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24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硅片制备
,特别是关于一种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

目前太阳能电池产品中,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市场份额最大,一直保持接近九成的市场占有率

[0003]在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工艺中,绒面工艺的目的是降低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反射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了在晶体硅片表面获得性能优异的绒面结构,光伏业界尝试了许多方法,如机械刻槽法

激光刻蚀法

反应离子刻蚀法

化学腐蚀法等

[0004]其中,化学腐蚀法是目前晶硅电池制绒工艺中普遍使用的技术,其采用酸或碱混合溶液处理的方法,但对工艺要求较高,而对于目前的制作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0005]1)
单晶硅
PERC
太阳能电池正面绒面结构光学反射性能未至最优区间

[0006]2)
与高方阻扩散后硅片匹配性不佳问题

[0007]3)
太阳能电池光电能量转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其能够实现硅片
[0009]在制绒工艺及镀膜工艺后的短波段反射率降低

制作成品后的电池片填充有效提升
/>太阳能电池光电能量转化效率提升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
前清洗:将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前清洗槽内进行清洗,所述前清洗槽内放置有第一碱性溶液中,设置清洗时间为
200

250S
,清洗温度为
60

80℃

[0012]其中,所述第一碱性溶液包括有去离子水,氢氧化钠和氧化剂;
[0013]S2、
第一次水洗;将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第三水槽内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硅片置于水槽中冲洗时间为
100

120S
,去除硅片表面所残留的前清洗槽溶液;
[0014]S3、
制绒:将冲洗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制绒槽中,加入第二碱性溶液进行腐蚀制绒,制绒的时间为
400

440S
,温度为
81

83℃
,达到在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结构的绒面

[0015]其中,所述第二碱性溶液为去离子水

氢氧化钠和
ADD
混合溶液

[0016]S4、
第二次水洗;将制绒后的硅片置于第六水槽内,设置冲洗时间为
80

100S
,去除硅片表面所残留的制绒槽溶液;
[0017]S5、
后清洗:将
S4
步骤完成的的硅片置于后清洗槽内,所述后清洗槽放置有第一酸性溶液,其中,设置清洗时间为
85

115S
,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有机物,碱及金属阳离子;
[0018]其中,所述第一酸性溶液为去离子水

盐酸液;
[0019]S6、
酸洗:将后清洗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酸洗槽内,所述酸洗槽内放置有第二酸性溶液,其中,设置酸洗时间为
90

110S
,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金属离子及氧化硅,并使
其表面变的疏水;
[0020]其中,所述第二酸性溶液为去离子水

氢氟酸和盐酸液
[0021]S7、
第三次水洗:将酸洗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第十水槽内,水洗时间为
80

110S
,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无机酸;
[0022]S8、
慢提拉:将水洗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慢提槽内,慢提拉时间为
10

30S
,温度为
80

105℃

[0023]S9、
烘干:将慢提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烘干槽内进行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
520

580S
,温度为
90

115℃
,将硅片表面烘干,得到小绒面硅片

[002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碱性溶液在前清洗槽内按照重量配比为;去离子水
0.8

0.99


氢氧化钠
0.01

0.02


氧化剂
0.01

0.03
%,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

硝酸或臭氧水中的一种

[002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碱性溶液在制绒槽内按照重量配比为;去离子水
0.85

0.99


氢氧化钠
0.01

0.02

、ADD
混合溶液
0.005

0.01


[002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
ADD
混合溶液包括三峰添加剂
809A。
[002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酸性溶液在后清洗槽内按照重量配比为;去离子水
0.8

0.99


盐酸液
0.005

0.01


[002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酸性溶液在酸洗槽内按照重量配比为;去离子水
0.85

0.98


氢氟酸
0.02

0.05


盐酸液
0.05

0.02


[002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片经过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后,还需要进行丝网印刷工艺,所述丝网印刷工艺中添加有银浆,所述银浆优选为帝科
93B。
[003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小绒面塔高控制在
0.8

0.9um
,所述小绒面塔宽控制在
1.60

1.65um
,所述硅片生产工艺中的背膜厚度为
5nm。
[003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
前清洗:将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前清洗槽内进行清洗,所述前清洗槽内放置有第一碱性溶液中,设置清洗时间为
200

250S
,清洗温度为
60

80℃
;其中,所述第一碱性溶液包括有去离子水,氢氧化钠和氧化剂;
S2、
第一次水洗;将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第三水槽内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硅片置于水槽中冲洗时间为
100

120S
,去除硅片表面所残留的前清洗槽溶液;
S3、
制绒:将冲洗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制绒槽中,加入第二碱性溶液进行腐蚀制绒,制绒的时间为
400

440S
,温度为
81

83℃
,达到在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结构的绒面

其中,所述第二碱性溶液为去离子水

氢氧化钠和
ADD
混合溶液
。S4、
第二次水洗;将制绒后的硅片置于第六水槽内,设置冲洗时间为
80

100S
,去除硅片表面所残留的制绒槽溶液;
S5、
后清洗:将
S4
步骤完成的的硅片置于后清洗槽内,所述后清洗槽放置有第一酸性溶液,其中,设置清洗时间为
85

115S
,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有机物,碱及金属阳离子;其中,所述第一酸性溶液为去离子水

盐酸液;
S6、
酸洗:将后清洗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酸洗槽内,所述酸洗槽内放置有第二酸性溶液,其中,设置酸洗时间为
90

110S
,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金属离子及氧化硅,并使其表面变的疏水;其中,所述第二酸性溶液为去离子水

氢氟酸和盐酸液
S7、
第三次水洗:将酸洗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第十水槽内,水洗时间为
80

110S
,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无机酸;
S8、
慢提拉:将水洗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慢提槽内,慢提拉时间为
10

30S
,温度为
80

105℃

S9、
烘干:将慢提后的硅片置于制绒设备中的烘干槽内进行烘干,其中,烘干时间为
520

580S
,温度为
90

115℃
,将硅片表面烘干,得到小绒面硅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碱性溶液在前清洗槽内按照重量配比为;去离子水
0.8

0.99


氢氧化钠
0.01

0.02


氧化剂
0.01

0.03
%,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

硝酸或臭氧水中的一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绒面硅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碱性溶液在制绒槽内按照重量配比为;去离子水
0.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实赵杰刘飞殷战梅何琴张宇航许加静丰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恒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