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783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包括依次布置的嵌有显影线的裙边面板、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引流、冲洗一体管路、吸盘附件和测量导向推杆;所述嵌有X射线显影功能显面板与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构成栉比多腔引流网络;所述引流、冲洗一体管路末端分叉形成引流管与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单向阀和堵头;所述测量导向推杆中的引导推杆收于测量管内;所述吸盘附件用于窦道修复时的负压引流接口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流网络结构在有效负压下不堵塞,使用时裁剪方便,测量引导推杆系窦道造影检查的辅助工具,既可测定窦道深度,又可导向安装修复窦道装置,引流、冲洗交替进行,形成各类创面良好的愈合环境。形成各类创面良好的愈合环境。形成各类创面良好的愈合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NPWT负压引流术是当前治疗各种急性创伤、慢性难治性创面最先进的治疗技术。施加有规律,可控制的负压,通过海绵媒介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能够快速增加创面的血流,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轻感染、减少了代谢产物的堆积,避免了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吸收;抑制细菌的生长,施以均匀负压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利于直接加快创面愈合,为修复创面创造条件。使用生物半透性粘贴薄膜具有单方向透气性,创面中的气体可以经膜透出,并可有效的隔绝外界污染。
[0003]随着NPWT负压引流术应用推广,NPWT材料与结构的固有缺陷越显突出,海绵材料的特有结构,在施加正常负压时,海绵发生塌陷,空隙被挤压,NPWT负压吸引吸出的仅为血及黏度较低的脓血,创面脱落的坏死组织等颗粒状碎片被滤留在海绵内,渗出物堵塞海绵敷料,致NPWT失效、创面感染;PVA海绵还会应负压吸引失水、醇基丢失导致海绵敷料发硬,压迫创面导致局部缺血;NPWT在修复过程中,存在着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到海绵敷料结构的空隙中,拆除海绵敷料时导致患者疼痛和创面渗血;有些海绵敷料的碎片残留脱落在创面内不易发现,海绵的残留异物导致患者感染。
[0004]而NPWT负压引流术在窦道治疗过程中,细长的泡沫材料在拆卸时,由于抗拉强度不足,极易发生海绵断裂在窦道中,海绵残碎物滞留于窦道内,难以清除,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痛苦。
[0005]因此,设计一种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针对当前NPWT海绵材料和结构缺陷,选择更安全、更亲肤、结构密实牢固的材料,设计合理的结构、阻断新生肉芽的长入、改变NPWT堵塞问题,将创面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及时有效地引流出体外,形成有利于创面和伤口愈合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提高装置使用的有效性。是本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解决的关键。
[0006]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一种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通过选用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材料与人体接触更加安全、舒适、无残留,设计新颖的结构使修复在有效负压下,不坍塌、不堵塞,及时将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引出体外,改变创面敷料的材料和结构达到阻断新生肉芽的长入修复装置中。提升装置稳定性和有效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引流网络结构在有效负压下不堵塞,使用时裁剪方便,测量引导推杆系窦道造影检查的辅助工具,既可测定窦道深度,又可导向安装修复窦道装置,引流、冲洗交替进行,形成各类创面
良好的愈合环境。
[0008]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包括依次布置的嵌有显影线的裙边面板、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引流、冲洗一体管路、吸盘附件和测量导向推杆;所述嵌有X射线显影功能显面板与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构成栉比多腔引流网络;所述引流、冲洗一体管路置于引流网路内,并由一侧引出;所述引流、冲洗一体管路末端分叉形成引流管与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单向阀和堵头;所述测量导向推杆中的引导推杆收于测量管内;所述吸盘附件用于窦道修复时的负压引流接口装置,所述吸盘附件一端连接引流、冲洗一体管路,另一端带有冲洗管打孔部和固定插销。
