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0428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属于河沟充氧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进水填料区,所述进水填料区位于河沟底部,在进水填料区沿水流前进方向的一侧依次导通连接有充氧箱和出水填料区;在充氧箱内底面上通过固定组件设有曝气管,在充氧箱靠近出水填料区的内壁上倾斜设有曝气导流板,充氧箱和出水填料区之间的导通连接口位于曝气导流板下方;所述曝气导流板的自由端位于曝气管靠近出水填料区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河沟充氧系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我国人口密集的城市虽然在不断完善污水管网,但是基于实际情况较为复杂,污水收集仍不能做到百分百收集,还是会有少部分生活污水流入河沟内,对于这部分,则需强化河沟自净能力,构建生态修复系统

现在大部分河沟充氧仅为布设曝气管,因许多河沟均不深,空气很快就排出水体,曝气充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有效增加水体含氧量的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包括进水填料区,所述进水填料区位于河沟底部,在进水填料区沿水流前进方向的一侧依次导通连接有充氧箱和出水填料区;在充氧箱内底面上通过固定组件设有曝气管,在充氧箱靠近出水填料区的内壁上倾斜设有曝气导流板,充氧箱和出水填料区之间的导通连接口位于曝气导流板下方;所述曝气导流板的自由端位于曝气管靠近出水填料区的一侧

[0005]上述的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中,所述充氧箱位于进水填料区和出水填料区两端的外侧均设有防浮板,两侧的防浮板分别位于进水填料区和出水填料区的底部

[0006]上述的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中,所述出水填料区由多层填料组成,由下往上依次为支撑层

功能层和出水层;所述曝气导流板最高点不超过功能层

[0007]上述的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中,所述功能层和出水层之间设有出水导流板,所述出水导流板长度为功能层长度的
0.5

0.8
倍,在出水导流板上均布有若干出水通孔

[0008]上述的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中,所述充氧箱上端设有检查口,在检查口处设有密封组件

[0009]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进水填料区

充氧箱和出水填料区均位于河沟底部,增加了充氧时的河水深度,并且充氧箱中的空间相对封闭,空气不易排出水体,能够有效提高河沟水的充氧效率

[0010]同时,通过在充氧箱内设置曝气导流板,曝气管充入的部分空气会带着河沟水在曝气导流板上方的空间回旋,能够增大空气与水流就接触时间并且使充氧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充氧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
1、
进水填料区;
2、
充氧箱;
3、
出水填料区;
3a、
支撑层;
3b、
功能层;
3c、
出水层;
4、
固定组件;
5、
曝气管;
6、
曝气导流板;
7、
防浮板;
8、
出水导流板;
9、
检查口;
10、
密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包括进水填料区1,所述进水填料区1位于河沟底部,在进水填料区1沿水流前进方向的一侧依次导通连接有充氧箱2和出水填料区3;在充氧箱2内底面上通过固定组件4设有曝气管5,在充氧箱2靠近出水填料区3的内壁上倾斜设有曝气导流板6,充氧箱2和出水填料区3之间的导通连接口位于曝气导流板6下方

[0016]本充氧系统设置在河沟底部,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水会先全部进入箱体,保证河沟水充氧效果

在水量充足的情况下,多余的水会直接从箱体上方流过,能够避免影响河水的流动

[0017]所述曝气导流板6的自由端位于曝气管5靠近出水填料区3的一侧

曝气管充入的部分空气会直接到达曝气导流板上方的充氧箱内空间,并带着河沟水在上方的空间沿着曝气导流板移动产生回旋,能够增大空气与水流就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使充氧更加充分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氧箱2位于进水填料区1和出水填料区3两端的外侧均设有防浮板7,两侧的防浮板7分别位于进水填料区1和出水填料区3的底部

通过进水填料区和出水填料区压住防浮板,避免充氧箱上浮

[0019]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出水填料区3由多层填料组成,由下往上依次为支撑层
3a、
功能层
3b
和出水层
3c
;所述曝气导流板6最高点不超过功能层
3b。
[0020]支撑层材料选用中粗砂,对充氧后的河水进行初效过滤以及为功能层提供支撑

[0021]功能层材料选用
10mm

20mm
陶粒

活性炭

火山岩

弱碱球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并且材料密度小于
1。
利用多孔结构材料为好氧微生物挂膜提供基础,使得对微污染的河沟水有一定的降解效果

[0022]出水层材料选用
20mm

35mm
砾石,用于压住功能层,以及通过交错的砾石增加空气与水的接触,提高充氧效率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功能层
3b
和出水层
3c
之间设有出水导流板8,所述出水导流板8长度为功能层
3b
长度的
0.5

0.8
倍,在出水导流板8上均布有若干出水通孔

通过设置出水导流板避免充氧后的河沟水及曝气空气进入出水区后聚集在一个局部区域直接出去,通过出水导流板使河沟水继续朝前流动进行均匀布水

布气,增加了空气与水的接触时间,提高充氧效率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氧箱2上端设有检查口9,在检查口9处设有密封组件
10。
通过设置检查口方便在枯水期对充氧箱内部进行检修,设置密封组件放置充氧时水流从检查口流出,其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0025]使用时,河沟水流入进水填料区过滤掉大颗粒杂物,进入充氧箱中与曝气管充让的空气混合进行充氧,充氧河沟水和部分空气流入出水填料区,从下往上依次经过支撑层

功能层后,经位于功能层和出水层之间的出水导流板,均质布水后,流回河沟中

[0026]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包括进水填料区
(1)
,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填料区
(1)
位于河沟底部,在进水填料区
(1)
沿水流前进方向的一侧依次导通连接有充氧箱
(2)
和出水填料区
(3)
;在充氧箱
(2)
内底面上通过固定组件
(4)
设有曝气管
(5)
,在充氧箱
(2)
靠近出水填料区
(3)
的内壁上倾斜设有曝气导流板
(6)
,充氧箱
(2)
和出水填料区
(3)
之间的导通连接口位于曝气导流板
(6)
下方;所述曝气导流板
(6)
的自由端位于曝气管
(5)
靠近出水填料区
(3)
的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型河沟的充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氧箱
(2)
位于进水填料区
(1)
和出水填料区
(3)
两端的外侧均设有防浮板
(7)
,两侧的防浮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宙罗丽丽林泽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自远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