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27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D柱铸铝接头结构、车身以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新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

具有该结构的车身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车身
D
柱接头为钢材质结构件,主要起承载及碰撞保护功能,含外板

加强板和内板结构,通过焊接成为一个整体,零部件较多,冲压模具

焊装工装及零件成本大,开发周期长

电动车车身为了轻量化目的通常使用铝合金车身结构,但铝合金由于其材料自身强度较钢材差,
D
柱接头区域属于车身刚

强度关键接头部位,铝合金结构很难满足车身刚

强度要求,更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碰撞性能要求;部分铝合金车身在
D
柱接头方案中为了满足刚

强度及碰撞要求,采用了内板整体铸铝,外部增加焊接加强板和外板的方案,但结构分件较多,整体开发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

具有该结构的车身及车辆,目的是满足全铝框架车身关键接头连接强度及碰撞安全性要求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包括本体以及由本体向四周延伸形成的顶边梁连接部

后顶横梁连接部
、C
柱连接部和
D
柱连接部,本体的中间区域为空腔结构;且在本体以及
C
柱连接部

后顶横梁连接部设置有加强筋,来增加零件结构的局部刚度,即本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局部匹配区域还设置有加强筋,来增加零件结构的局部刚度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
C
柱连接部设置有连接孔,且
C
柱连接部上的加强筋向本体的中心位置延伸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后顶横梁连接部设置和连接孔;后顶横梁连接部上的加强筋向本体的中心位置延伸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顶边梁连接部预设有连接孔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
D
柱连接部设有连接孔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后顶横梁连接部和
D
柱连接部之间部分的匹配面上设置连接筋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还提出了一种车身,其包括所述的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分别与挤压铝型材顶边梁

挤压铝型材后顶横梁

挤压铝型材
C


挤压铝型材
D
柱相连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顶边梁连接部与挤压铝型材顶边梁通过
FDS
钉连接;后顶
[0044]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的车辆包括前面所述的车身

由于该车辆中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因此该车辆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全部优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车辆,例如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等,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某种或某些特定的轨道车辆类型

[0045]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

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

只要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以及由本体向四周延伸形成的顶边梁连接部

后顶横梁连接部
、C
柱连接部和
D
柱连接部,且在
C
柱连接部

后顶横梁连接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向本体的中心位置延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C
柱连接部设置有连接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后顶横梁连接部设置和连接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顶边梁连接部预设有连接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
D
柱铸铝接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陈汪鹏曹升平吴申顾祥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