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044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包括酯化反应单元、甲醇回收单元,甲醇回收单元包括蒸发釜、多级冷凝模块、气液分离器,多级冷凝模块包括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三级冷凝器,酯化反应单元的出口与蒸发釜的入口连接,蒸发釜的出口与一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一级冷凝器的出口与二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二级冷凝器的出口与三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三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与酯化反应单元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蒸发釜连接,通过多级冷凝模块,将酯化反应结束后多余的甲醇蒸发出来进入蒸发釜,蒸发釜对进入的气相进行蒸馏,蒸馏后的气相依次进入逐级冷凝,使得甲醇回收的更加完全,减少浪费。减少浪费。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杨酸甲酯制备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杨酸甲酯又名冬青油,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冬青油香气,主要用于日化品进行调香。
[0003]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水杨酸与甲醇在催化剂硫酸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反应完毕后,用水洗至中性,再进行蒸馏,得到水杨酸甲酯,申请号为202010163943.1的中国专利技术,包括反应釜、用于给反应釜配料的配料装置、用于反应脱水的脱水装置、用于支撑反应釜和脱水装置的支撑装置;加入过量的甲醇并通过加压装置增强压强,有效抑制甲醇的挥发,提高水杨酸甲酯的收率和酯化反应的反应速率;但是该专利中,虽然有效的抑制了甲醇的挥发,但是在反应过程中通常使用硫酸作为催化剂,而硫酸加进去反应剧烈,再通过加压装置增加压强,导致反应釜压力过高、不稳定存在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生产的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包括酯化反应单元、甲醇回收单元,所述甲醇回收单元包括蒸发釜、多级冷凝模块、气液分离器,所述多级冷凝模块包括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三级冷凝器,所述一级冷凝器安装在所述蒸发釜的顶部,所述酯化反应单元的出口与所述蒸发釜的入口连接,所述蒸发釜的出口与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三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三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与所述酯化反应单元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所述蒸发釜连接,以将反应后的甲醇进行分步冷凝回收,减少甲醇挥发而导致的浪费。
[0007]优选地,所述甲醇回收单元还包括液封罐,所述液封罐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单元包括酯化反应釜、水杨酸储槽、甲醇高位槽、硫酸高位槽,所述酯化反应釜的入口分别与所述水杨酸储槽的出口、甲醇高位槽的出口、硫酸高位槽的出口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釜内设置搅拌组件、冷凝扩散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电机、搅拌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酯化反应釜顶部,所述搅拌杆穿过酯化反应釜的顶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桨连接,所述冷凝扩散件上设置连接孔,所述冷凝扩散件通过连接孔套设在所述搅拌杆上且与所述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扩散件靠近所述酯化反应釜的顶部,所述硫酸高位槽的出口与所述酯化反应釜连接的管路的出
口位于所述冷凝扩散件的上方。
[0010]优选地,所述冷凝扩散件为半球状,且冷凝扩散件的圆心靠近所述搅拌桨。
[0011]优选地,所述冷凝扩散件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数个分散孔。
[0012]优选地,所述分散孔的直径为0.3cm

1cm。
[0013]优选地,所述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还包括甲醇储罐,所述甲醇储罐的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还包括中和单元,所述中和单元包括中和釜、纯碱高位槽,所述酯化反应单元还包括纯水罐,所述纯水罐的出口与所述酯化反应釜入口连接,所述纯碱高位槽的出口与所述中和釜的入口连接,所述酯化反应釜的底部出口与所述中和釜的入口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蒸发釜的釜底出口与所述中和釜的入口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提供的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通过所述多级冷凝模块,将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多余的甲醇蒸发出来,进入蒸发釜,蒸发釜对进入的气相进行蒸馏,蒸馏后的气相依次进入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三级冷凝器,使得甲醇回收的更加完全,减少浪费,且对酯化反应釜内的反应不会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0019]图2为酯化反应釜正视图。
[0020]图3为冷凝扩散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10、酯化反应单元100、酯化反应釜110、搅拌组件111、搅拌杆1111、电机1112、搅拌桨1113、冷凝扩散件112、连接孔1121、分散孔1122、水杨酸储槽120、甲醇高位槽130、硫酸高位槽140、纯水罐150、甲醇回收单元200、蒸发釜210、多级冷凝模块220、一级冷凝器221、二级冷凝器222、三级冷凝器223、气液分离器230、液封罐240、甲醇储罐300、中和单元400、中和釜410、纯碱高位槽4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3]请参看图1至图2,一种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10,包括酯化反应单元100、甲醇回收单元200,所述甲醇回收单元200包括蒸发釜210、多级冷凝模块220、气液分离器230,所述多级冷凝模块220包括一级冷凝器221、二级冷凝器222、三级冷凝器223,所述一级冷凝器221安装在所述蒸发釜210的顶部,所述酯化反应单元100的出口与所述蒸发釜210的入口连接,所述蒸发釜210的出口与所述一级冷凝器221的入口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221的出口与所述二级冷凝器222的入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222的出口与所述三级冷凝器223的入口连接,所述三级冷凝器223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30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30的液相出口与所述酯化反应单元100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30的气相出口与所述蒸发釜210连接,以将反应后的甲醇进行分步冷凝回收,减少甲醇挥发而导致的浪费。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本技术提供的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10,通过所述多级冷凝模块220,将酯化反应结束后的多余的甲醇蒸发出来,进入蒸发釜210,蒸发釜210对进入的气相进行蒸馏,蒸馏后的气相依次进入一级冷凝器221、二级冷凝器222、三级冷凝器223,使得甲醇回收的更加完全,减少浪费,且对酯化反应釜110内的反应不会造成影响。
[0026]进一步的,所述甲醇回收单元200还包括液封罐240,所述液封罐240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30的气相出口连接,若甲醇蒸汽因流入所述蒸发釜210时管路发生故障,通过所述液封罐240对流入的甲醇蒸汽进行液封。
[0027]进一步的,所述酯化反应单元100包括酯化反应釜110、水杨酸储槽120、甲醇高位槽130、硫酸高位槽140,所述酯化反应釜110的入口分别与所述水杨酸储槽120的出口、甲醇高位槽130的出口、硫酸高位槽140的出口连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酯化反应釜110内设置搅拌组件111、冷凝扩散件112,所述搅拌组件111包括搅拌杆1111、电机1112、搅拌桨1113,所述电机1112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酯化反应单元、甲醇回收单元,所述甲醇回收单元包括蒸发釜、多级冷凝模块、气液分离器,所述多级冷凝模块包括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三级冷凝器,所述一级冷凝器安装在所述蒸发釜的顶部,所述酯化反应单元的出口与所述蒸发釜的入口连接,所述蒸发釜的出口与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三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三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与所述酯化反应单元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所述蒸发釜连接,以将反应后的甲醇进行分步冷凝回收,减少甲醇挥发而导致的浪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回收单元还包括液封罐,所述液封罐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单元包括酯化反应釜、水杨酸储槽、甲醇高位槽、硫酸高位槽,所述酯化反应釜的入口分别与所述水杨酸储槽的出口、甲醇高位槽的出口、硫酸高位槽的出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杨酸甲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釜内设置搅拌组件、冷凝扩散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电机、搅拌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酯化反应釜顶部,所述搅拌杆穿过酯化反应釜的顶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公龙杨育青朱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万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