片的侧边设置有飞边,用于贴合创面维持稳定的负压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修复装置
,具体是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负压修复装置包括纯棉纱布

医用敷料

泡沫敷料

薄膜敷料

纱布绷带

[0003]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
2017210181892
中公开的名称为:负压引流护创装置,其中包括负载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胶原蛋白海绵层

聚氨酯海绵层

医用硅胶膜

吸盘和引流管,胶原蛋白海绵层的下表面适于与创面贴合;聚氨酯海绵层覆盖在所述胶原蛋白海绵层上表面;医用硅胶膜贴附在所述聚氨酯海绵层的上表面;吸盘贴附在医用硅胶膜上表面;引流管与吸盘连通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
2017210181892
中提到的负压引流护创装置,其中海绵层与皮肤接触,海绵敷料通过发泡工艺制备成絮状网络的海绵状敷料,引流阻力大,在早期阶段引流出液性和部分小颗粒有形物后,逐渐发生由深而浅的堵塞,在泡沫材料底层形成隔断层,泡沫材料渐渐变硬,使负压引流装置慢慢失去应有的效能,新生的肉芽组织容易长入,更换敷料时容易撕除肉芽组织或敷料的碎片易残留于肉芽组织中,创面的渗出物和细菌更易粘附于敷料中,导致局部负压失效进而加重感染,而且聚乙烯醇敷料使用过程中随着醇基的丢失,敷料会变硬,会压迫创面导致局部缺血甚至坏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片,上盖设置于下片上,上盖与下片之间形成引流空腔,上盖的四周设置有侧片,用于完全覆盖下片

[0008]所述上盖靠近下片的一侧设置有硅胶材质的支撑柱,用于支撑维持引流空腔结构

[0009]所述上盖上设有引流部件,用于引流处创面渗出物,上盖上位于引流部件的一侧设置有冲洗接口,用于给药和冲洗引流空腔,上盖和下片的侧边设置有飞边,用于贴合创面维持稳定的负压环境

[0010]优选地,所述引流部件包括引流管

连接管和球形头,球形头固定设置于上盖上,连接管倾斜设置于球形头一侧,引流管插接于连接管上

[0011]优选地,所述球形头的一侧设有冲洗管,冲洗管连通在冲洗接口上,冲洗管连接注射器用于冲洗引流空腔,冲洗管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堵头

[0012]优选地,所述上盖上且位于球形头内设有引流口,支撑柱阵列设置于引流空腔内以形成蜂窝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上盖远离球形头的一侧设有上挡圈,球形头内位于引流口处也设置
有支撑柱,用于防止球形头受负压产生塌陷

[0014]优选地,所述下片上设有引流孔,引流孔上设有硅胶材质的辅助支柱,用于配合引流口处的支撑柱防止球形头凹陷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
本技术修复装置,采用上盖与下片配合形成引流空腔,保证引流清创的高畅通性,且引流空腔内设置若干硅胶支撑柱,便于贴合不同部位的皮肤,支撑引流空腔,且保证治疗过程的舒适性;
[0017]2、
本技术修复装置,给药与清洗方便,硅胶材质不会与创面粘黏,且使用简单,质地柔软,贴合性良好,可在患者运动时保持稳定减少对患者的疼痛和刺激;
[0018]3、
本技术修复装置,上盖与下片贴合面设置上挡圈,挡圈与支撑柱同高,可阻止装置负压从四侧析出,充吸创面周边健康肌肤,造成肌肤损伤,也可在较弱负压下防止创面分泌物流出

[0019]4、
本技术修复装置,上盖的外围带有同材质的飞边,使修复装置操作方便,贴合创面,使创面获得稳定持续的负压环境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上盖的剖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图3中
A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下片的剖视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图5中
B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如图1所示,修复装置用于对患者创面提供负压环境,局部给药的过程中,可对患者创面的渗出物进行冲洗清理,修复装置包括上盖1,上盖1的四周固定设有侧片
11
,上盖1与下片2配套使用,下片2与患者创面附近皮肤接触贴合,用于为创面提供密闭环境

[0029]上盖1设置于下片2上方,在上盖1与下片2之间形成具有负压的引流空腔,且侧片
11
与皮肤贴合,且位于下片2的外侧,完全包裹住下片2,使得外界的污染不会直接接触下片2,也防止下片2裸露在外造成脱落,避免下片2被污染

[0030]上盖1上设置有引流部件与冲洗接口,引流部件包括引流管
3、
连接管
13
和球形头
12
,球形头
12
固定设置于上盖1上,且连接管
13
连接于球形头
12
的一侧,连接管
13
与水平面夹角为锐角,则连接管
13
倾斜连通于球形头
12
上,且引流管3插接于连接管
13
上,用于创面
渗出物的负压引流

[0031]如图
1、

2、
图3所示,在球形头
12
的一侧设置有冲洗管
14
,冲洗管
14
连接于冲洗接口上,且冲洗管
14
上连接有堵头
15
,冲洗管
14
连接给药器可对下片2下方的创面进行给药,且冲洗管
14
连接注射器,可注入生理盐水,对创面和引流空腔冲洗

[0032]如图4所示,上盖1上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包括上盖
(1)
和下片
(2)
,上盖
(1)
设置于下片
(2)
上,上盖
(1)
与下片
(2)
之间形成引流空腔,上盖
(1)
的四周设置有侧片
(11)
,用于完全覆盖下片
(2)
;所述上盖
(1)
靠近下片
(2)
的一侧设置有硅胶材质的支撑柱
(16)
,用于支撑维持引流空腔结构;所述上盖
(1)
上设有引流部件,用于引流处创面渗出物,上盖
(1)
上位于引流部件的一侧设置有冲洗接口,用于给药和冲洗引流空腔,上盖
(1)
和下片
(2)
的侧边设置有飞边,用于贴合创面维持稳定的负压环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件包括引流管
(3)、
连接管
(13)
和球形头
(12)
,球形头
(12)
固定设置于上盖
(1)
上,连接管
(13)
倾斜设置于球形头
(12)
一侧,引流管
(3)
插接于连接管
(1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林吴凡陈晓峰王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梁津康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