[0009]进一步地,所述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上的排列柱间断设置为不同柱径交替分布,所述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上的引流孔设置为不同孔径交替分布,所述吸盘附件通过固定插销插入到排列柱的间隙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嵌有显影线的裙边面板其板面上沿引流、冲洗一体管路轴线嵌有一条X射线显影功能的显影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嵌有显影线的裙边面板与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通过粘接合成敷料主体,所述引流、冲洗一体管路由敷料主体侧边引出。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接口与鲁尔接头连接后,可拆卸连接到外置负压吸引装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管管身带有测量刻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推杆前端设有扩展夹。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推杆的材质为医用级聚丙烯、ABS工程塑料或医用304不锈钢。
[0016]进一步地,所述吸盘附件呈圆盘状,且圆盘厚度由中心向外周逐渐变薄。
[0017]进一步地,所述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测量管和吸盘附件材质均为医用高分子弹性材料。
[0018]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具体如下优点:
[0019]1、采用医用高分子弹性材质的嵌有显影线面板和多柱、孔引流底座,在创面修复过程中,敷料的稳定性高、物理变化小;敷贴与创面不粘黏、舒适、亲和,实现阻断新生肉芽伸入敷料内,材质生物学性能优于传统NPWT装置;
[0020]2、嵌有显影线的裙边面板与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构成栉比多腔引流网络结构,结构稳定,支撑力强,有效负压吸引下引流通路畅、不发生坍塌;引流与冲洗交替往复,不堵塞,提高产品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21]3、面板的裙边为敷料有效面向外渐薄的一体飞边,创面修复更紧密地贴合创面周围皮肤,保护创腔,有利于封闭修复环境的形成。
[0022]4、采用高分子弹性材质亲和底座,分子结构密实,抗撕、抗拉力强,裁剪、拆除装置时无残渣脱落或断裂,不应异物脱落到患者创面引发感染。
[0023]5、引流口设置由侧面引出,方便敷料剪切,可根据不同患者创腔情况,任意裁剪,便于操作;嵌有显影线面板中嵌的显影线可在窦道修复中观察创面敷料在窦道盲道内的状况。
[0024]6、为窦道创面修复增置了测量引导推杆件,测量管可配合造影检查测量窦道深
度,按患者窦道形状、深浅裁剪敷料;并使用引导推杆将裁剪合适的敷料置入窦道腔内,操作简便准确,减轻患者疼痛感。
[0025]7、为方便窦道修复,配备吸盘附件,通过引流管与固定插销连接到敷料引流口,有效保护窦道口,形成更利于窦道修复的封闭环境。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的主视截面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的三维立体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的拆解三维立体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各部件示意图;图4a为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结构图,图4b为测量引导推杆结构图,图4c为引流、冲洗一体管路及吸盘附件结构图。
[0030]图中:
[0031]1、嵌有显影线的裙边面板;2、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3、引流、冲洗一体管路;4、测量引导推杆;5、单向阀;6、堵头;7、测量管;8、引导推杆;9、排列柱;10、引流孔;11、嵌于面板显影线;12、引流管;13、冲洗管;14、鲁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嵌有显影线的裙边面板(1)、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2)、引流、冲洗一体管路(3)、吸盘附件(17)和测量导向推杆(4);所述嵌有显影线的裙边面板(1)与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构成栉比多腔引流网络;所述引流、冲洗一体管路(3)置于引流网路内,并由一侧引出;所述引流、冲洗一体管路(3)末端分叉形成引流管(12)与冲洗管(13),所述冲洗管(13)上设有单向阀(5)和堵头(6);所述测量导向推杆(4)中的引导推杆(8)收于测量管(7)内;所述吸盘附件(17)用于窦道修复时的负压引流接口装置,所述吸盘附件(17)一端连接引流、冲洗一体管路(3),另一端带有冲洗管打孔部(16)和固定插销(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2)上的排列柱(9)间断设置为不同柱径交替分布,所述柱、孔交集排列的底座(2)上的引流孔(10)设置为不同孔径交替分布,所述吸盘附件(17)通过固定插销(18)插入到排列柱(9)的间隙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可冲洗创面及窦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有显影线的裙边面板(1)其板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林吴凡陈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梁津康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