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仓混棉机混棉道辅助纤维输出的吹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117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0
一种适用于多仓混棉机混棉道辅助纤维输出的吹气装置,它包括由机后部至机前部依次设置的若干个内置给棉罗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仓混棉机混棉道辅助纤维输出的吹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开清棉或清梳联流程中多仓混棉机混棉道辅助纤维输出的吹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仓混棉机是开清棉或清梳联流程中的关键单元机之一,主要起混和纤维的作用

本机工作过程中,混和纤维的顺利输出是保证整个流程可靠连续工作的必要条件

目前,多仓混棉机混和纤维的输出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输棉帘输出,另一类是混棉道抽吸输出

两种类型的纤维输出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具体介绍如下

[0003]1、
输棉帘输出装置
[0004]输棉帘输出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参见图
1。
[0005]输棉帘输出装置由棉仓
1、
给棉罗拉
2、
打手
3、
平帘
4、
压棉帘
5、
斜帘6和传动辊7等组成

各棉仓1内的纤维在成对给棉罗拉2的作用下向下输出,经打手3的打击开松后下落叠加在平帘4上,在压棉帘5和斜帘6的夹持作用下输送至下一机台

[0006]输棉帘输出装置结构有以下缺点:一是结构复杂,平帘
4、
压棉帘5和斜帘6需要
11
个传动辊7实现传动,件号多,成本高

二是平帘4内周长约
12
米(
10
仓)

压棉帘5内周长约4米,斜帘6内周长约6米,三挂帘子都比较长,安装和维护难度大,操作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无法避免帘子偶有跑偏而导致帘子损坏,可靠性低

三是帘子材料为橡胶,存在老化问题,需定期调换

[0007]2、
混棉道抽吸输出装置
[0008]混棉道抽吸输出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参见图
2。
[0009]混棉道抽吸输出装置由棉仓
1、
给棉罗拉
2、
打手
3、
混棉道
8、
补风口装置9等组成

各棉仓1内的纤维在成对给棉罗拉2的作用下向下输出,经打手3的打击开松后下落在混棉道8内,在风机抽吸和补风口装置9补风作用下,纤维经随机无序混合后,运动至下一机台

[0010]混棉道抽吸输出装置虽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但也存在以下缺点:当流程中配置的多仓混棉机是十仓混棉机时,混棉道8长度达到6米以上,需提高前方风机转速,增大风压风量,才可把机尾后棉道8内的纤维吸走,但提高风机转速,能耗增大,且机前打手3处下落的纤维很快被吸走,被打手打击的次数减少,开松效果变差

若不提高风机转速,机后混棉道8内的团状纤维,特别是加工在生棉或粘性较大的化学纤维时,其与混棉道8间的摩擦力大,不易被吸走而形成混棉道8堵塞现象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目的正是针对混棉道抽吸输出装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一种多仓混棉机混棉道辅助纤维输出的吹气装置

[001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0013]本技术的适用于多仓混棉机混棉道辅助纤维输出的吹气装置包括由机后部
至机前部依次设置的若干个内置给棉罗拉

打手的棉仓,位于棉仓下方的混棉道,在延伸至机后部的混棉道后端口处设置有由沿长度方向在面向纤维流一侧的管壁加工有成排均布的喷气小孔的薄壁结构的吹气管构成的后补风机构,后补风机构通过相应的管路

管接头

调速阀

电磁阀与用于向混棉道提供
0.05

0.2MPa
的纯净气流的气源处理系统相连通,且在位于机后部的混棉道后端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混棉道进行下补风的下补风结构

[0014]本技术中所述吹气管的管壁厚度为
1~3mm
;所述薄壁结构的吹气管以平行于机幅的方式设置,两端通过相应的管路

管接头

调速阀

电磁阀与用于向混棉道提供
0.05

0.2MPa
的纯净气流的气源处理系统相连通

[0015]本技术所述的下补风结构是由设置在混棉道后端底部的均布有通气孔的网眼板构成

[0016]所述下补风结构也可采用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即下补风结构是由后补风机构与混棉道后端口底部之间的宽度为
5~50mm
的补风口构成

[0017]本技术中所述的下补风结构用于机后混棉道一定区域内由下向上补入气流;气源处理系统通过后补风机构从混棉道后端向混棉道提供
0.05

0.2MPa
的纯净气流;电磁阀用于控制通气的频率;调速阀用于控制气流的缓急;管接头用于连接的吹气管的两端,把主气流通过成排均布的喷气小孔从混棉道后端向混棉道内补风
[0018]本技术多仓混棉机混棉道辅助纤维输出的吹气装置工作原理为:各棉仓内的纤维在成对给棉罗拉的作用下向下输出,经打手的打击开松后向混棉道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机前混棉道内的纤维束直接被风机较强气流直接抽吸走,机后混棉道内的纤维束,既受风机较弱气流作用,还受到后补风机构气流和下补风结构补入气流的共同作用,形成“前吸后吹下补风”的结构,使纤维束受到斜向上方向的合力,纤维束跳跃前进,减少与混棉道底面接触,有效克服纤维束与混棉道底面之间的摩擦力对纤维束的影响,利于纤维流顺利向前转移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装置具有结构新颖

设计原理符合气流运动规律的特点,能有效解决多仓混棉机特别是十仓混棉机,混棉道长,机后混棉道内的纤维不易被吸走而形成堵塞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输棉帘输出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图

[0022]图2为现有技术混棉道抽吸输出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的机后部局部放大图(俯视图)

[0025]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的
A
向局部放大图

[0027]图中序号:1为棉仓,2为给棉罗拉,3为打手,4为平帘,5为压棉帘,6为斜帘,7为传动辊,8为混棉道,9为补风口装置,
10
为网眼板,
11
为气源处理系统,
12
为电磁阀,
13
为调速阀,
1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用于多仓混棉机混棉道辅助纤维输出的吹气装置,它包括由机后部至机前部依次设置的若干个内置给棉罗拉

打手的棉仓,位于棉仓下方的混棉道,其特征在于:延伸至机后部的混棉道后端口处设置有由沿长度方向在面向纤维流一侧的管壁加工有成排均布的喷气小孔的薄壁结构的吹气管构成的后补风机构,后补风机构通过相应的管路

管接头

调速阀

电磁阀与用于向混棉道提供
0.05

0.2MPa
的纯净气流的气源处理系统相连通,且在位于机后部的混棉道后端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混棉道进行下补风的下补风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仓混棉机混棉道辅助纤维输出的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彬董志强段保强李冠洲孟永华刘光辉陈争郭良浩姚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