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屏蔽织物的前处理粗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008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织物的前处理粗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织物置于等离子处理器内的极板上,对织物进行等离子处理30-1200s再置于敏化液中敏化处理20-40min,得到的织物用清水清洗后置于活化液中活化处理4-6min,烘干并经甲醛强化后置于化学镀溶液中,化学镀处理20-40min,再对织物进行水洗并烘干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棉、麻、丝等天然纤维和涤纶、锦纶、腈纶、聚四氟乙烯等化纤进行粗化整理,可以取得和常规碱粗化相当的粗化程度,且对织物的损伤较小,然后进行化学镀,从而取得良好的镀层牢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性织物的前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织物的前处理粗化方法
技术介绍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等离子体就被用于不同纺织材料的表面处理,以改善材料的 表面性能如清洁、粘结性、可染性、亲水性/疏水性、抗摩擦、抗缩水、抗反射、退浆等等。等 离子体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等离子体处 理纺织品进行研究。近几年来,随着纺织材料后整理要求的提高,合成纤维使用的增多以及 环境保护纺织工程的需要,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纺织材料有代替传统的湿法化学工艺处理的 趋势。在等离子体处理高聚物中,活性物质如正负离子、中性粒子、原子、紫外线及自由 基等活性物种与基体表面的分子相互碰撞,发生一系列化学和物理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同 时依赖于处理气体的选择、等离子体系的配置和工艺参数。因此,任何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将 产生清洁、刻蚀、化学改性及聚合作用。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电子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 境污染。电磁波不仅会造成电子产品的相互干扰,而且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电 磁辐射对人体安全与健康的影响,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日益受到人们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屏蔽织物的前处理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等离子处理:将织物置于等离子处理器内的极板上,调节极板间距为0.5-10mm,对织物进行等离子处理30-1200s;(2)敏化:将经步骤(1)处理的织物置于敏化液中,控制pH值为2,反应温度为30℃,敏化处理20-40min;(3)活化:将经步骤(2)处理的织物用清水清洗,然后将其置于活化液中,控制pH值为1,反应温度为40℃,活化处理4-6min,然后将其烘干;(4)化学镀:将烘干的织物在甲醛中强化后置于化学镀溶液中,控制pH值为11-12,反应温度为35℃,化学镀处理20-40min,再对织物进行水洗并烘干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勇张惠芳王黎明魏宁白林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