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IPM的脉冲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11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IGBT智能功率模块(IPM)中驱动脉冲的接口电路,包括有PWM信号接入端、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脉冲变压器T1,反向串接二极管D1和输出侧整流二极管D2,其所述的所述中的脉冲电压器为三个绕组,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同名端接到5V电源,另一端和三极管Q1串联,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输入信号的地(和5V电源为同一个地),脉冲变压器T1的去磁绕组的同名端和反向二极管D1串联,另一端和原边绕组同名端相连,脉冲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的同名端和整流二极管D2串联,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负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正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IGBT智能功率模块(IPM)中驱动脉冲的接口电路,属于电力 电子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IGBT智能功率模块(IPM)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大功 率应用场合中,IGBT在高速开通关断过程中会带来直流侧电压高频毛刺的产生,进而影响 到系统供电电源,从而给控制信号带来干扰,现有的应用于IPM接口电路中的脉冲接口电 路都是以光耦为核心的,光耦输出信号因为光耦内部三极管压降的存在,使输出的PWM信 号低电平不为零,在IPM的应用中,因为IPM输入高点平为2V,低电平为1.5,所以很容易 收到干扰,造成IGBT的误关断和误开通,在实际应用中会造成电力电子装置输出波形的畸 变,严重时会造成IGBT的损坏,甚至会造成系统的崩溃。此外采用光耦隔离方案的脉冲接 口电路会造成PWM信号产生比较大的传输延迟,降低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供一种脉冲的接口电 路,该电路简单方便成本低,同时可以改善抗干扰性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小了 PWM信 号的传输延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用于IPM的脉冲接口电路,包括有PWM信号接入端、三极管Q1、三极管Q1 的基极电阻R1、脉冲变压器T1,反向串接二极管D1和输出侧整流二极管D2,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的脉冲电压器为三个绕组,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同名端接到5V电源,另一端和三 极管Q1串联,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输入信号的地(和5V电源为同一个地),脉冲变压 器T1的去磁绕组的同名端和反向二极管D1串联,另一端和原边绕组同名端相连,脉冲变压 器T1的输出绕组的同名端和整流二极管D2串联,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负端,二极管D2的 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正端。本专利技术的脉冲接口电路,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PWM信号接入幅值为5V, PWM信号接入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连接,电阻R1的大小为33K,电路中的两个二极 管均为肖特基二极管。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去磁和负边绕组匝数比为1 3 3。本专利技术的脉冲接口电路,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该高压变频器驱动电路 的PWM信号接入端并联有一个滤波电容来滤除尖峰电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当PWM信 号接入幅值为5V时,滤波电容的大小为10PF。本专利技术的脉冲接口电路,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脉冲变压器T1的 去磁绕组可以在输入PWM信号占空比大于50%时调整匝数以改变输出PWM信号的幅值,以 满足各种规格的IPM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脉冲接口电路的输出PWM信号低电平为0,抗干扰性得到大大提高,同时 脉冲变压器实现了脉冲隔离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脉冲变压器的去磁绕组保证输入 PWM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在大于50%时,系统仍可以输出对应占空比的PWM信号。常规采用 光耦隔离方案的脉冲接口电路信号延迟大于2us,采用本方案后延迟得到大大缩短,进而提 高了电力电子装置的控制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作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IPM的脉冲接口电路,包括有PWM信号接入端、三极管 Q1、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脉冲变压器T1,反向串接二极管D1和输出侧整流二极管D2,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的脉冲电压器为三个绕组,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同名端接到5V电 源,另一端和三极管Q1串联,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输入信号的地(和5V电源为同一个 地),脉冲变压器T1的去磁绕组的同名端和反向二极管D1串联,另一端和原边绕组同名端 相连,脉冲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的同名端和整流二极管D2串联,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负 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正端。PWM信号接入幅值为5V,PWM信号接入端与三极 管Q1的基极电阻R1连接,电阻R1的大小为33K,电路中的两个二极管均为肖特基二极管。 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去磁和负边绕组匝数比为1 3 3。当输入PW信号为高电平5V时,三极管Q1基极有电流流过,三极管Q1处于开通状 态,5V电压加到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上,进而在脉冲变压器T1的负边感应出15V的 PWM信号,经二极管D2输出。当PWM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基极无电流流过,所以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脉 冲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为0,进而在脉冲变压器T1的负边感应出-15V的PWM信号,由于此 时整流二极管D2处于截止状态,输出的PWM信号为低电平。权利要求用于IPM的脉冲接口电路,包括有PWM信号接入端、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脉冲变压器T1,反向串接二极管D1和输出侧整流二极管D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的脉冲电压器为三个绕组,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同名端接到5V电源,另一端和三极管Q1串联,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输入信号的地(和5V电源为同一个地),脉冲变压器T1的去磁绕组的同名端和反向二极管D1串联,另一端和原边绕组同名端相连,脉冲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的同名端和整流二极管D2串联,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负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WM信号接入幅值为5V, PWM信号接入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连接,电阻R1的大小为33K,电路中的两个二极 管均为肖特基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去磁和负 边绕组匝数比为1 3 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IGBT智能功率模块(IPM)中驱动脉冲的接口电路,包括有PWM信号接入端、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脉冲变压器T1,反向串接二极管D1和输出侧整流二极管D2,其所述的所述中的脉冲电压器为三个绕组,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同名端接到5V电源,另一端和三极管Q1串联,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输入信号的地(和5V电源为同一个地),脉冲变压器T1的去磁绕组的同名端和反向二极管D1串联,另一端和原边绕组同名端相连,脉冲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的同名端和整流二极管D2串联,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负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正端。文档编号H02M7/217GK101860241SQ20101016794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专利技术者郑巨武 申请人:上海科祺工业调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IPM的脉冲接口电路,包括有PWM信号接入端、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脉冲变压器T1,反向串接二极管D1和输出侧整流二极管D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的脉冲电压器为三个绕组,脉冲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同名端接到5V电源,另一端和三极管Q1串联,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输入信号的地(和5V电源为同一个地),脉冲变压器T1的去磁绕组的同名端和反向二极管D1串联,另一端和原边绕组同名端相连,脉冲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的同名端和整流二极管D2串联,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负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为输出信号的正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巨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祺工业调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