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228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显示背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第一表面的源漏极金属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背板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型发光二极管
(Micro LED)
或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Mini LED)
能够用于显示背板上,显示背板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以控制其发光或关闭

由于上述发光二极管具有多个方向可发光的特点,因此发光二极管的一部分的光线会朝向显示背板一侧射出,导致能量的浪费

[0003]相关技术中,通常在显示背板的表面设置反光金属层,利用反光金属层将发光二极管射向显示背板的光线反射出去,从而提高显示背板的显示亮度,降低显示背板的功耗

然而,该反光金属层由于设置在显示背板的表面并暴露于空气中,容易被钝化导致反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背板和显示装置,能够防止反光金属层被钝化,从而提高显示背板对光线的反射效果,并提高显示背板的光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背板,包括:
[0006]基板,所述基板具有沿其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
[0007]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源漏极金属层

第二绝缘层

第三金属层和栅极金属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源漏极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中,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包括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间隔设置;
[0008]所述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中,所述栅极金属层包括栅极,所述栅极位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之间,所述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所述第三金属层电连接于所述源极或所述漏极,且所述第三金属层的背离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还用于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
[0009]所述源漏极金属层还包括第一金属反射部,所述第一金属反射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中,且沿所述第二绝缘层延伸至用于对应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或者,
[0010]所述栅极金属层还包括第二金属反射部,所述第二金属反射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二绝缘层延伸至用于对应于所述发光二极管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有源层和第一绝缘层,所述有源层设置于所述栅极金属层的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或者,所述有源层设置于所述栅极金属层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
[0012]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栅极金属层和所述有源层之间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所述第
四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层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0014]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一金属反射部时,所述第一金属反射部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四绝缘层之间,所述第四绝缘层的厚度
d1满足关系式
d1=
λ
/4n1,其中,
λ
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的波长,
n1为所述第四绝缘层的折射率;或者
[0015]所述栅极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二金属反射部时,所述第二金属反射部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四绝缘层的厚度之和
d2满足关系式
d2=
λ
/4n2,其中,
λ
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的波长,
n2为所述第三绝缘层的折射率,且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四绝缘层的折射率相同

[00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以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所述第四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层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0017]所述第三绝缘层和
/
或所述第四绝缘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厚度
d3满足关系式
d3=
λ
/4n3,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厚度
d4满足
d4=
λ
/4n4,其中,
λ
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的波长,
n3为所述第一反射层的折射率,
n4为所述第二反射层的折射率,且
n3≠n4。
[00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层和
/
或所述第四绝缘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反射层和多个所述第二反射层,多个所述第一反射层和多个所述第二反射层交替设置

[00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反射部沿所述第四绝缘层延伸至对应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时,所述第四绝缘层包括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
[0020]所述第二金属反射部沿所述第三绝缘层延伸至对应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时,所述第三绝缘层和
/
或所述第四绝缘层包括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

[00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源漏极金属层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反射部内;或者
[0022]所述发光二极管在所述栅极金属层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反射部内

[00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有源层为铟镓锌氧化物

[00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遮光层和第四绝缘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有源层之间,所述遮光层对应所述有源层设置,所述第四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遮光层与所述有源层之间

[00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有源层在所述遮光层的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层内

[0026]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以及如前述第一方面的的显示背板,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连接于所述第三金属层的背离所述第四绝缘层的一侧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背板,通过在源漏极金属层对应发光二极管设置第一金属反射部,或者在栅极金属层对应发光二极管设置第二金属反射部,一方面,能够利用金属的镜面反射特性对发光二极管射向基板方向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使得发光二极管的更多光线朝向背离基板的方向射出,提高显示背板的亮度,降低显示背板的功耗

另一
方面,利用第二绝缘层能够对第一金属反射部或第二金属反射部与空气进行隔绝,避免金属暴露在空气中发生钝化,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光线反射性能

附图说明
[0029]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沿其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源漏极金属层

第二绝缘层

第三金属层和栅极金属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源漏极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中,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包括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间隔设置;所述栅极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中,所述栅极金属层包括栅极,所述栅极位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之间,所述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所述第三金属层电连接于所述源极或所述漏极,且所述第三金属层的背离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表面还用于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所述源漏极金属层还包括第一金属反射部,所述第一金属反射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中,且沿所述第二绝缘层延伸至用于对应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或者,所述栅极金属层还包括第二金属反射部,所述第二金属反射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且沿所述第二绝缘层延伸至用于对应于所述发光二极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有源层和第一绝缘层,所述有源层设置于所述栅极金属层的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或者,所述有源层设置于所述栅极金属层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栅极金属层和所述有源层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所述第四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层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一金属反射部时,所述第一金属反射部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四绝缘层之间,所述第四绝缘层的厚度
d1满足关系式
d1=
λ
/4n1,其中,
λ
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的波长,
n1为所述第四绝缘层的折射率;所述栅极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二金属反射部时,所述第二金属反射部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四绝缘层的厚度之和
d2满足关系式
d2=
λ
/4n2,其中,
λ
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的波长,
n2为所述第三绝缘层的折射率,且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四绝缘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铭岗单迪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